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施香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練筆內容,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正視練筆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創造更多練筆機會,讓學生在充分動手的基礎上建立閱讀認知基礎。課程標準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有明確要求,教師執行閱讀教學方案時,需要有多點滲透意識,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筆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形成學科認知。仿寫、續寫、改寫、擴寫、描寫,都是閱讀練筆形式,學生大多比較熟悉,教師要做好對接設計,組織學生順利進入到練筆環節。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練筆;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1-0129-04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學生的“讀”而忽視“寫”,讀寫結合失衡現象比較突出。學生沒有更多機會開展“練筆”實踐,閱讀內化就不能順利實現。練筆應該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需要做好學情調查,針對學生學習訴求進行設計,組織多種多樣的練筆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筆機會,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思”全面學習體驗中增強學科認知。練筆有不同呈現形式,如仿寫、續寫、改寫、擴寫、描寫等。學生對這些練筆活動有更高認同感,教師要做好匹配設計,讓學生都能夠主動進入到練筆之中,在讀寫結合中完成認知內化。閱讀需要練筆的支持,教師對此需要有清醒的認識,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練筆操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內化契機。仿寫,能夠順利啟動學生觀察思維;續寫,能夠開闊學生學習視野;改寫,能夠強化學生感知體驗;擴寫,能夠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描寫,能夠促進學生閱讀內化。教師重視練筆學習任務的設計和指導,能夠創設更多深度學習的機會,對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成長有重要輔助作用。
仿寫是最為常見的練筆形式,能夠啟動學生觀察思維,確保練筆有更豐富的素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在句式仿寫、段落仿寫中建立觀察思維。仿寫需要觀察力,更需要創造力。
1.句式仿寫設計
文本中有一些精彩的句子,學生對這些句子比較喜歡,自然有仿寫的沖動。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先確定仿寫目標,并對這些精彩句子做具體分析,找出句式特點,為仿寫做鋪墊。學生有仿寫句子的經歷,自然積累一定的學法,教師可組織學生做學法交流,為學生創設相互學習的契機。例如,在教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出一些經典句子,并鼓勵學生選擇其中某一個句子進行仿寫。學生要先對選定的句子進行觀察和分析,對句子構成、特點進行梳理,然后進行仿寫。教師要對學生仿寫情況進行觀察,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比如,有學生找到這樣一個句子: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并進行仿寫:那朵花開得鮮艷無比,好像大家的目光都被它吸引過來。教師要對學生的仿寫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精彩表現。
2.段落仿寫指導
教材中的課文大多屬于經典之作,其文本內容有很多亮點,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片段仿寫。在仿寫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段特點進行分析,梳理邏輯關系,找出運用的寫法,為學生仿寫做準備。例如,在教學《走月亮》一文時,教師可挑選一些精彩片段,要求學生進行仿寫。比如,有這樣一段話: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教師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尋找適合的場景,進行仿寫。有學生是這樣仿寫的:燭光是那樣明亮,照亮了餐桌上的生日蛋糕,照亮了家里的窗臺,照亮了小區的樹木,也照亮了父親回家的路……從學生的仿寫情況可以看出,教師的指導比較到位,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
句式仿寫、段落仿寫,是最為常見的仿寫方式,教師在指導時,要及時進行點評,對學生仿寫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給出解決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幫助。仿寫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從形式到內涵的學習內化,只有從機械模仿遷移到心領神會,才有更高的訓練價值。學生對仿寫的認識大都比較膚淺,教師在指導時,要多從“神似”角度予以關注,讓學生順利進入到仿寫訓練環節。
續寫是對文本內容進行延伸設計和組織,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要保持續寫內容與原文內容對接,要在不同點位進行對接思考和處理,考驗學生的整合應用能力。續寫能夠開闊學生學習視野,為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續寫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如何讓學生作出理性抉擇,這是教師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1.確定續寫方向
學生對續寫比較熟悉,教師可在續寫方向設定方面進行具體指導,讓學生自然進入到續寫環節。續寫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對相關情節、人物、環境等因素進行多重梳理,這樣才能確定續寫的目標和方向。課文大多屬于經典之作,學生思維要對接,存在不少難題。因此,教師要給予一些必要的指導,以啟動學生練筆思維。例如,在教學《蝴蝶的家》一文時,教師設計的續寫任務是: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最后也沒有找到,你能否繼續探索呢?結合課文分析進行續寫,看誰設計得更合理,更有看點。學生接受任務后,開始思考續寫設計方案。有學生說,作者沒有找到蝴蝶的家,續寫時也不能改變這個設計方向,不然就不能形成統一了。也有學生說,作者雖然沒有找到蝴蝶的家,但給讀者帶來不少的遐想,續寫設計還需要繼續探索,讓讀者繼續思考,這樣才是最好的設計。
