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平,譚彩珠,趙海燕
(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為理解而教”(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簡稱TFU)教學模式是20 世紀90 年代初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提出的一種教育模式,因其在教學實施中倍受學生青睞而引起多國高等教育對該模式的關注。這種教學模式直至2005 年才引入中國。由于該模式在中國發展時間尚短,且參考資料少,所以難以真正全方位鋪開運用到實際課堂當中,大部分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論方面。
《財務管理》對中職院校學生而言是一門相對難學的課程,知識點繁多,具有較強的理論和應用性,學生需要通過理解去記憶學習,并且要學以致用,因此難以提高教學效果。而TFU 教學模式所提倡的“理解性”能夠最大限度彌補《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所體現的“非理解性”教學缺陷,所以本文依據TFU 教學模式的基本框架設計中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的案例教學,以此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財務管理》是會計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無論是在中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中還是考試體系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該門課程的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學生樹立價值理念,具備專業的職業素養,精通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夠行使財務管理的基本技能,解決企業的資金籌集和使用的決策問題。
筆者選取廣東省佛山市某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168 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168 份,回收166份,有效問卷156 份,有效率93.98%。要想全面了解教學現狀,還需要考慮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式,所以筆者與會計系9 位教師進行了面對面訪談。
1.學習動機不恰當,學習積極性較差
在對《財務管理》課程興趣的調查中,根據調查結果,有39%的學生表示“不喜歡”,48%的學生表示“一般喜歡”,只有13%的學生表示“喜歡”。中職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刻苦勤奮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缺少學習的意識和主動性,需要時刻督促才會往前邁步。
2.自身知識基礎薄弱,不懂得選用學習策略
中等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有其獨特的一面。中職學生知識基礎薄弱,在知識的理解上往往會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對于接受新知的能力較強,充滿著好奇,他們能力并不見得有多差,只是缺乏正確的引導和“不會學習”。表1 是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學習中存在困難程度的調查結果,從中可見,學生普遍覺得《財務管理》知識點難學難理解,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且采用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教學策略選擇不匹配。
人類的記憶容量是有限的,在學習過后遺忘也會隨之而來。要想在一節課內教師完整地傳達知識點,而學生又在有限的時間里吸收理解,顯然是不能夠的。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地去記憶確實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要讓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扎根并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必然建立在長期學習以及不斷努力與積累的基礎之上。

表1 學生學習存在困難情況調查表
3.考核評價形式單一,理論考核占據主導地位
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往往僅對理論部分加以關注,考試內容局限在本學期所用會計教材理論知識的范圍,不注重考核學生對實操技能的掌握程度,缺乏在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過程性、階段性考核。
4.師資力量有限,專業技能仍需不斷完善
擁有優秀的師資是職業教育完善和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訪談得知,教師的專業水平情況總體來說并不理想。學校以“雙證書”作為標準來識別“雙師型”人才,只要該教師通過了職稱考試,取得了會計專業資格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就被認定為“雙師型”。雖然這樣的評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雙師型”教師的數量要求,然而對于真正提升教學水準來說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表2 教師的專業水平調查情況
5.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提高
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是非常保守的,延續著傳統的講授模式,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不到實踐與發揮。通過教師的言語表達,在沒有實踐支持的情況下,學生難以理解又長又難的理論知識,所以只好死記硬背,也沒有興趣進一步地去學習。
教師在教學前應先思考財務管理學科領域內的重要概念,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啟發性論題和理解目標,然后根據理解目標設計相應的理解活動。最后針對這些理解活動,制定相應的持續性評價標準。
1.設計思路圖(見圖1)

?
2.教材內容分析
“貨幣時間價值”是學習財務管理基本概念的重要基礎,教材中的知識點都搭配了相應的案例進行實例講解和分析,內容配置分階段進行,知識講授深入淺出,教學環節承上啟下,重點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3.學情分析
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并且想得到他人與自己的肯定。但是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比較薄弱,欠缺學習興趣,注意力容易分散,習慣于老師講授灌輸。
4.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貨幣時間價值意識,掌握復利終值和現值的計算方法。
(2)難點。判斷貨幣時間價值的種類;學以致用,設計提高資金使用的方案。
5.教學方法
采用小組合作法和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深刻認識貨幣時間價值的重要性,提高學生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將所學應用于生活實踐。
教師的角色轉變是關鍵,學校可以聯合周圍各大企業,通過脫產、半脫產的方式讓教師走進企業,同時將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優秀的會計從業者請進學校,通過定期、完善的職教師資培訓提高中職院校教師的整體質量。
教師要認識到學習是一個終身過程,在提高自身知識理論的同時也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為了轉變“滿堂灌”的傳統教育方法,應對會計軟件、多媒體及網絡教育系統進行有效使用,最大限度使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現代教育的要求相匹配。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以統一標準去進行教育、教學。教育在于鼓舞,要傾聽、多了解。要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以最大的熱忱去迎接教學中的困難和挑戰。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及時給予他們幫助,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現代美國教育家杜威以“教育是生命”、“教育是成長”、“教育是經驗的改變”為基礎,對知識與行動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在杜威看來,最好的教育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學生的身份不僅是學習者,更是一名職場人;教師的身份要從教學工作者轉變為培養職場人的一名領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雙重身份來規范學生的行為,以實際工作的狀態開展教學,讓學生適應職場環境。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TFU 教學模式能夠實現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TFC 教學模式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品質,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TFU 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活動體驗,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探索新知,切實對學生《財務管理》學科學習興趣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從而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TFU 教學模式給教師提供“思考框架”,促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案。由此,通過TFU教學模式在中職《財務管理》課堂中的實踐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把知識運用到新的場景,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在當今教育改革大潮中,中職教育要嘗試各種適合學生發展的模式。從理論上講,TFU 教學模式是一個綜合而開放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應用于各個學段、各個學科。教育創新改革本就是一個長期堅持不懈的過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還有更具挑戰性、更新的問題等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