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春華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創建多功能“城市客廳” ,打造志愿服務新陣地。
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總投資5.5256億元,占地75畝,處理量800噸/日,發電量1億度/年,于2007年6月5日開工建設,2008年11月20日正式商業運營。2020年7月8日正式全面對外開放,是全國首個建在社區里,無圍墻、全開放、超低排放的“鄰利”型花園式垃圾發電廠。廠區周邊是居民社區、中小學校、公園、超市、酒店、美食一條街,同時,新建設了健身廣場、兒童游樂場、籃球場、圖書館、環保科普館、陽光驛站、咖啡吧、街心花園、3D彩繪網紅打卡點等便民惠民設施并全面對外開放。集工業參觀、休閑、娛樂、健身、環保教育及科普于一體的城市公共服務平臺由此建成,對于提升區域環境質量,提高居民幸福指數,共同營造與周邊居民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起到了重要作用。運營至今,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獲得榮譽80項,其中,國家、省部級榮譽29項。2019年7月,以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為案例編制的《從“閑人免進”到“城市客廳”的創新實踐》入選《中組部干部讀本》;2020年7月,入選全國首批十五家中央文明委“重點工作項目基層聯系點”;2021年4月,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典型案例;2021年5月,入選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2021年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
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始終堅持兩個彰顯:生態文明與精神文明“雙彰顯”。堅持三個共促進:環境、經濟、社會效益“共促進”。堅持四個堅持:堅持環境保護的更嚴標準——率先實現超低排放;堅持綠色低碳的更新要求——進一步減排二氧化碳,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堅持設施開放的更深程度——在全國率先拆除圍墻,做到與公眾“開放零距離,共享無縫隙”;堅持文明傳播的更高水準——發揮中央文明委首批“基層聯系點”作用,助力生態文明教育宣傳。
“請進來”——開展環保參觀活動,致力于推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累計接待環保參觀3016批次84567人,充分發揮標桿示范作用。
“請進來”——致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積極建設美麗中國”為理念,致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未成年人從小培養勤儉節約、垃圾減量、低碳環保等良好行為習慣。
“請進來”——成功舉辦各類活動,2021年4月,世界讀書日,常州首屆星空讀書節啟動儀式在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里的街心公園舉行,當晚現場樂隊駐唱表演,燈光閃爍,氣氛在一個個節目表演中不斷被推向高潮,現場人潮涌動,盛況空前。2022年,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被授為“遙觀鎮志愿服務站”,為市民免費提供志愿服務,推動了文明城市建設。

“走出去”——開展環保宣傳活動,積極攜手周邊社區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平均每月開展1~2次“企地共建”活動,助力樹立區鎮生態文明新風氣。
“走出去”——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如世界讀書日公益捐書活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慰問敬老院活動等。
線上云開放。在微信公眾號上開啟線上云開放,用VR全景、視頻錄制等形式展示垃圾發電廠實景,讓開放式垃圾發電設施“鄰利”事跡和精神文明風尚進一步輻射發散。2022年六五環境日,常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環保設施“云開放”活動,將第一站設在了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倡導“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綠色發展和健康生活方式。
自媒體平臺建設。為進一步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利用新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加大宣傳,為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網絡宣傳新陣地。
媒體贊譽。《人民日報》《新華日報》《中國環境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等媒體對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進行203次宣傳報道,生態文明理念傳播更遠更深入。
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廠將始終秉承“情系生態環境,筑夢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持續加強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建設,不斷壯大生態環境志愿者隊伍,推動形成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大格局。將始終緊跟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動員、引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綠色環保的行列中,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