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森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回顧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首次鮮明提出“五個必由之路”重要論斷,其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居于“五個必由之路”之首。深刻認識和理解這一重要論斷的精神要義,對于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更好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并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二十八年浴血奮斗,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積極合作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制度保障。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夕,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一切剝削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探索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是舉世矚目的,這些成果和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3 月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首次鮮明提出“五個必由之路”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偉大事業,是包含理論、道路、制度等在內的有機整體,而在這個有機整體中黨的領導貫徹始終,并直接決定和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與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思想理論武裝中不斷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領導人民成功開創的。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成功地向社會主義過渡,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并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堅強領導保證了我們所開創的道路既不是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條道路既不是自由資本主義模式,也不是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而是一條充滿生機與活力、符合中國實際、符合時代潮流,順應民心民意的中國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制定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進程中,黨十分重視各項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又著眼于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系統化的部署,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堅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提供了堅強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業,需要一代代共產黨人接續奮斗,接力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在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接續努力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煥發蓬勃生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要克服風險挑戰,就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邁進新征程,我們要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自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并將其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拼搏奮斗,砥礪前行,堅定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