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2022年6月27日23時4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二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該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長四型號首次應用的全自主對準技術,經過多發發射場實測數據的驗證,相較于傳統光學瞄準傳遞方位角偏差,全自主瞄準依靠慣組測量數據進行方位實時解算、計算機自動裝訂的方式減少了人員傳遞的風險,且不受揚沙、大風、陣雨等氣候環境影響,提高了火箭的通用性和適應性。

6月27日,三峽集團透露,亞洲首個采用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海上風電項目——如東海上風電場,累計發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為能源保供、優化能源結構做出積極貢獻。

6月28日,隨著最后一片鋼箱梁吊裝到位,由中鐵大橋院設計的世界最寬整幅跨海鋼箱梁斜拉橋——深中通道中山大橋順利合龍。它標志著深中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向2024年通車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日前,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員在對西安馬騰空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3件與筒瓦形制相近的器物,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筒瓦類器物,為探索中國古代建筑材料“瓦”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

浮游植物有“海洋牧草”之稱,海洋中浮游植物春季的生長規模決定了漁獲物的多少。近日,華東師范大學劉東艷研究團隊發現,海洋鋒面、湍動能與大氣強迫共同影響浮游植物春季生長高峰的暴發時間與規模,并由此提出預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