2.設定續寫目標
續寫不是簡單延續情節,講述故事,需要有拓展意識,在原文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對原文進行合理延伸。教師設定續寫目標,能夠給學生帶來一些續寫啟示。續寫要體現對接性,教師將續寫要求、續寫建議融入目標之中,能夠為學生規劃續寫提供一定指引。例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一文時,教師設計續寫任務:寫一寫你對爬山虎的認識,與原文形成有效銜接。為激發學生練筆思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爬山虎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學生開始構思和討論,逐漸進入到續寫環節。在續寫展示環節,教師可挑選一些優秀作品進行重點推介,從而將續寫訓練推向高潮。教師設計續寫目標,布設續寫任務,為學生順利進入到練筆環節創造條件。
確定續寫方向最為關鍵,教師引導學生做好銜接性閱讀,對文本情節發展走向進行準確判斷,這樣可以為學生帶來啟示。學生想象力豐富,對續寫有更高的接受度,教師對學生思維特點進行客觀評價,引導學生找準續寫方向,可以為學生帶來及時的輔助。學生在續寫時,很容易出現銜接問題,教師指導要有更多的指向性,讓學生調整思維方向,在推理中進入續寫環節。
改寫是對文本內容進行合理改編,或者是變換不同文體,變換不同表達方式。學生對改寫不是很熟悉,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改寫環節。改寫對文本體裁有嚴格要求,教師要從這個角度給予更多關注。
1.制定改寫方案
教材內容按照不同主題編輯成單元,同一個單元的課文由不同文本組成,教師可從文本體裁轉換角度進行設計,讓學生在改寫操作中建立文體意識。如詩歌改寫成散文,散文改寫成故事,故事改寫成寓言等,都能夠為學生帶來練筆機會,讓學生在改寫操作中獲得更為鮮活的學習體驗。如《精衛填海》是一篇神話,故事特征比較鮮明,教師設計改寫任務:閱讀文本后,講述這個故事,并改寫這個故事,注意人物角色和故事情節的設計。文本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人物也比較少,學生很快就能做好閱讀梳理,教師在寫法上要進行提示,要求學生抓住一些細節做文章。學生對故事比較喜歡,教師制定改寫方案,指導學生進行改寫,確保改寫順利展開。教師對改寫提出具體要求,給學生提供清晰操作規劃,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進入改寫環節,能獲得預期設計效果。
2.推出改寫活動
改寫不是簡單的文體轉換,教師要多角度進行設計和引導,讓學生在選材、立意、構思、表達等方面進行思考和操作,全面提升習作水平。教師推出改寫活動,要考慮學生接受實際,增強活動的趣味性、互動性、探究性。如果有需要,教師還可以進行示范,為學生改寫提供借鑒。例如,《女媧補天》是一篇神話故事,教師設計的改寫任務是:在學習小組內講述這個故事,然后用小詩的形式,寫出女媧的功績,表達對女媧的敬仰之情。學生大多沒有寫詩歌的經歷,教師可先進行示范,誦讀自己的作品,引導學生找到思維的起點。經過多次修改,學生的創作會獲得豐碩成果。有學生這樣寫:女媧是神仙,煉石來補天,人類獲新生,世界進入太平年……在改寫操作過程中,學生先講述故事,理順情節,然后對故事主旨進行發掘,找到練筆路徑。教師進行示范,為學生帶來改寫啟示,確保改寫順利推進。
學生對改寫比較熟悉,特別是課本劇的創編,這是最為典型的改寫形式。改寫不能改變原意,這是基本原則。學生進入改寫環節后,往往缺少潤色的能力,不能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進行合理設計,教師針對學生改寫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關注,能夠為學生帶來幫助。
擴寫是比較少見的練筆形式,對學生是一種挑戰,其訓練作用更值得期待。教師根據文本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擴寫互動,能激發學生想象力。學生進入到擴寫情境之中,其習作思維會更為活躍。
1.延伸擴寫思考
學生對擴寫不是很熟悉,教師平時也很少安排這樣的練筆,因為其操作難度比較大,很難獲得預想的訓練效果。擴寫需要對原文內容進行延伸和設計,對情境、人物、情節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推出更多新內容,這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為此,教師需要對擴寫方向、擴寫要求、擴寫建議等進行明示,讓學生順利調整練筆思維。例如,在教學《麻雀》一文時,教師要從母愛的角度對文本進行解析,為學生深度閱讀提供線索。在設計擴寫任務時,教師可提出操作建議:老麻雀在親情驅動下,舍身救子,這個場面最為壯觀,而作者描寫比較簡單,不妨對這個場景做拓展性描寫,將小麻雀危險境遇、老麻雀勇敢戰斗、獵狗無比兇殘等表現出來。學生接受任務后,開始深入思考和積極互動,確定擴寫思路。教師針對性引導,給學生帶來更多擴寫操作啟示,確保擴寫順利展開。
2.組織擴寫互動
雖然擴寫有太多方向可以選擇,但學生很容易陷入迷茫。因此,教師要正視學生思維基礎,針對性設計一些互動任務,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為擴寫做鋪墊。例如,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本情節進行梳理,讓學生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懂得文本闡釋的道理。教師設計擴寫任務,對故事進行擴寫,揭示故事蘊含的道理。學生已經了解了文本內容,并對故事情節進行了梳理,自然能夠找到擴寫的切入點,也能揭示文本的主旨。有學生這樣寫:“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多動腦子,想清楚其中的道理,這樣才能作出明智的選擇。”也有學生寫:“王戎雖然只有七歲,但其智慧過人,我們年齡比他大,為什么不如他想得全面呢?”教師組織學生互動評價,對擴寫情況進行總結。
擴寫需要緊緊圍繞主要情節進行延伸,學生在擴寫時容易出現隨意“擴大”的操作,如果增加內容超出原文范疇,其擴寫會陷入“失控”狀態,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指導,提出具體的擴寫要求。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擴寫才會更為合理和自然。“擴寫”不是單純“擴大”,教師要讓學生建立正確認知,確保擴寫訓練正常開展,并在訓練中啟動學習思維。
描寫是學生獨立創作行為,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文本寫法進行描寫設計,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多深度思考和練筆的機會。學生對描寫性練筆比較熟悉,教師可精選描寫內容,做好學法指導,確保描寫訓練順利展開。描寫方法很多,如何進行合理設計和應用,這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1.創新描寫內容
