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微
摘要:發掘幼兒潛能,促進幼兒自主發展是蒙氏教育理念的核心。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蒙氏教育理念,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文章對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兒園數學教學進行探析,探討蒙氏教育理念在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的運用,以提高幼兒園數學教育效率和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園數學教育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育;蒙氏教育理念;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1-0101-04
蒙氏教育理念的引入,對中國幼兒教育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家長對幼兒園教育越來越重視和關注,并且對幼兒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育時,要為幼兒制訂專門的技能和知識學習計劃,這樣才能使得幼兒在黃金年齡段掌握相應的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本文對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兒園數學教學進行探析,探討蒙氏教育在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的運用,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園數學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園數學教育發展。
蒙氏教育理念是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的,她通過自身的實踐,驗證了蒙氏教育的專業性和可行性。蒙臺梭利指出,兒童的身心雖然還尚未成熟,但是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較為獨立的思想意識。所以我們不應該以成人的觀點和思想去約束他們,而需要將他們看成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學習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強行讓他們對相關知識進行記憶和背誦,而是要為他們創設較為直觀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幼兒發展階段,是其成長的敏感階段。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幼兒在某一個階段會迅速地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對每一位幼兒的發展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讀,因材施教,正確引導他們獲取相應的知識。蒙臺梭利提出“混齡教育”的理念,拓展了幼兒教育空間,發展了幼兒教育思想。幼兒對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興趣,模仿能力也比較強。幼兒的這種模仿不僅是對教師、家長的模仿,還包括對身邊伙伴的模仿。教師將“混齡教學”應用其中,可以讓幼兒完成一些社會行為,使得他們在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技能,提高對于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以此完善和健全自身的人格。這樣的教育模式,可以讓幼兒遵循自身的成長規律,在不同年齡段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和文化水平,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的小學生活奠定基礎。
蒙氏教育理念既提出了幼兒教育的指導方式和內容,也指出了運用什么樣的教育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并對幼兒這一關鍵時期的發展階段進行了界定,從較為完善的發展視角對幼兒的發展與成長進行指導和幫助,讓幼兒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蒙氏教育理念為幼兒園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有利于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1.幫助幼兒形成初步數學概念
蒙氏教育理念揭示了幼兒教育內在的邏輯關系及其規律,能引導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體驗。蒙氏教育理念通過揭示物體數量關系,幫助幼兒認識和掌握事物發展變化規律。幼兒通過觀察一些事物的外部特征,就可以學習到相關的知識。但數學學習需要在腦海中建立知識框架,并在框架內進行思考。蒙氏教育理念的運用,可以幫助幼兒初步形成數學概念,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2.有效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發展
在學前教育中,對幼兒數學思維能力加以培養尤為重要。蒙氏教育理念的運用,能為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創造有利條件,為幼兒形成科學思維以及思維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在數學學習中,幼兒不僅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發展數學思維。蒙氏教育理念的運用,能讓幼兒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數學思維發展。
1.注重幼兒思維構建
蒙氏教育理念注重幼兒思維構建。幼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知識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如果將數學知識比作建筑材料,數學思維就是設計方案,可以使建筑物千變萬化。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完全掌握全部的數學知識,但在此過程中學會了遷移和應用,思維得以構建,就可以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2.注重幼兒個性化發展
蒙氏教育理念注重幼兒個性化發展。幼兒有其自身發展規律,教師如果采用統一的教育方式,勢必會拉大幼兒之間的差距。這差距不僅體現在成績方面,還體現在思維水平、發展速度、學習態度等方面。蒙氏教育理念的運用,能讓幼兒在自主實踐和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實現個性化發展。
3.注重貼近生活的學習
蒙氏教育理念注重貼近生活的學習。數學從生活中來,又應用于生活中去。比如,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該如何排隊,在分發禮品和食物的過程中該怎樣科學合理地進行分配,怎樣才能快速地知曉班級有多少幼兒,等等。教師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找尋數學知識的存在,可以幫助幼兒完善和構建數學知識體系。蒙氏教育理念注重貼近現實生活開展數學教育,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并對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加以驗證。
1.優化精選———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蒙氏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教學方式與幼兒思維水平發展的方向一致。在傳統教育中,部分幼兒教師和家長,急于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提升幼兒的智力水平和綜合能力。在這種情形下,一些教師會傾向于幼兒教育小學化,不斷提高學習要求,擴大學習范圍,讓幼兒學習和掌握更多知識。這種教育方式違背教育規律,對幼兒的身心成長極為不利。幼兒認知水平有限,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過多的知識內容,從而會導致他們對于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產生畏懼感和一定的心理壓力。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教育者發明創造了許多教育方法。什么樣的教育方法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需要因人而異,既要看教育者,也要看受教育者。因此,要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教師就要精選優化既有的教育方法。蒙氏教育理念提倡形象化教學,重視將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轉變為更加清晰和直觀的內容,以加深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學習相關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演示,讓幼兒清晰地觀看到圖形和數字的變化,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為幼兒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找到正確的答案,以此加深印象,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借助信息技術查詢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并進行記錄和匯總,以便在后續的學習中與其他小伙伴進行討論和交流,以此增加自身的數學知識儲備。
2.激發情趣———引入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由于年齡關系,其身心還遠未發展成熟,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入園前,幼兒處于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狀態。入園后,幼兒需要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行為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往往會感到不適應。因此,教師要運用蒙氏教育理念,遵循幼兒教育規律和特點,引入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把他們引入正確的學習軌道。為此,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編排一些數學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熟悉數字,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十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教師可給幼兒分發他們喜愛的小餅干或糖果等,讓他們數一數老師分給自己的餅干或糖果的數量。在幼兒遇到困難和疑惑時,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在幼兒數對了餅干或糖果的數量后,教師可讓他們與小伙伴交換糖果,然后再數一數,以增強幼兒數數能力。
3.感官先行———豐富完善數學教具
