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高 敏
產后子宮復舊不良(Poor uterine involution after childbirth)是指產后子宮收縮乏力,使宮腔積血或胎盤殘留物等不能順利排出體外,導致子宮在產后 5~6 周,仍不能恢復到未孕時大小的現象[1,2]。并且由于目前臨床剖宮產率高達46%,剖宮產比順產更容易影響子宮復舊恢復速度,惡露持續時間明顯比自然分娩時間要長,還會導致子宮收縮不良,宮腔內血水積聚。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出現宮腔感染等各種婦科疾病,從而嚴重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影響產婦哺乳,所以早期診斷治療干預是非常重要的[3,4]。一般針對產后子宮復舊問題,通常以生化顆粒和清宮手術作為此病的常用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確實可以起到效果;筆者結合長期工作經驗,發現中醫特色治療措施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突出效果。此次研究為觀察雷火灸及溫針護理干預對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就雷火灸、溫針護理對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患者的影響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應用醫學試驗對比分析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4例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患者,等分為2組。其中,試驗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7.78±0.29)歲;對照組21~37歲、平均年齡(27.68±0.27)歲。2組試驗對象的一般資料在年齡、平均年齡上相差極小,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①患者惡露持續時間延長、量增多、伴腰痛及下腹墜脹等;②婦科檢查發現子宮比正常產褥期大且軟,并有輕度壓痛,宮頸口多未關閉等陽性體征時,可初步診斷;③惡露干凈20 d后,又見陰道出血者,考慮正常月經。必要時做診斷性刮宮,刮出物送病理檢查以確診。
1.3 納入標準①惡露量多(總量>500 ml)、持續時間長(>7 d),或惡露有膿液并有臭味;產后出現陰道流血持續時間長(>1周),流血量比平時月經量多;小腹部疼痛,且按壓小腹部時疼痛劇烈。②子宮恢復在產后4~6周>50~70 g;子宮體未降入小盆骨腔內;子宮頸未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子宮頸內口關閉不全;子宮內膜未復原;惡露量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并有臭味[5]。
1.4 方法
1.4.1 治療和護理方法治療方法:對照組和試驗組分別予以常規治療、雷火灸和溫針護理干預治療,就2組的護理結果進行試驗分析。對照組:金熊新生化顆粒[包裝規格:6 g×12袋/盒]由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Z53021382;每次2袋(每袋裝6 g相當于原藥材9 g,每次用量為12 g),一日2~3次。開水沖服。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①扭開灸盒中部,將備用大頭針插入盒口小孔以固定植物柱;點燃植物柱頂端,將火頭對準應灸部位,距離皮膚2~3 cm(注意隨時保持紅火),灸至皮膚發紅,深部組織發熱為度(注意避免燙傷);火燃至盒口,取出大頭針,拉開底蓋用拇指推出植物柱,再用大頭針固定繼續使用。不用時取出大頭針,蓋上盒蓋使其窒息滅火備用。②取穴:關元、三陰交、至陰。氣虛加脾俞、足三里,血熱加血海、水泉。血熱血瘀用瀉法,氣虛用補法。按照針刺療法將針進到一定深度,找到感應,施用手法,使患者取得酸麻沉脹的感覺,留針不動;在針尾裝裹如棗核大或小棗子大的艾絨,點火使燃?;蛴冒砑舫砷L約每段2 cm,插入針尾,點火加溫;一般溫針燃艾可1~3炷,使針下有溫熱感即可;留針15~20 min,然后緩慢起針。溫針以關元、天樞、子宮、三陰交為主穴,輔以隨證配穴,對照組予單純針刺治療,治療組采用溫針灸療法,隔天治療1次。護理方法:①一般護理,按中醫婦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血量多時,臥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風,以防外邪乘虛而入;血熱者,衣被適中,不宜過暖;保持外陰清潔,勤換衛生墊,每日清洗坐浴。②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觀察惡露的量、色、質、氣味及伴隨癥狀;惡露量多,色紅并有血塊伴腹痛者,應報告醫師,做好清理子宮腔的手術準備。③給藥護理,觀察藥后惡露排出情況。④飲食護理,高蛋白食物,有利于產褥期機體恢復,忌食生冷及辛辣油膩之品。⑤情志護理,加強精神護理。⑥臨證(癥)施護;發熱者,按產后發熱護理常規進行等。治療環節的護理:①治療前保持患者血壓平穩,治療部位無破損。②嚴格治療禁忌證和適應證;排除高熱者、孕婦、全身浮腫者、眼外傷、青光眼(眼底出血期)、內臟出血期、月經出血量者。③保持患者治療時狀態清醒,與治療師及時溝通。④治療前不宜過餓、不宜過飽。⑤治護后注意治療部位的保暖,防止涼風侵襲,影響治療效果。⑥治護后至少5 h后沐浴。⑦治護后多飲用溫開水。⑧生產后要避免長時間仰臥,盡早下床活動,及時排尿;流血時間長、流血量多,B超檢查,發現宮腔內有胎盤或者胎膜殘留,立即進行清宮手術,術后給予子宮收縮劑,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如有腹痛、發熱等表現,已發生感染者,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1.4.2 觀察指標2組的護理情況;子宮長寬厚值、惡露量、血紫黯有塊、產后宮縮疼痛。
