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方
(河南省內黃縣人民醫院,河南 內黃 456300)
小兒哮喘表現為咳嗽、喘息、胸悶、氣促等,反復發作,多在凌晨或夜間發作或加劇。臨床研究證實[1]白三烯可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增加氣道內血管通透性,促使疾病康復。孟魯司特鈉是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選擇性結合氣道內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抑制白三烯與受體結合,降低氣道高反應性[2]。本研究用中藥敷貼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哮喘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138例,均為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9例。對照組男38例,女31例;年齡3~10歲,平均(6.97±1.17)歲;病程1~6d,平均(3.46±1.01)d;輕度46例,中度23例。研究組男37例,女32例;年齡3~9歲,平均(6.85±1.19)歲;病程1~7d,平均(3.58±1.02)d;輕度42例,中度27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哮喘診斷標準[3]。①反復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作或加劇;②發作時雙肺聞及散在或彌散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③癥狀及體征經抗哮喘治療有效,或自行緩解;④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⑤臨床表現不典型(如無明顯哮鳴音或喘息)則需至少具備以下1項:a、證實有可逆性氣流受限(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提高≥12%);b、抗炎治療后肺功能改善:吸入糖皮質激素或(和)抗白三烯藥物治療4~8周,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提高≥12%;c、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d、連續監測2周最大呼氣峰流量日間變異率≥13%。符合第①~④或第④⑤條即確診為哮喘。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近期無孟魯司特鈉服藥史;③患兒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②自身免疫性疾病;③皮膚性疾病。
兩組均給予常規止咳、平喘等對癥治療。另用孟魯司特鈉(Merck Sharp & Dohme B.V.,國藥準字J20130053),6歲以下4mg,6歲及以上5mg,每日睡前服用1次。
研究組加用中藥敷貼。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細辛和半夏(4:3:1:1:1)研成細粉,以姜汁調制成糊狀,制成貼敷藥膏。選脾俞穴、肺俞穴、定喘穴,消毒后貼敷,每次2~4h,每天1次。
兩組均連續治療7天。
癥狀恢復情況,包括咳嗽、喘息、胸悶、氣促癥狀緩解時間、中醫證候積分、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TIMP-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
經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TIMP-1和MMP-9,經免疫散射比濁法測IgM、IgA、IgG水平。
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根據咳嗽、喘息、胸悶、氣促評價中醫證候積分,按無、輕、中、重依次計0分、2分、4分、6分,合計24分,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療效指數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顯效: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療效指數達90%以上。有效:癥狀顯著改善,但至少1項癥狀未消失,療效指數30%~89%。無效:癥狀未改善,療效指數不足3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d,±s )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d,±s )
組別 例 喘息 胸悶 氣促 咳嗽研究組 69 2.82±0.72 3.88±0.67 3.26±0.41 5.49±1.13對照組 69 3.21±0.57 4.21±0.79 3.44±0.38 6.02±0.97 t 3.528 2.646 2.675 2.956 P 0.001 0.009 0.008 0.00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咳嗽 喘息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69 4.12±0.71 2.03±0.41 4.05±0.68 1.86±0.61對照組 69 3.98±0.80 2.21±0.38 4.10±0.59 2.11±0.54 t 1.087 2.675 0.461 2.549 P 0.279 0.008 0.645 0.012

續表3
兩組治療前后TIMP-1、MMP-9指標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TIMP-1、MMP-9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TIMP-1、MMP-9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MMP-9(pg/L) TIMP-1(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69 311.75±48.62 175.98±31.76 180.23±38.87 127.53±28.83對照組 69 302.59±53.76 191.52±35.65 186.73±34.74 140.12±31.78 t 1.050 2.704 1.036 2.437 P 0.296 0.008 0.302 0.016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g/L,±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g/L,±s)
組別 例 IgA IgG Ig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69 0.71±0.24 1.28±0.32 8.59±2.06 12.25±3.27 0.53±0.18 0.87±0.24對照組 69 0.76±0.21 1.13±0.28 8.84±2.21 10.71±2.94 0.57±0.16 0.78±0.21 t 1.302 2.930 0.687 2.909 1.380 2.344 P 0.195 0.004 0.493 0.004 0.170 0.021
小兒哮喘屬中醫“喘證”范疇。主要病機為脾腎兩虛,因此補脾健腎乃治療根本[5]。貼敷藥方中細辛、白芥子能溫肺化痰平喘、散寒解表,半夏燥濕化痰,甘遂瀉水逐飲,延胡索益氣活血、伏痰自消。諸藥共同促進氣血運行,散寒祛痰,調節臟腑[6]。脾俞穴、肺俞穴、定喘穴,可發揮寬胸理氣、祛痰平喘等功效。在內服西藥基礎上外敷貼中藥可刺激全身穴位,以激發體內的經氣改善機體微循環從而達到祛邪扶正、調和肺脾腎功能之效,進而使癥狀得以控制。中藥外貼可刺激全身經絡激活、經氣運行,改善機體微循環,提升病灶處藥物吸收質量,與孟魯司特鈉聯用,進一步促進癥狀改善,提升療效。此外,中藥穴位敷貼亦有助于調節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改善免疫功能。
孟魯司特鈉聯合外貼中藥治療小兒哮喘可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