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會娟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藥學部靜脈配液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承擔病區普通藥物、化療、抗生素藥物配置職責,是醫院病區的關鍵所在[1]。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員較多,配藥過程復雜,且日常工作量大,配藥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差錯,如藥物配置差錯、溶媒選擇不當等,不僅增大日常工作量,還會引起用藥風險,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引起不必要醫療糾紛[2-3]。加強藥物調配工作管理,提高藥物安全性能,落實配置藥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管理,增強用藥安全性尤為重要[4]。常規管理模式下主要分為兩項,護理部由護理工作者管理,藥劑科管理日常工作,但存在制度執行不當,差錯過多,操作不熟練,缺乏工作熱情等問題。正性激勵不斷給予積極暗示,大大提高患者治療中舒適度,降低焦慮不安心理,減少抗拒心態,促使護理工作順利開展。本研究針對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藥學部靜脈配液中心112 例患者,探討正性激勵應用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藥學部靜脈配液中心112 例護士,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56)和對照組(n=56)。均為經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調配的藥物處方,排除合并溝通障礙者。對照組:男29 例,女27 例;年齡13~79 歲,平均年齡(36.58±3.49)歲;內科處方18例、外科處方15例、婦產科處方14例、兒科處方9例。觀察組:男33 例,女23 例;年齡12~82 歲,平均年齡(37.62±3.50)歲;內科處方16 例、外科處方17 例、婦產科處方13 例、兒科處方10 例。兩組醫護人員基線資料(性別、年齡、處方類型)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批通過。
1.2.1 對照組 進行常規護理。檢查配置室消毒合規與否,擺放物品位置,及時規范醫護人員行為,強化醫護人員配置劑量監管。定期定時舉行藥物配置學習,例會總結配置中心護理工作問題,強調注意事項,進行全面質量檢查,工作人員職責分明,熟悉、掌握質量、風險管理內容,定期記錄檢查結果,進行配置工作,復核無誤。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正性激勵。(1)成立質量組。責任組長對藥物配置每一環節進行監控,組員應科學合理進行任務分配。建立鼓勵管理模式,維護每個醫護人員個體價值,科學合理排班,確保每個醫護人員休息充分。(2)定期舉行醫護人員培訓工作,由經驗豐富醫護人員帶領新上崗的工作人員,一對一培訓指導。至少三個月培訓期,督促組員掌握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操作技能,落實組員考核工作。每周組織考核,落實良好工作者,會上表揚,當眾發放獎金,鼓勵其他醫護人員學習,激發醫護人員工作認真負責性。(3)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新型藥物知識理論,熟悉新進藥物知識學習,熟悉藥物成分、劑量、使用方法,了解藥物配伍禁忌,強化安全教育。所有醫護人員熟悉防護技巧,鼓勵參與,對護理兩個月內未出錯者,給予表揚、鼓勵其他人員學習,連續出錯兩次者,進行批評和降薪處理,言語激勵考核不佳者,安排與成績優異者成組,糾正錯處,肯定醫護人員進步,進行持續性激勵措施,使其獲得心理成就感。
(1)護理差錯率:記錄對比兩組醫護人員擺藥環節、退藥環節、配置環節護理差錯率。(2)護理管理效果:采用醫院自制調查評估量表,包括無菌操作、溶媒選擇、劑量控制、藥物配置和藥品發放五個方面,各項總分均為0~10分,護理工作效果越好,分數越高。(3)護理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評估兩組醫護人員護理工作滿意度,分為5 個級別,非常不滿意:0~37 分,不滿意:38~56 分,一般滿意:57~75 分,滿意:76~94 分,非常滿意:95 分及以上。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計入護理滿意度。(4)護士職業認同感:自行設計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士職業認同感調查問卷,每組發放問卷均為15份,回收15 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問卷內容包括職業壓力、工作興趣、精神狀態、歸屬感、成就感、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主觀能動性、同事關系和創造力,共10個方面,每項10分,由被調查者自行打分,評分越高,表示職業認同感越強。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醫護人員護理差錯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醫護人員護理差錯情況 例(%)
觀察組醫護人員無菌操作、溶媒選擇、劑量控制、藥物配置、藥品發放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醫護人員護理管理效果(±s) 分

