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川
子夜無眠,室外一片寂靜,明燈高照,蘭房筆走丹青。手機振鈴,忽然聲響,接聽時竟然是意大利都靈大學教授馬德隆先生。馬德隆先生曾來蘭州,他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由于他長年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且喜愛中國畫,特別鐘情于花鳥,我們有緣結識并成了朋友。在蘭州的一段日子里,我帶他到榆中走訪了畫家邴光全,他對邴光全先生的花鳥畫非常贊賞!此時打電話是因為他在意大利的中國畫展上看到了邴光全先生的一幅花鳥畫,很感興趣,非常喜愛,并想收藏,由于展覽時間和諸事的陰差陽錯,未能獲得而感到非常遺憾!故而電話告知我能否聯系此事,我便答應一定成全。一段時間后,雙方如愿。

《國色天香》 邴光全/作
邴光全先生的國畫作品,早在天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民間藝博會暨第四屆中華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上,就曾受邀并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贊譽。意大利學者馬德隆教授喜愛他的畫也并非偶然,他的畫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青睞,是因為他的畫有著鮮明的中國畫傳統的基本要素,而且醒目耐看。仔細審視,你會覺得不論從立意、構圖、設色,還是點線結合上都有他自己的繪畫語言。常言道,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邴光全先生正是如此,他能長期在自己的成長生活環境里,不斷洞察作畫切入點,從宛川沃野的草木中汲取營養,從名山興隆的棲云深處尋找素材,從古今名家的筆墨中感悟繪畫技巧,從研究本土歷史人文景觀和當代藝術方向開拓創作思路。
抱撲守真,步屣田園,朝乾夕惕,筆下生輝。邴光全先生創作了很多充滿鄉土風情的花鳥畫作品,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他畫的洋芋花,形態自然,很是生動,這朵引人注目的小花花在他的眼中就別有神情。勾花點葉,工寫結合,山石補景,鳥雀相伴,平衡取勢,妙趣橫生。觀賞間,使人不得不浮想聯翩。邴光全畫洋芋花,不但體現的是濃濃鄉土情懷,更表露的是他內在的心聲,頌揚勞動者的平凡和偉大。其用心良苦也。再看他畫的一幅幅兼工帶寫的沙棘,明亮的色彩,帶刺的枝條,晶瑩剔透的紅果果奪人眼球。生命力強而不擇棲地,生機勃發而不求沃土,這就是西北漢子不屈不撓的強悍,敢于面對一切外來的侵凌。邴光全先生由此而得到啟迪,他探研畫理的韌性正是來自對沙棘的理解和認識。邴光全先生還多次以大尺幅的工筆作品表現興隆山紅葉,作品也不止一次獲獎。他從小到大已記不清上過多少次興隆山,春游漫坡新綠,夏觀蒼松翠柏,秋賞遍山紅葉,冬覽晴雪霽光,山水之間陶冶情操,賞花觀草了然于胸,歲月已去,畫跡尚留,寫生畫稿,幅幅有情。他的最愛,應該是興隆山的紅葉,他崇尚傲霜之氣節,贊美頑強之秉性,敬慕不屈之精神,所以,畫紅葉自然成了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他畫的大尺幅興隆紅葉,畫面枝葉繁茂而章法有道,色彩濃烈而不失穩麗,老干勁枝前后穿插取勢,紅葉欲燃足顯經霜傲骨。巧以環境色協調暈染,襯托出畫境雄渾之氣。凜凜之感如同神山衛士,茫茫之間傾訴詩歌歲月。畫面上或加一對喜鵲躍然枝頭之上,或添數只山雞岀沒于泉石之間,或借群雀喳喳接翅翔飛之趣,動靜結合,感同身受。含蒼帶潤,格調高雅。
邴光全先生繼承傳統藝術,注重雅俗共賞。他創作了很多人們喜聞樂見的作品,這些作品非常適合民間風俗和地域文化,技法上有工有寫,或工寫兼得。作品強調意象,注重筆意,講求墨色的變化,用濃、淡、干、濕充分展現主題、意境及內容。“氣厚則蒼,神和乃潤”,他喜歡畫松鶴圖,松鶴題材被稱為中國畫長壽安康、吉祥如意的象征。但從大自然的角度分析,我把類似這種表現形式稱為超時空組合,創作構成,意境結緣,想必古人亦是此理。邴光全先生畫郁郁蒼蒼南山不老之松,吉祥長壽丹頂白鶴優美之體態,借物象以寄情,傳前人之邃理。如牡丹雄雞、貓蝶富貴、荷花金鯉、鐵骨生春、空谷幽芳、紫藤飛燕、玉蘭黃鸝、歲寒三友等等,在邴光全先生的筆下都能見到。有中堂,有斗方,有扇面,有四、六條屏等各種不同形式的規格,都頗受人們喜歡。

邴光全,男,漢族,甘肅榆中人,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潛心工筆、寫意花鳥畫的研習和創作,在傳統基礎上,力求創造富有現代氣息的個人風格。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類展覽并獲獎,作品和論文散見于各種報刊。現為榆中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工筆畫協會秘書長、甘肅省中國畫學會會員、蘭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清涼世界》 邴光全/作
近年來,邴光全先生多次參加民間有關書畫活動,送書畫下鄉,不辭辛苦,無私奉獻。他的作品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展覽,先后也多次獲獎,但他依然心態平和,不驕不躁,為人熱情。“處事宜帶東風”,我欣賞他的做人,正如《淮南子·說山訓》之言:“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我期待邴光全先生在繪畫藝術道路上擁有美好未來,并贈之以唐人詩句共勉:“摩霄志在潛修羽,會接鸞凰別葦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