修樹
異常子宮出血是婦科常見疾病,可對患者身心、生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有月經周期紊亂,經血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常使患者出現貧血、盆腔炎、子宮內膜炎,還可導致不孕,影響家庭穩定[1]。導致異常子宮出血的疾病有良性盆腔疾病、惡性婦科腫瘤、妊娠并發癥及婦科感染等。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礙也能引起異常子宮出血[2]。因此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應及時查找出血原因,正確診斷,及時治療。宮腔鏡在婦科疾病的診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宮腔鏡是微創的診療技術,用于子宮腔的檢查及治療,是一種纖維光源內窺鏡,能對病灶進行放大觀察,可直觀準確進行檢查[3,4]。為探討宮腔鏡對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治價值,本院對近期治療的108 例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2 月~2020 年7 月治療的108 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均有經期延長,絕經后陰道出血,月經過多以及陰道不規則出血等癥狀;年齡>18 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感染,凝血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精神系統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宮頸疾病及妊娠流產。108 例患者年齡23~69 歲,平均年齡(51.4±6.7)歲;病程1 個月~2 年,平均病程(1.1±0.4)年;其中20~40 歲59 例,41~50 歲46 例,>50 歲3 例。
1.2 方法 患者均實施宮腔鏡檢查,檢查前應先進行常規檢查,絕經后患者先應用藥物潤滑陰道,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應用靜脈麻醉,常規消毒,取擴宮器擴張子宮頸,連接宮腔鏡裝備,應用膨宮液膨開子宮頸后,置入宮腔鏡,緩慢推鏡,對宮腔進行觀察,觀察宮腔形態,內膜厚度,雙側輸卵管開口,宮角深度,宮頸管形態及黏膜情況,觀察有無贅生物,粘連及腫瘤等,判斷出血部位及分析出血原因。在宮腔鏡輔助下對病變進行治療,將病灶組織送病理檢查。術后需常規應用抗生素3 d,防止感染發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宮腔鏡診斷符合率。宮腔鏡輔助治療后3 個月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回訪,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 個方面。顯效:患者異常出血的情況停止或明顯改善;有效:患者子宮異常出血情況有改善;無效:患者子宮異常出血無好轉,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5]。
2.1 宮腔鏡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 病理檢查顯示:108 例患者中有子宮內膜息肉34 例,功能性子宮出血25 例,子宮內膜炎19 例,子宮內膜異位16 例,子宮肌瘤11 例,宮腔殘留3 例。宮腔鏡檢查結果顯示:108 例患者中有子宮內膜息肉34 例,功能性子宮出血24 例,子宮內膜炎18例,子宮內膜異位16例,子宮肌瘤11例,宮腔殘留5 例。宮腔鏡的診斷符合率為96.3%。見表1。

表1 宮腔鏡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n,%,n=108)
2.2 宮腔鏡輔助治療效果 應用宮腔鏡輔助治療3 個月后對治療結果進行回訪,子宮內膜息肉、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宮腔殘留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4.1%、96.0%、94.7%、93.8%、90.9%、100.0%,治療效果明顯。見表2。

表2 宮腔鏡輔助治療效果(n,%)
異常子宮出血是育齡婦女常見病、多發病,是指子宮內部的異常出血現象,可表現為月經頻次增加,月經期延長及月經量過多,異常子宮出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但育齡婦女是主要發病人群,子宮異常出血可使患者出現失血性貧血,重癥可導致不孕,甚至危及生命安全[6-8]。引起異常子宮出血的原因大致歸納為6 種: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與妊娠相關聯的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息肉等生殖器炎癥導致的出血,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生殖器腫瘤導致的出血,異物導致出血,全身性疾病導致異常子宮出血[9]。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應查找病因,正確診斷及時應用有效的治療干預,才能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10-13]。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應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之上,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方法有常規婦科檢查、彩超、診斷性刮宮及宮腔鏡檢查,彩超檢查方便、有效,但其對疾病的診斷率較低,應用價值不高,診斷性刮宮對操作者具有較高的要求,盲視狀態下進行操作容易出現漏刮、誤刮現象,從而造成診斷錯誤。宮腔鏡具有直視下觀察子宮病變部位的優勢,能深入宮腔,詳細觀察宮腔解剖,子宮內膜厚度及形態,可對子宮黏膜及局部病灶詳細查找,找出出血原因,并能對內部血管走行進行觀測,可提升診斷的準確性,降低誤診及漏診[14]。應用宮腔鏡可同時取活檢進行病理檢查,提高疾病診斷準確率。宮腔鏡還可進行宮內良性病變的切除,保留子宮。尤其絕經后子宮出血患者,可通過宮腔鏡檢查,能全面觀察子宮病變形態、大小,直視下進行活檢,防止了盲目診斷性刮宮的漏診情況,大大提高了子宮內膜癌早期病變及局灶性子宮內膜癌的診斷率,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發揮顯著作用,是絕經后子宮出血患者首先的檢查方法[15]。宮腔鏡還可治療多種疾病,如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功能失調性出血,黏膜下子宮肌瘤的切除,電切子宮內膜息肉,宮腔殘留切出術等。
宮腔鏡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禁忌證,有急性、亞急性,生殖道感染,心肝肺腎等器官衰竭者及3 個月內子宮穿孔,手術史患者不能行宮腔鏡檢查,對于宮頸瘢痕不能擴張及宮頸裂傷,松馳者應視病情情況決定是否應用宮腔鏡檢查[16,17]。
此次研究對近期治療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108 例進行觀察,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患者應用宮腔鏡進行診斷符合率較高,在宮腔鏡輔助下對病變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由此說明宮腔鏡對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高。
綜上所述,宮腔鏡診斷、輔助治療異常子宮出血的效果較好,對子宮損傷小,可進行臨床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