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巖
在消化系統疾病中,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其主要是因人體胃酸分泌過多、體內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引發的潰瘍[1]。該疾病主要表現為腹脹、反酸、消化道出血、上腹周期性疼痛等,并伴有梗阻、穿孔、癌變等并發癥[2],病程較長,且復發率高。目前臨床上采用的單一西藥治療雖然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但由于患者長期服用藥物,很容易產生耐藥問題,并且還易產生不良反應。溫胃補脾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具有健脾益氣、溫中祛寒的功效,其與西藥聯合治療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能夠更好地緩解患者的潰瘍癥狀,同時能有效抑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本次研究采用溫胃補脾湯與奧美拉唑治療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并探討該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88例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均為新蔡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收治療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各44例。其中,常規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2.86±4.77)歲;病程最短7個月,最長6年,平均病程(4.37±1.21)年。觀察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3.12±4.65)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7年,平均病程(4.29±1.38)年。通過比較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消化性潰瘍病程等基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通過新蔡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并已獲得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
1.2 診斷標準本次研究所選取的88例研究對象均符合《內科學》[3]以及《消化系統常見病消化性潰瘍中醫診療指南(基層醫生版)》[4]中關于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的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經胃鏡檢查確診消化性潰瘍患者;經中醫辨證存在舌苔薄白、空腹加重、喜暖喜按、胃脘隱痛、得食緩解等癥狀,并伴有畏寒肢冷、渾身無力等癥狀患者。排除標準:合并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嚴重疾病患者;有胃部手術史患者;神志不清或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婦女;不配合治療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1.4 方法常規組患者在空腹狀態下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07,規格:10 mg×28粒),服用劑量為每次20毫克,早晚各服用1次。觀察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溫胃補脾湯治療,方劑組成如下:茯苓、木香、白芍、甘草、厚樸、延胡索各6 g,法半夏、桂枝、黃芪各9 g,黨參15 g。其中對嘔吐清水癥狀患者,適當增加陳皮、干姜;對反酸癥狀患者,適當增加海螵蛸以及浙貝母;對瘀血癥狀患者,適當增加紅花與桃仁。將藥材進行混合煎制,每天服用劑量為400 ml,分早晚服用,每次服用200 ml。2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60 d。
1.5 觀察指標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胃泌素(Gastrin,GAS)變化情況以及治療總有效率。其中,治療總有效率的評定標準為:若患者經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胃部潰瘍面完全消失,體內炎癥消除,則表示治愈;若患者經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胃部潰瘍面積有明顯縮小,體內炎癥有明顯改善,則表示治療顯效;若患者經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胃部潰瘍面積縮小,體內炎癥有所改善,則表示治療有效;若患者經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胃部潰瘍面無任何變化,炎癥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則表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TNF-α IL-10以及GAS水平2組患者在治療前的TNF-α、IL-10以及GAS水平均沒有明顯差異,因而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TNF-α、IL-10以及GAS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消化性潰瘍患者TNF-α IL-10以及GAS水平比較
2.2 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明顯高于常規組79.5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消化性潰瘍根據其發病部位可分為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其中,中老年群體是胃潰瘍的好發人群,青年群體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好發人群。消化性潰瘍的產生原因,除與患者的家族遺傳史因素有關之外,還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有關,如長期性的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因暴飲暴食引發的肥胖、飲酒、吸煙等。奧美拉唑作為一種質子泵抑制劑,主要適用于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5]。該藥物不僅能有效抑制人體因膽堿食物、促胃液素等因素引發的胃酸分泌,還有助于抑制人體胃蛋白酶的分泌,其能有效緩解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6]。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采用單一的奧美拉唑藥物治療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潰瘍癥狀,但該治療方法的治療總有效率僅為79.55%,說明單一的藥物治療作用效果不強,且患者容易因藥物的長期服用而產生耐藥性,其不利于患者身體的快速恢復。溫胃補脾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由黨參、茯苓、木香、黃芪、白芍、甘草等藥材組成[7]。不同的藥物可發揮不同的功效,如黨參具有養血、補中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益胃、祛濕、利尿的功效,能夠對脾胃虛寒型患者的臨床癥狀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黃芪作為一種溫性的補氣類中藥材,具有溫補脾胃、補益肺氣的作用,主要適用于體質虛寒的患者;桂枝能夠幫助脾胃虛寒型患者溫通經脈的同時起到化氣助陽的作用[8]。溫胃補脾湯與奧美拉唑聯合應用治療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潰瘍癥狀,還能有效幫助患者滋陰補血、強健脾胃,以更好地改善脾胃虛寒癥狀,促進患者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轉。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明顯高于常規組79.55%(P<0.05),表明與單一的奧美拉唑藥物治療方法相比,溫胃補脾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其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還能有效幫助患者補脾益氣,改善脾胃虛寒癥狀,進而對患者的脾胃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溫胃補脾湯中的白芍具有柔肝止痛、養陰補血的作用;甘草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補脾益氣;延胡索具有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因潰瘍而產生的疼痛癥狀;法半夏能夠在補脾祛濕的基礎上,消腫止痛、降逆止嘔,其對患者體內潰瘍面積的修復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在多種藥物的綜合作用下,溫胃補脾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胃黏膜表面的一層黏液-碳酸氫鹽保護屏障起到增強作用,既能有效保護患者的胃黏膜免受胃酸分泌的破壞,又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胃黏膜內血流量的增加,以促進胃黏膜中前列腺素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其不僅能夠有效修復患者的胃黏膜,還能對胃黏膜的抗損傷能力的增強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溫胃補脾湯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潰瘍面積的進一步縮小,加速潰瘍面的愈合[9]。此外,針對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溫胃補脾湯能夠在有效改善患者脾胃虛寒癥狀的基礎上,有效抑制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過多分泌,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患者體內免疫細胞的活性,以更好地降低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表達或合成,進而達到減輕患者炎癥反應的目的。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常規組與觀察組在治療前后的TNF-α、IL-10以及GAS水平,得出觀察組治療后的TNF-α、IL-10以及GAS水平均高于常規組(P<0.05),由此說明針對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溫胃補脾湯不僅能夠有效修復患者的胃黏膜,縮小潰瘍面積,同時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促進患者身體更快恢復。
綜上所述,溫胃補脾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其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潰瘍癥狀,還有助于患者胃黏膜的修復,減輕體內炎癥反應,促進患者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