1.4.3 療效判斷標準將總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層級;其中十分滿意:滿意度效果較佳,子宮恢復良好;基本滿意:大致滿意、逐步恢復;不滿意:滿意度不佳。總滿意度=十分滿意+基本滿意。
子宮長寬厚值、惡露量、血紫黯有塊、產后宮縮疼痛;水平越高、效果越差。

2.1 護理情況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94.59%(35/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72.97%(27/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子宮復舊情況試驗組在治護后,子宮長寬厚值、惡露量、血紫黯有塊、產后宮縮疼痛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患者護理情況比較 (例,%)

表2 2組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患者子宮復舊情況比較 (例,
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是指產后42 d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表現為血性惡露時間長或者流血量增多,惡露伴有臭味。在患者的治療中,給予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口服或者肌肉注射,宮腔內有殘留物者應予以清宮術治療。藥物治療起效有限,而清宮術可對患者身心造成一定創傷。中醫特色治療技術和護理措施,為整體改善患者預后提供了有效借鑒。雷火灸又叫雷火神灸是以中藥粉末加艾絨制成艾條,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種中醫療法。艾條中混有乳香、沒藥、穿山甲、全蝎、麝香、紅花、硫磺等多種芳香、活血的中藥,借助藥物燃燒時的熱量,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腠理開放,藥物藥效透達相應穴位內,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從而疏經活絡,起到調理人體氣血的作用。
文獻資料數據進一步佐證,溫針配合五加生化膠囊能提高子宮復舊不全的臨床療效,明顯縮短產婦陰道流血和腹痛時間,且無毒副作用;比之常規縮宮素治療,在產婦惡露和腹痛消失時間、治療總有效率上對比突出(P<0.05)[6]。中醫護理技術干預對初產婦產后子宮復舊效果良好,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促進患者的恢復,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是讓患者及患者家屬放心的優質護理方案;尤其在患者的恢復時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上差異突出(P<0.05)[7]。溫針合谷、三陰交能有效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尤其在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為7.86%和16.43%、2 h后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8]。溫針灸聯合生化湯加減治療能夠縮短氣虛血瘀型產后惡露不絕患者的血性惡露持續時間、促進子宮復舊、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臨床療效;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93.3%和85%,中醫證候療效總有效率為91.7%和83.3%;血性惡露結束時間、子宮三徑大小差異突出(P<0.05)[9]。
綜合,雷火灸利用藥物燃燒時的熱量,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腠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 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是針刺與艾灸的結合,在對疾病進行綜合分析后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針對病證辨證取穴針刺,再取關鍵穴位如關元、足三里等施以艾灸,發揮針刺與艾灸的雙重作用。藥物調臟腑,針灸調經絡。經絡和臟腑可互相滋養,對于藥物不耐受、脾胃功能不好或者肢體麻木疼痛等疾病針灸更是有很大的優勢。此療法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效,促進血液流通,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肌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 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
綜上所述,雷火灸及溫針護理干預對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的臨床應用價值突出,可顯著提升患者的不良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子宮復舊水平,可在后續患者的治療實踐中大力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