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會
剖宮產產婦往往出現盆底功能障礙,使其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產后恢復中產婦的生活質量[1]。盆底功能障礙主要是由于盆底肌功能受損,產婦出現下腹墜脹及不自主排尿等癥狀[2]。產婦產后康復不僅影響自身康復健康,也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3]。康復治療儀是通過蝸形磁場對產婦進行深層次治療,恢復產婦盆底肌功能,改善產婦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回顧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接受剖宮產手術后進行產后康復的產婦136 例,根據康復訓練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實驗組(70 例)和對照組(66 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兩組產婦的產后護理及處置一致,分娩結束后包括指導母乳喂養、產后飲食、產后衛生等。對照組產婦采用盆底肌鍛煉進行干預,告知產婦訓練目的以取得產婦配合,制訂合理的鍛煉內容,訓練方式:產婦取平臥位,屈膝,雙腳分開,主動收縮尿道與肛門,堅持10 s 后放松,訓練過程中保持身心放松,避免腹肌緊張狀態,影響訓練效果。連續進行20 次/組,≥5 組/d。實驗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干預,采用本院SRL800 型治療儀,體位選擇仰臥位,局部清潔皮膚,治療前排空膀胱,將體穴能量電極涂抹耦合劑后貼敷于乳房與骶尾部兩側,啟動治療儀,并將刺激強度逐漸由0 Hz 調節至180 Hz,注意詢問產婦有無不適,依據產婦恢復耐受性設置刺激強度。治療時告知產婦會出現麻木針刺感覺,減少產婦恐懼,產后第1 天開始治療,治療強度以產婦舒適為標準,2 次/d 治療,持續時間20 min/次[4]。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盆底肌肌力分級以及尿失禁評分,陰道壁松弛、排尿困難、性交痛發生情況。①盆底肌肌力[5]分為6 級,即從0~5 級,0 級為最差,5 級為最好,3 級及以上為肌力正常。盆底肌肌力的測定是在醫生指導下收縮陰道,根據完成的次數以及收縮的時間來分級,具體分級如下:0 級:食指手指未察覺到陰道肌肉的收縮;1 級:察覺到陰道肌肉顫動;2 級:陰道肌肉不完全收縮,能夠重復2 次,2 s/次;3 級:陰道肌肉完全收縮,能夠重復3 次,3 s/次,但是無對抗;4 級:陰道肌肉能夠完全收縮,且能夠重復4 次,持續4 s/次,可有輕微的對抗;5 級:陰道肌肉完全收縮,能夠重復5 次,持續時間>5 s/次,且有持續性的對抗。②尿失禁評分標準[6]:1 分:漏尿1 次/周;2 分:漏尿2~3 次/周;3 分:漏尿4~6 次/周;4 分:漏尿≥7 次/周;5 分:一直漏尿。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盆底肌肌力分級以及尿失禁評分比較實驗組產婦的盆底肌肌力分級高于對照組,尿失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盆底肌肌力分級以及尿失禁評分比較()

表2 兩組產婦盆底肌肌力分級以及尿失禁評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產婦陰道壁松弛、排尿困難、性交痛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產婦的陰道壁松弛、排尿困難、性交痛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陰道壁松弛、排尿困難、性交痛發生情況比較[n(%)]
產婦后期護理與其他護理不同,因為產婦處于特殊的生理階段,分娩前產婦的心理狀態、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均發生較大變化,分娩后各器官均處于一個自我恢復狀態,也是新生兒健康成長重要時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是產婦產后發病較高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產程損傷導致盆底肌功能下降[7-9]。在盆底肌鍛煉基礎上利用電頻刺激治療儀干預,其信號可以反映盆底肌功能,結合信號變化訓練盆底肌并掌握盆底肌的收縮反應與舒張功能,協調盆底肌鍛煉與生物治療儀可促進產婦盆底肌功能恢復,減少尿失禁等并發癥發生[10,11]。
產道損傷多見于初產婦,由于無生育經驗,產婦心理壓力增加,產后多出現盆底肌損傷及產后尿失禁。盆底肌鍛煉及康復治療儀是通過物理及生物治療調節盆底肌功能的治療措施,各有優劣。為研究盆底康復治療儀結合盆底訓練在產后康復中的影響,本院選取了136 例產婦,結果表明:實驗組產婦的盆底肌肌力分級(3.18±0.41)級高于對照組的(2.14±0.24)級,尿失禁評分(1.81±0.24)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1±0.19)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的陰道壁松弛、排尿困難、性交痛發生率分別為2.86%、1.43%、1.4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5.15%、9.09%、9.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盆底肌鍛煉的關鍵是恢復產婦盆底肌功能,減少尿失禁等并發癥。近年來康復治療儀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康復治療儀通過熱療、離子滲透、磁療等進入深層組織,刺激人體穴位,從產婦損傷根源治療該疾病。另外,適當的功能訓練不僅可以改善膀胱功能,恢復產婦排尿情況,還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產婦疼痛等不適,提高產婦自主排便功能[12]。Kegel 操鍛煉最早由Kegel 于1984 年提出,主要治療女性尿失禁,目的是重建與加強盆底肌控制排尿的肌肉組織(肛提肌群),加強尿道外括約肌功能,達到控制產婦尿失禁。同時可鍛煉膀胱逼尿肌,從而減輕急迫性尿失禁產婦癥狀,可治療盆腔器官脫垂,避免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盆底肌鍛煉可在非劇烈運動多種狀態下進行,一般需要鍛煉6~8 個療程,產婦治療過程中可以根據“中斷-開始”進行排尿測試檢測效果,即通過排尿時自己主動中斷排尿動作,然后繼續排尿,鍛煉排尿功能。盆底肌功能鍛煉還可解決產婦子宮復舊不良、缺乳等問題,有效避免產婦因生理、心理等改變影響生活質量,改善產婦生活狀態。安排合適的康復鍛煉可提高產婦后期康復效果,盆底肌功能鍛煉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可改善產婦盆底肌功能,減少產婦尿失禁發生。
綜上所述,給予剖宮產產婦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肌干預訓練,可改善產婦盆底肌功能,有利于產婦產后排尿功能恢復,減少尿失禁等并發癥發生,更適用于產婦后期康復治療,提高了產婦生活質量,滿足產婦后期治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