描寫是一種表達方式,與仿寫、改寫、續寫、擴寫不屬于一個系列,在練筆訓練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激發學生習作思維。教材中有太多精彩的描寫片段,如肖像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等。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描寫方法展開練筆,其助學效果更為突出。例如,在教學《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一文時,教師可選擇一些經典的描寫片段,要求學生觀察生活,借助文本描寫方法,描寫一處景物,寫出景物的特點。比如,文本中有這樣一段話:窗子打開了,她面前是一朵盛開的、粉紅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頭來,輕輕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葉子。這一天簡直像一個節日。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描寫,引導學生尋找適合的描寫對象,習作訓練順利展開。有學生找到校園中的植物來描寫,也有學生對操場鍛煉場景進行描寫。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之中,對學生描寫操作情況進行觀察,并給予及時指導,確保描寫的順利展開。
2.升級描寫形式
學生對描寫的理解還比較單純,也不會進行細致的分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描寫訓練時,要將具體要求講解清楚。特別是自然環境的描寫,學生對這些內容比較敏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學習觀察,對身邊景物進行描寫設計。這樣,學生參與熱情會更高,訓練效果會更好。例如,《雪梅》是一首古詩,其中有描寫梅和雪的詩句,采用的是對比的手法: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教師可根據詩句引導學生進行練筆,思考梅花是什么樣子,雪有什么特點,運用描寫的手法進行表現,將二者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抓住各自的特點,寫出個性來。有學生這樣寫:梅花像縮微版的太陽,躲進雪景中獨自發光,她想成為雪的心臟。白雪無意中收藏了梅花,也許是因為天氣寒冷,她需要一點紅色取暖……教師要對學生的描寫進行點評,給學生帶來激勵,調動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學生對描寫的感覺很靈敏,只要教師給出針對性指導,他們便會馬上啟動思維,在個性感知體驗中展現練筆思維。
描寫需要方法支持,學生對描寫方法、修辭方法較為熟悉,基礎認知積累也比較豐富。教師在具體指導時,要從描寫特色、描寫效果等角度進行具體評估,推出一些個性描寫作品,讓學生找到描寫靈感,在創意設計和個性描繪中提高寫作能力。描寫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需要賦予描寫對象更多靈性,這樣才能獲得預想的表達效果。
總之,閱讀教學中滲透練筆內容,不僅能調節課堂教學,還能有效啟動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在理性思考和構建中形成閱讀認知。教師要正視練筆的助學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筆機會,讓學生在創造性學習中建立閱讀感悟。練筆形式眾多,教師對閱讀文本做深度分析,適時推出仿寫、續寫、改寫、擴寫、描寫等練筆任務,讓閱讀課堂精彩紛呈,讓學生閱讀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在內化轉換中實現學習目標。仿寫要緊扣文本,從神似角度做思考;續寫要注重情節銜接,從自然延伸角度做文章;改寫要尊重原文,還要體現創新;擴寫不能超出一定范疇,要忠于原文;描寫要凸顯個性,彰顯生命力,這樣的練筆才有更高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艷霞.隨文練筆,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J].河北教育,2020(12).
[2]周紅娟.閱讀教學中練筆策略的開展路徑[J].小學教學參考,2021(33).
[3]馮英超.妙筆生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J].教育藝術,2021(09).
[4]曹錦羽.隨文練筆讀寫相長[J].基礎教育研究,2021(02).
[5]董小慧.聚焦隨文練筆提高讀寫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20(34).
[6]沙魯麗.讀寫結合,隨文練筆[J].語文世界,2020(02).
Practice Writing: Make Reading Teaching Wonderful
Lin Shixi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The infiltration of writing practice i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s in line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law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should face up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writing practice in reading teaching,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and let students establish the basis of reading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 hands-o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has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When teachers implement the reading teaching plan, they need to have more penetration consciousness,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and let students form subject cognition in practical exploration. Imitation writing, continuation, rewriting, expansion and description are all form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Most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m. Teacher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docking design and organize students to enter the practice link smoothly.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 readingteaching;practicewriting; combination ofreadingand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