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花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中心幼兒園
音樂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在音樂教學方面存在著誤解音樂內涵、違背幼兒音樂教育規律;目標意識不明確,忽視幼兒音樂體驗及音樂審美感受;教師自身音樂素養偏低,無法準確解讀音樂并傳達給幼兒;選材單一、教案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中心幼兒園結合音樂教育教學實際,提出以下良方。
優化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音樂具有陶冶情操、寓教于樂、啟迪智慧、強健體質等功能。幼兒園首先要讓幼兒喜愛音樂、學會傾聽音樂、理解音樂,真正感受到音樂中流淌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只有這樣,幼兒才能真正被音樂所打動,變得更有智慧、更具活力。然而,在有限的音樂教學活動時間里(小班15-20分鐘,中班20-25分鐘,大班25-30分鐘),讓幼兒完成傾聽音樂、理解音樂、表達音樂、創造音樂,難以讓音樂真正浸潤幼兒心靈。因此,教師應不斷更新音樂教育理念,遵循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規律,根據所選題材,分析音樂教育內容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滲透原則、時機,并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明確音樂教學目標,以此設計適合幼兒的音樂課程。
加大研訓力度,提升音樂素養。幼兒園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線上線下相結合、園本培訓與外出跟崗學習相結合等方式提升教師的音樂素養。通過開展音樂賞析、節奏教學、指揮與合唱等培訓,外出欣賞音樂劇、舞臺劇,外出觀摩音樂教學活動等,增加教師的音樂知識,讓教師感悟音樂的魅力,提升審美能力,開闊教學視野。
建立教學資源庫,豐富課程資源。為提升教師的音樂教學能力,建立音樂教學資源庫顯得尤為重要。資源庫內容應結合教師音樂素養的構成要素,涵蓋音樂教學理論、國內外音樂文化、音樂教學資源、優秀音樂教案等。資源庫的建立有三方面意義:一是減少教師負擔。資源庫為教師選材節省時間,特別是能力不足的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分析教材、設計活動上。二是給予教師專業支持。當教師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中遇到瓶頸和困惑,或者需要了解相關經驗時,可以從資源庫中找到資料學習。三是有效利用資源。資源庫的設立,使優秀教學活動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使用。

拓展交流平臺,提升教學能力。針對教師在音樂教案設計方面的問題,幼兒園可開展音樂教案設計與撰寫、音樂說課研討交流、同課異構等專題研訓活動,使教師明確備課前先要“備幼兒”,引導教師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及學習特點,從而轉變教育觀念,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幼兒園給教師提供音樂教學展示平臺,鼓勵、支持教師在實踐中提升音樂教學能力,推動師幼互動,促進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