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 蔡婉青
腦卒中是由于患者大腦部位突然出血或腦梗死所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或神經損傷類疾病,臨床常表現為語言障礙或偏癱感覺障礙等,治療該類疾病常采用手術治療,但致死率較高[1]。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臨床采用中醫穴位貼敷以及穴位按摩等進一步改善肢體功能并使用護理措施緩解臨床不良情緒,恢復神經功能[2]。因此,本研究以患有腦卒中患者作為對象,探討康復護理及中醫穴位貼敷與穴位按摩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醫院接收的腦卒中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1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34~81歲,平均年齡(54.26±2.19)歲;病程2~6個月,平均(2.23±0.57)個月。觀察組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32~83歲,平均年齡(56.23±2.06)歲;病程2~7個月,平均(2.68±0.29)個月。
1.2 診斷標準中醫與西醫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考中國《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3],中醫診斷符合《中風病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試行)》[4],并經MRI或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為腦梗死或者腦出血。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屬于首次發病,能夠正常進行語言交流,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心、肺、腎等功能出現異常;具有聽力障礙;患有惡性腫瘤以及高血壓病;患者具有血液系統疾病;中醫辨證屬熱痹證者且對濕熱敷藥物有過敏史者[5]。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成立相關護理小組,小組成員進行綜合護理培訓,提高專業知識技能,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加強溝通[6],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的出現,患者若存在溝通障礙,醫護人員耐心傾聽,鼓勵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還應向患者詳細介紹腦卒中發生原因以及治療注意事項,增強自信心[7]。在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采用深呼吸法緩解壓力,并協助進行體位調整,防止患者病變組織部位長時間壓迫造成壓瘡。結合患者自身肢體能力進行運動鍛煉,包括坐位訓練,床邊站立以及平衡訓練,逐漸恢復運動能力,避免患者出現過度訓練狀態。訓練患者語言功能指導發音,從單音節開始向詞語過渡,醫護人員還可訓練患者四肢協調能力,進行手部精細運動[8]。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中醫穴位貼敷與穴位按摩,①中醫穴位貼敷:將肉桂、三七、丹參、當歸、附片以及干姜等藥物各50 g克打磨成粉后加入姜汁,攪拌成膏狀,貼在患者合谷、手三里、曲池、足三里、涌泉穴等穴位[9],并用膠帶固定,4 h后取下,每天1次,使用前醫護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采用舒適體位,在體位確認后將部位皮膚清洗干凈再敷藥,在換藥時采用消毒棉簽用水沾濕后將皮膚上藥物清理干凈,擦干后再次敷藥,連續使用1個月。②穴位按摩:醫護人員使患者保持坐位,從上至下按摩,首先從患者少海、手三里等穴位開始,同時對患者上肢肌肉進行按摩,使之放松[10]。按摩下肢時,患者采取仰臥位,從昆侖、足三里等穴開始,同時指導患者做踝關節被動運動,按摩足底時,醫護人員需要采用食指點壓法按摩,每次5 min,連續治療1個月。
1.4.2 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護理后恢復情況。比較2組患者護理效果變化。比較2組患者臨床功能量表評分。
臨床日常生活活動(ADL)的恢復情況評定,采用指數評定表(MBI)進行;關于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評定,采用FMA評分系統。護理效果與護理滿意度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效果越好;生存質量共5分,分數越高,生存質量越好。主要包括睡眠質量指數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

2.1 護理后恢復情況護理前,2組患者MBI以及FMA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MBI以及FM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腦卒中患者護理后恢復情況比較(例,
2.2 護理效果變化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價、滿意度以及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腦卒中患者護理效果變化比較(分,
2.3 臨床功能量表評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指數低于對照組(P<0.05),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腦卒中患者護理效果變化比較(例,
腦卒中屬于臨床上的一種腦血管疾病,該病主要由于患者腦血管突然破裂而導致的壓迫、阻塞以及循環不暢,嚴重的會導致患者死亡,患者腦卒中后,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臨床治療目的需要對患者機體功能進行恢復,同時降低并發癥的出現,提高生活質量[11]。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患者MBI以及FM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對于患有腦卒中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及中醫穴位貼敷于穴位按摩處理能夠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日常自理能力。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腦卒中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狀態,并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同時臨床手術治療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但是對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不佳,因此患者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12]。手術后患者進行基礎性康復訓練能夠有效增強患者的自我康復護理意識,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治療,確保患者正確掌握康復方法,提高患者的肢體協調性,站立等有效練習能夠有助于患者促進肢體的能力,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價、滿意度以及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對于患有腦卒中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及中醫穴位貼敷于穴位按摩處理能夠增強護理滿意度,提高生活質量。在中醫學中腦卒中屬“中風”范疇,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氣血失調造成,發病較為急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目前無根治方法,因此需要在治療過程中做好護理干預,改善肢體功能。在中醫護理中穴位貼敷屬于外治方法,藥方中的各類中藥混合貼敷能夠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功效,能對患者氣血陰陽進行調整,改善肌力水平。穴位按摩主要是利用適當力度對穴位進行推拿,起到疏通經絡,活利關節、改善肌肉狀態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肌肉萎縮,有利于腦部組織功能的恢復[13]。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指數低于對照組,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對于患有腦卒中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及中醫穴位貼敷于穴位按摩處理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自我效能感。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腦卒中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及中醫穴位貼敷于穴位按摩處理能夠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日常自理能力,能夠增強護理滿意度,提高生活質量,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