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樹勛
浙江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萌發地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一直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志愿服務工作。這些年來,在生態環境部宣教司的有力指導下,我省堅持激發公眾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大力發展志愿服務,引導擴大公眾參與,努力實現全省公眾由“要我環?!钡健拔乙h保”的理念轉變。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努力搭建生態環境部門與公眾聯系的橋梁,通過召開浙江省環保社會組織研討會、創設公眾參與及媒介溝通工作坊、制定綠色傳播促進計劃、召開公眾參與圓桌會等,為省內百余家環保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伍的發展提供專業指導和培育支持,拓展生態環境部門與公眾的溝通渠道,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向著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
其中,將嘉興市打造的以“市民環保檢查團、環保專家服務團、生態文明宣講團和環境權益維護中心”為框架的 “嘉興模式”向浙江全省持續推廣,進一步明確了政府、企業和公眾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協作機制,該模式成功入選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中國推動環境保護多元共治典范案例。
針對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現狀特點、參與主體等,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因地制宜鼓勵各地開展特色化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工作。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創新建立“民間聞臭師”“環保守夜人”“民間河長”等志愿服務隊,引導公眾參與環保監督,有效加強了企業與群眾的溝通與互信,減少投訴隱患,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形成了政府、企業、民眾三方合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局面。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北侖分局以生態文明教育館為核心陣地,以“市民眼中的生態北侖”全媒體參訪活動為主線,打造生態環境志愿者隊伍,籌建環保慈善公益基金、構建“保障+服務+補償”模式,呈現以“1+X”為主要特點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北侖新模式。衢州市生態環境局依托環境醫院專業優勢,組建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專家+專員”服務模式,依托屬地力量,打通服務橋梁,為企業提供生態環境問題咨詢志愿服務。

■ 杭州西湖景色
通過特色化活動,我省進一步推動了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人群廣泛參與生態志愿服務,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宣講、生態環保知識技能宣傳、生態環境社會調查和環境污染監督等專業性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浙江省的生態志愿服務活躍在各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中,并帶動生態環境共治、共享向縱深推進。2019—2021年,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攜手溫州市環保志愿者聯合會開展“環保組織參與環境治理專項扶持”項目,扶持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環境治理工作,實施環保公益創投示范項目和公益訴訟課題調研;寧波通過“奉化大堰生態環境教育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建立40支志愿者隊伍,組建以“當地群眾+聯村干部+學生”為主的40余人的解說團隊,從鄉村環境治理、鄉村振興、興旺產業多途徑打造“全域美麗”新大堰,成功入選了2021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十佳公眾參與案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不斷豐富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內容,促進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