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云霄縣實驗小學 林翠錦
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中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對比傳統評價方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更具體,更能夠表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模式。教師在評價中真正關心學生的感受,堅持以激勵為主要方法,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創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過程中,許多學生都以整體評價目標為發展需求,這種評價模式并不具備針對性,也無法滿足不同學生對評價的不同需求。在全新的教育指導環境下,教師推動多元評價機制的改革,需要進一步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和在校表現進行全面分析,將學生逐步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層次,借助層次劃分完成多元評價指導課堂結構的建設。并在后期的教學當中根據不同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為其展開分層教學評價,進一步凸顯多元化評價的針對性優勢,有效落實以生為本的核心教學理念。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的過程中,應格外關注這一教學優勢,并且在分層教學評價時秉承隱性分層原則,避免打擊部分學生的自尊心。
如講解有關“比”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能夠利用一些有關比的游戲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游戲當中讓學生意識到比的意義,能夠初步建立起比的意識。在小學數學課堂評價中,教師要重點對學困生理解比的含義的情況進行評價,保證學困生可以穩固掌握數學知識,并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信心;針對中等生和優等生的評價,教師應全面參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讓學生的數學知識與綜合能力獲得同步發展。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還能提高多元化評價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率。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能夠助力師生更好地反饋整個教學過程,對教師的教學成果或者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個真實的反映。
第一,學生間的互相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旨在讓學生愛上數學,在開心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不能在教學中關注到全部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學生間的互相評價,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思維的碰撞,獲得共同進步。
第二,學生的自我評價。每天自我評價,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真實地認識到自己學習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時完善自己,更加有助于教師進行教學。
第三,師生之間的評價。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由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同樣重要,此種師生相互評價能夠加深師生間的情感,讓教學變得比較輕松。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指導當中,數學教師展開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考試的形式來獲取學生的相關學習信息,并實現對學生知識情況的有效檢驗。由于評價內容比較單一,這種評價無法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數學新課標提出要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逐步樹立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并保持學生積極樂觀的情感態度。教師為了能夠實現多元化小學教學評價,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入手建立起數學知識體系,關注學生合作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等多種數學潛力的開發,充分結合多元評價內容實現對學生客觀公正的學習評價,并為后期的教學指導提供重要參考。教師可以把評價內容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在數學課程指導當中,數學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性的數學知識,這也是小學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教育發展目標。此外,還應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知識的態度,并且課堂表現也要從以下幾點入手:著重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開發,有效培養其情感態度,使學生關注并建立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小組合作探究是近年來受到教師廣泛歡迎的合作學習模式,學習評價是小組合作探究當中的重要內容,需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科學合理地評價小組可以研討學生優化合作學習方法,徹底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質量,基于這方面的評價內容應充分關注學生合作探究的具體表現情況,根據學生的整體學習展開深入分析和思考。如教學“比”這節課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比的方法,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4—5 人的小組,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學生完成合作交流后,教師要檢測學生掌握的比的方法,還要評價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交流能力、觀察能力等,并引導學生自行進行評價,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小組內部成員互評,讓評價內容更加多元化,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數學作業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延伸,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數學知識點,還能通過完成作業強化數學訓練,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教師結合學生數學作業的完成情況展開評價,能夠掌握學生數學知識技能的應用情況;學生根據評價信息進行分析和匯總,也可以提高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認知水平。另外,教師通過為學生布置趣味性課后作業,可以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有效降低學生對作業的恐懼心理,幫助學生樹立新型作業觀念,并合理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展開評價,進而真正通過作業完成質量提高多元評價的指導價值。
比如在教學“扇形統計圖”后,教師通過教學指導學生掌握繪制扇形統計圖的方法,課下為學生布置一個“記錄自己家庭中一周時間里每天的用電情況,并且繪制出相對應的扇形統計圖”的作業,讓家長能夠將學生繪制的扇形統計圖拍照發給教師。教師結合趣味性的作業內容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感受到實際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數學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就作業完成情況展開評價,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并發揮多元評價來培養學生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教師必須在數學教育指導過程中結合多元評價方式構建形成性的評價指導機制,在數學多元評價模式中可以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行為表現進行記錄性的自我評價。通過書寫數學日記可以幫助了解到學習當中的問題和不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力。許多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出現約束力較差和紀律性不高的特點,需要教師隨時進行監督管理,并且應用小紅花等獎勵方式鼓勵學生,使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不斷實現自我約束,通過小紅花的數量讓學生看到自己在學習數學中的具體表現。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專用評價,制作專門的評價表,記錄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理解數學解題步驟的程度,通過課堂評價表有效分析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展現出一部分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在針對性指導下使學生的學習思維獲得啟發,并應用數學形成性評價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都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
激勵性評價旨在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運用得當,能夠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因而,教師要正確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更加活潑開朗,保持更強的求知欲望,保持更高的自信心。
比如在講解有關“圓”的內容時,教師給學生安排了計算圓形周長的題目。教師先讓學生獨立展開計算,在巡視過程中發現有一名小學生的計算方法與其他同學的不一樣,教師低聲問學生是怎樣思考的,學生說出了他的計算方法。教師及時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揚,讓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匯報交流。平時這名學生很少在全體學生面前進行交流,但在這次交流過程中,教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班級的其他學生也對他贊不絕口。得到教師的鼓勵和同學的贊賞,這名學生的成就感以及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師的這一激勵性評價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動力和自信心,這名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有興趣,成長為一名數學優等生。根據這樣的例子可以知道,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發現學生的亮點,提供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樹立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高度關注分層評價方式的應用路徑,結合深入分析角度來探討分層評價的指導要求,挖掘分層化多元評價的優勢和價值。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理解認知能力都存在一定差異,并且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值得教師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師就要利用差異化的標準對待不同的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對其進行分層教學評價,在數學課堂中有效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找到適用自身的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當中,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學習節奏,滿足學習需求。
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分層多元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單純關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還要對小學生的具體思維以及情感意識展開深入分析,分層設置評價標準,并保持高標準和嚴要求,為學生制定一個容易實現的短期學習目標,進而參與到總體學習過程中。
數學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指導評價時,要不斷調整分層標準,根據學生的能力發展及時改變評價模式,借助動態化的評價過程提高分層多元評價的整體實施水平,讓學生獲得持續性的進步。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讓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讓學生在課堂交流過程中碰撞思維,獲得共同進步。然而,實現評價的多元化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明確多元化教學評價目標、明確多元化評價主體、明確多元化評價內容、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獲得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