蒙氏教育理念認為,以幼兒自身的智力水平還不能對相關問題進行直接的思考和理解。教師如果沒有及時給予引導,他們就會逐漸地喪失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愿意動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大大降低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因此,在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可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具和學具,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提升幼兒在數學教育活動中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蒙氏教育理念強調“實體化”,即教育思想、行為或習慣要成為受教育者身體的結構部分。蒙氏教具設計處處體現了“感官先行”這教育一理念,讓幼兒的各種感官在教育過程中與教具零距離接觸。概念的學習要附著于人體的感官之上,使之成為人體的一部分后,其概念也就終生難忘了。
例如,蒙氏感官教具棕色梯由10塊長方體組成,幼兒在開展活動過程中,通過觸覺、視覺的辨別,在感官知覺上對等次差異會有一定的認識,籍此發展手、眼、肌肉的動作協調性,了解遞進、遞減的關系,掌握長方體的概念,培養邏輯思考、順序性和觀察專注能力。棕色梯能與卡片進行配對,有相互對應的卡片,可以由此派生出四種基本的配對操作。棕色梯還可以自由組合,也能與粉紅塔配合按一定順序組合出不同的圖形,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再如,在計算“2+3”的過程中,教師可讓幼兒用自己的手指頭進行運算,讓他們伸出左手的2個手指頭,再伸出右手的3個手指頭。在完成上述動作后,教師讓幼兒數一數自己一共伸出多少個手指頭,這樣自然而然地就會得出“2+3=5”這一結果。不同的教學用具,可以幫助幼兒理解相關含義,更好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開展減法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可讓幼兒利用火柴棍代替手指進行運算。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幼兒快速地完成學習任務,自行計算一些簡單的加減運算,還能提升他們對于數學概念的認知。
4.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幼兒現有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程度,將幼兒科學合理地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以便在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分層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舉措,真正體現并具體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兒發展的差異性。不同的幼兒對于知識的認知理解程度不同,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熟悉程度也不同。教師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后,便于采取適應幼兒個體差異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發展和提高。
在具體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習能力較差或基礎較為薄弱的幼兒先對本課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大致的了解,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而對一些數學基礎好、學習能力一般的幼兒,教師可讓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后,有針對性地完成相應的練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給他們設計一些較難的問題,以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認識時鐘”的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可將習題分成三類:一是對表示同一時間的鐘表進行連線,二是找出表示同一時間的時鐘與手表,三是根據給出的時間在表面上畫時針與分針,3道題目的難度逐步提高。對基礎較好的幼兒,教師可要求他們3道題目都要完成;對基礎中等的幼兒,教師可要求他們做前面的兩題;對基礎較差的幼兒,教師可要求他們完成第一題。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能激發幼兒學習熱情,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5.融入生活———注重挖掘生活教育元素
數學教育家漢斯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因此,數學教育的過程應該是引導幼兒把現實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數學的生活性元素較為常見,教師可引導幼兒走進生活,讓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奧秘。因此,在數學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實現數學教育的生活化,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要注重利用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所蘊含的數學文化和現象,消除幼兒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升幼兒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
例如,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可結合相應的生活細節進行教學,讓幼兒觀察園中的植物,并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可要求幼兒計算樹木的數量、植物的種類等,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思考,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幼兒進一步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熱愛數學,樂于學習數學。教師還可以為幼兒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讓他們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以此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既是蒙氏教育理念的教學目標,也是幼兒數學學習的目標。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因此,在開展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觀察生活,發現蘊含于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例如,在幼兒整理玩具的過程中,教師可讓他們先清點一下玩具的數量,看看是否缺少,然后再一一放整齊。在進餐前,教師可讓幼兒清點餐具,看看是否夠用。在分組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可讓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組幼兒參與活動。在排桌椅時,教師可讓幼兒數一數,一張桌子周圍有幾把椅子。上述數學教育活動,能有效強化蒙氏教育的生活性應用,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
綜上所述,蒙氏教育理念將數學理論方法化,數學教具課程化,注重教育過程中的數學感受和經驗積累,有利于幫助幼兒建立一個相關聯的數學經驗體系。而發掘幼兒潛能,促進幼兒自主發展是蒙氏教育理念的核心。幼兒園數學教學運用蒙氏教育理念,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蒙氏教育理念的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優化精選———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情趣———引入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感官先行———豐富完善數學教具,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模式,融入生活———注重挖掘生活教育元素,以提高幼兒園數學教育效率和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園數學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金娥.蒙臺梭利教育對幼兒數學思維養成的延續作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7(04).
[2]包蕾.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兒數學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21(17).
[3]方新.幼兒數學活動中的深度學習與問題解析[J].小學教學研究, 2020(35).
[4]胡銀霞.蒙氏教育法在幼兒數學學習興趣培養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0(23).
[5]鄒玲,史海亮.蒙臺梭利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山東濰坊為例[J].濰坊學院學報,2019(03).
[6]李鵬.蒙氏數學學具操作與幼兒加減運算的研究與反思[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9(02).
[7]王冠宇.淺談蒙氏教學法對學前兒童數學興趣的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2011(11).
[8]郭瓛.方法重于教具:關于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思考[J].山東教育, 2013(35).
Analysis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Based on Montessoris Educational Concept
Zhang Ziwei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in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 China)
Abstract: Exploring childrens potential and promoting children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Montessoris educational concept. In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use Montessoris education concept, which can stimulate childrens inquiry interest and curiosity, cultivate children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autonomous inquiry ability, and promote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ntessoris education concept,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ontessoris education concept in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ctiv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mathematicseducation; Montessoriseducationalconcept;qualityof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