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在總結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的歷程和經驗的基礎上,再次對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深刻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都發生著深刻變革,“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的提出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新的時代內涵,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歷史規律深刻洞察的邏輯思路,回應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時代主題,體現了中國社會發展實踐性和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辯證統一,歷史與邏輯的辯證統一。
發展觀是人類社會對于本質、動力、目的和要求等發展根本問題的總體看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中提出了許多創新理論和理念,特別是及時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皠撔隆睕Q定了發展的源泉和速度,為我國通過科技創新迎接全球科技挑戰提供了有力支撐,更為可持續發展貢獻了第一動力;“協調”是發展的手段、目標和評價發展的標準,內蘊著發展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統一,是統籌兼顧、軟硬實力同步邁進、內容全面的系統性發展;“綠色”是在推進發展中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入思考,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規律實現發展訴求;“開放”是立足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格局,解決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聯動發展的問題,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經濟,著力構建互利共贏的經濟共同體;“共享”是人人享有、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在共建的過程中實現共享,是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從低級向高級逐漸實現的發展。新發展理念這一具有戰略性和綱領性的發展指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在新階段的中國實踐,“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理念是引領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敗與成效。新發展理念是黨對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和規律的科學總結: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逐漸揚棄“經濟增長論”“唯GDP”從而實現協調發展的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告別了“先污染后治理”發展道路而認識到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摒棄以鄰為壑而擁抱新一輪全球化的過程。新發展理念汲取了國內外發展經驗,在借鑒的同時實現了對西方各國發展經驗的超越。新發展理念超越了閉關鎖國的科技壁壘,超越了對虛擬經濟的過度依賴,超越了資本對自然的過度掠奪,超越了民粹主義、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超越了市場和資本法則主宰一切的發展,提升了中國在解決發展難題上的國際話語權。發展成敗與成效最終指向的是發展理念的問題,而當前的國際競爭更取決于發展理念的科學與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助于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爭取發展的主動權、增強競爭力和持續力,更有助于為發展中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永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黑龍江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是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進行秸稈粉碎還田(資料圖)
新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在科學研判國內外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勢、深刻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解決時代問題的發展導向的基礎上,為實現現代化建設新目標而對在新階段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的科學回答,是在新發展格局中如何爭取發展主動權的科學戰略。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2021 年,在疫情大考面前,我國經濟仍保持平穩運行,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 萬億元;科技自立自強信念不斷牢固,“卡脖子”難題不斷攻克;我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實現了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有安全的發展。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把握歷史主動,在奪取新的勝利中不斷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壯大。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系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場深刻變革,新發展理念是謀全局的理念,涉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實現五大發展理念的系統思考和整體把握,要將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等發展要素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要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著力點,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