表2 兩組醫護人員護理管理效果(±s) 分
組別觀察組(n=56)對照組(n=56)t值P值無菌操作9.38±0.21溶媒選擇9.25±0.32劑量控制9.44±0.18藥物配置9.40±0.13藥品發放9.36±0.27 7.52±0.15 53.935<0.001 7.38±0.14 40.064<0.001 7.36±0.16 64.631<0.001 7.69±0.15 64.468<0.001 7.47±0.19 42.839<0.001
觀察組醫護人員護理滿意度96.43%較對照組85.71%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醫護人員護理滿意度情況(±s) 分

表3 兩組醫護人員護理滿意度情況(±s) 分
組別觀察組(n=56)對照組(n=56)χ2值P值非常不滿意0(0)2(3.57)不滿意1(1.79)2(3.57)一般滿意1(1.79)4(7.14)滿意26(46.43)23(41.07)非常滿意28(50.00)25(44.64)滿意度54(96.43)48(85.71)3.953 0.047
觀察組護士職業壓力、工作興趣、精神狀態、歸屬感、成就感、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主觀能動性、同事關系、創造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護士職業認同感 分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是基于靜脈配置藥物配置模式改善建立的,對護士在病區中配置藥物質量要求高,經由專業培訓護理者共同完成藥品配置,如細胞毒性、抗生素等藥物配置,有助臨床科學合理用藥[5]。靜脈藥物配置對配置合理性、安全性要求高,常規護理模式下對輸液配置,易形成微粒致藥物污染,進而損害患者供養細胞、終末動脈[6]。
正性激勵可通過鼓勵醫護者,給予正能量鼓勵,培養醫護人員責任感和對工作的熱情,做好靜脈配藥安全性,給患者提供質量保障[7]。本研究結果提示采用正性激勵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差錯率低。分析其原因在于,該方案下對醫護人員進行護理學習干預,鼓勵醫護人員培訓,由經驗豐富者領導新入崗員工,一對一零距離指導,迅速提升醫護人員關于靜脈藥物配置理論知識儲備,利用培訓期,考核醫護人員工作狀況,工作良好者進行表揚,發放獎金,可提高醫護人員對工作盡責、盡心精神,進而減少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護理差錯率低[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無菌操作、溶媒選擇、劑量控制、藥物配置、藥品發放評分較對照組高,提示采用正性激勵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改善無菌操作、溶媒選擇、劑量控制狀況。分析其原因在于,該護理方案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藥物理論,熟悉藥物劑量、使用方法,熟悉藥物配伍禁忌,醫護人員自身了解防護技巧,可改善護理管理效果,規范操作,安排考核成績不佳者與成績優異者同組,一對一幫扶,可極大促進醫護人員能力提升,定期組織團建,進行靜脈配藥知識問答,促醫護人員靜脈配藥知識豐富,對無菌化操作、溶媒選擇、劑量控制均能有顯著改善[9]。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提示采用正性激勵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提升護理滿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采用正性激勵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構建鼓勵管理模式,尊重醫護人員個體價值,合理排班,醫護人員休息充分,工作精力得到提升,靜脈藥物配置時工作效率上升,減少差錯率,縮短耗時,減少醫患矛盾,責任組長對配置藥物各個環節進行觀察,醫護組員任務分配均等,保證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減少消極怠工情緒滋生,對護理兩月未出差錯者表揚,鼓勵其他醫護人員學習,可樹立醫護人員信心,增強工作認知,提高積極性,保持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率,減少護患醫療糾紛,提高護理滿意度[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職業認同感高于對照組。其原因在于,常規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過程中,護士的工作比較簡單機械,專業技術能力不能獲得應有的發揮,自我價值感較低,且護士對于該項工作的重要性認知不足,工作熱情、主觀能動性不佳,促使護理工作的環節質量、工作質量等均存在多種不可控因素、不穩定因素,導致護理管理質量低下。正性激勵實施過程中能較好地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通過合理排班、培訓學習、定期團建等多種方式,保持護士休息充分的同時,提高個人工作能力及工作熱情,從而增強個人職業認同感。
綜上所述,采用正性激勵應用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可提高護理管理效果,降低護理差錯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及護士職業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