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華 吳偉
慢阻肺在現階段的臨床中是發生率較高的肺部疾病,這種疾病存在著氣流受限的特點,且這種氣流受限是不完全可逆、呈現進行性的發展趨勢[1],與患者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相關。現階段臨床中尚未明確慢阻肺的確切病因,主要認為與環境因素(空氣污染、吸煙、粉塵吸入、呼吸道感染)、居住環境、遺傳因素、氣道反應性增高、肺功能發育不全等相關[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胸悶等,且患者一般在清晨咳嗽較為明顯,夜間陣咳或排痰,或在劇烈活動之后逐漸加重。這一疾病的發生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對于患者來說有效的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重要,是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的保障[3]。為了分析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本院針對收治的118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展開了治療對比觀察,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 年1~12 月呼吸內科收治的118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電腦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參照組及治療組,各59 例。參照組患者中男36 例,女23 例;年齡最大83 歲,最小55 歲,平均年齡(72.12±5.63)歲;病程2~12 年,平均病程(5.02±2.36)年。治療組患者中男38 例,女21 例;年齡最大82 歲,最小56 歲,平均年齡(72.15±5.61)歲;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5.01±2.3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開展之前,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的全部內容展開了詳細的了解并均已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本次研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下通過。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4]患者經胸部X 線檢查或CT 診斷、動脈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等均符合臨床中關于“慢阻肺”的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均處于急性發作期。
1.2.2 排除標準 合并較為嚴重的內分泌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先天性精神疾病、肝腎功能不全、不愿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及不同意參與本次觀察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參照組 患者實施單純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采用歐姆龍霧化泵霧化吸入的方式給予患者2.5 ml的異丙托溴銨[商品名:可必特,Laboratoire Unither,注冊證號H20150173,規格:2.5 ml/支,含異丙托溴銨(以無水物計)0.5 mg、硫酸沙丁胺醇 3.0 mg]+生理鹽水2 ml 進行治療,將霧化吸入儀器的氧流量設置為6~10 ml/min,2 次/d,治療時間維持在15~20 min/次,連續治療1 周。
1.3.2 治療組 患者實施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采用歐姆龍霧化泵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給予患者2.5 ml 的異丙托溴銨 +2~4 ml 的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規格:2 ml/支,含布地奈德1 mg)進行治療,將藥物混懸液置入霧化器內,將儀器的氧流量設置為6~10 ml/min,2 次/d,治療時間維持在15~20 min/次,連續治療1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1 周后的治療效果、PaO2、pH 值、FEV1 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aCO2、癥狀改善時間、FEV1/FVC、RAW、sRAW。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優:治療1 周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氣短、胸悶氣急等癥狀均消失,輔以CT 或X 線影像學檢查后一切恢復正常,且肺部聽診干濕啰音均消失;良:治療1 周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氣短、胸悶氣急等癥狀明顯改善,輔以CT 或X 線影像學檢查后部分恢復正常,肺部聽診干啰音消失,濕啰音減少;無效:治療1 周后患者臨床癥狀未明顯改善或加重[5]。治療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7.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的治療優良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n(%)]
2.2 兩組PaO2、pH 值、FEV1 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aCO2水平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PaO2、pH 值、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高于參照組,PaCO2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PaO2、pH 值、FEV1 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aCO2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PaO2、pH 值、FEV1 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aCO2 水平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FEV1/FVC、RAW、sRAW水平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參照組,FEV1/FVC 高于參照組,RAW、sRAW 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4。
表4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FEV1/FVC、RAW、sRAW 水平比較()

表4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FEV1/FVC、RAW、sRAW 水平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吸煙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以及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臨床中慢阻肺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慢阻肺是臨床呼吸系統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1992 年的臨床報道調查顯示,慢阻肺的患病率為3.00%[6]。而2018 年新發布的我國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慢阻肺的患病率占40 歲以上人群的13.70%。基于此,慢阻肺是導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約為病例的80%左右。由于患者的肺功能呈現進行性減退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力、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已經成為2020 年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五位疾病。
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來說,有效的藥物治療干預顯得尤為重要。異丙托溴銨屬于臨床中一種具有抗膽堿能的四價銨化合物,主要構成部分包括異丙托溴銨及沙丁胺醇等,以霧化吸入治療的途徑直接到達肺部組織,對支氣管起到擴張的治療作用[7]。藥物能很好的作用在主支氣管及終末細支氣管中,對于支氣管平滑肌達到擴張作用,起效時間較短且藥效維持時間較長,能很好的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減輕黏膜的水腫癥狀,對急性炎癥進行有效控制。但單一實施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并不十分顯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布地奈德屬于一種臨床中較為常用的糖皮質激素藥物,也是臨床中唯一能夠霧化吸入給藥的激素藥物,直接作用在患者氣道中能很好的和激素受體相結合,最大程度上減輕和改善水腫、炎性細胞的滲出[8],強化相應的抗炎效果,減少腺體的分泌量,對氣道起到相應的修復作用,抑制炎性遞質的合成,釋放細胞因子的形成,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各項指標。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實施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能達到相應的協同作用,緩解氣道的阻塞癥狀,對肺部通氣功能氣道改善和強化作用。而在治療方式層面,霧化吸入治療主要是通過高速氧氣氣流將藥液吹成霧狀直接吸入支氣管、氣管、肺泡及終末細支氣管等組織中,具有較為顯著的靶向治療意義[9],還能最大程度上保證藥物治療的濃度,吸收速度較快,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能最大程度上緩解和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維持患者血氧飽和度,改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和強化,利于患者預后[10]。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干預的治療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后的治療優良率、PaO2、pH 值、FEV1 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FVC 水平顯著高于實施單純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的參照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且治療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PaCO2、RAW、sRAW 水平相對于參照組患者明顯更短/更低,同時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減少全身性糖皮質激素的使用,減少使用全身性糖皮質激素時導致的藥品不良反應,也可縮短抗菌藥物的使用時間,說明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開展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高,促進患者預后[11-14]。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較為明顯,建議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