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培,王柯柯
1.上饒市信州區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科,江西 上饒 334000;2.上饒市立醫院婦產科,江西 上饒 334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首次出現空腹血糖≥5.1 mmo/L。在妊娠期,葡萄糖需求量會明顯增加,長期高糖的攝入使孕產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幾率大大增加[1]。肥胖、長期高糖高脂飲食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易出現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還可伴有視覺模糊、皮膚針刺感、觸覺異常、腳踩棉花感等癥狀[2-4]。妊娠期糖尿病會引發一系列的臨床問題,醫護人員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重視,針對性護理對產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為了確保產婦與新生兒的生命健康[5]。鑒于此,本研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家庭運動干預,對比其臨床療效及妊娠結局,現報告如下。
收集2019年2月—2020年2月樣本醫院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相關資料,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47 例,年齡23~35 歲,平均年齡(28.64±4.62) 歲,孕周20~31 周,平均孕周(26.84±3.21) 周。實驗組51 例,年齡21~36 歲,平均年齡(27.59±3.73) 歲,孕周22~32 周,平均孕周(27.03±3.61)周。納入標準:(1)對本研究知情,患者或家屬簽署同意書。(2)所有臨床癥狀及檢查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6]。(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腫瘤、感染等。(2)有精神疾病。(3)伴隨妊娠期高血壓。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對照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經常性的健康宣教能增加患者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視程度及知曉程度,特別是關注妊娠期間的血糖波動水平,制定計劃,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作息習慣,保持健康狀態。(2)飲食護理干預。告知患者要堅持科學飲食,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3)心理疏導。多數患者對于疾病缺乏深刻的認知,存在或多或少的誤解。擔憂妊娠期糖尿病會對自身及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可能會導致代謝紊亂,難以控制血糖血壓,使其保持在正常水平,危險性增加。及時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進行心理疏導,跟進了解,并給予支持,為患者提供足夠的信心。(4)孕產婦分娩后的并發癥預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分娩后極易出現感染、出血等情況,嚴重可危及母嬰生命安全,嚴密觀察母嬰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處理。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家庭運動干預,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家庭運動方案,包括孕婦活動操、手臂運動、日常散步、太極拳等內容。運動在每日餐后進行,盡可能促進體內血糖的消耗。運動結束后,檢測孕婦血壓及孕婦心率,干預過程直至分娩。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與餐后2 h 血糖水平。(2)比較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及出現娠高癥、胎膜早破、宮內窘迫等并發癥發生情況。(3)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情況。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表(DSES)[7]進行評價,包括6 個維度和26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為1~5 分,分數為26~130 分,得分越低,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低。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均有所降低,且實驗組血糖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情況(±s) 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情況(±s) mmol/L
a表示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實驗組(n=51)對照組(n=47)t值P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護理前7.31±1.42 7.32±1.51 0.034 0.973護理后5.12±1.24a 5.94±1.65a 2.795 0.006護理前10.43±2.21 10.51±2.63 0.163 0.871護理后7.74±2.13a 9.15±1.99a 3.378 0.001
護理后,實驗組娠高癥、胎膜早破、宮內窘迫、早產、剖宮產、順產、巨大兒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并發癥發生情況 例(%)
護理后,兩組患者飲食、運動、監測、藥物、急診處理評分明顯升高,且實驗組自我效能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情況(±s) 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情況(±s) 分
a表示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實驗組(n=51)對照組(n=47)t值P值飲食護理前17.03±1.22 16.72±2.45 0.802 0.424護理后16.28±2.62a 14.97±2.05a 2.740 0.007護理后21.59±2.39a 20.72±1.82a 2.014 0.047運動護理前12.16±0.62 12.15±0.69 0.076 0.940護理后17.05±0.48a 15.62±2.92a 3.448<0.001監測護理前13.60±1.53 13.59±1.54 0.032 0.974護理后17.56±2.15a 15.39±2.56a 4.556<0.001藥物護理前12.61±1.29 12.35±1.28 1.000 0.320護理后15.54±1.36a 14.82±1.26a 2.712 0.008急癥處理護理前12.22±1.32 12.25±1.33 0.112 0.911
孕中晚期并發妊娠期高血壓是非常危險的,其增加了控制血糖和高血壓的難度,容易引起羊水過多,也可能引起早產,還易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最終導致母親和胎兒產生不良結局[8-9]。對胎兒來說,高血糖孕早期容易引起流產、胎兒畸形的發生,孕晚期分娩新生兒有巨大兒的可能,增加新生兒產傷、難產機會,以及新生兒出生后有發生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征、低血鈣、低血鎂、新生兒黃疸的可能。由于近年生活水平上升,人們擔心胎兒營養問題,過量補充營養、產婦體重超標導致孕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幾率大大增加[10-11]。
妊娠期孕婦母體適應性改變,胰島素清除葡萄糖能力增加,同時母體葡萄糖大量轉運至胎兒體內,使孕婦空腹血糖低于平時水平[12-13]。此外,雌激素、孕激素以及腫瘤壞死因子、瘦素等細胞因子對胰島素都具有拮抗作用。妊娠期胰腺β細胞功能代償性增加,以促進胰島素分泌,這種作用隨孕期進展而增加[14-15]。胎盤娩出后,孕期胰島素抵抗狀態逐漸恢復[16-17]。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家庭運動干預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由護理人員綜合評價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并制定個性化方案,再聯合家庭運動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妊娠結局及娠高癥、宮內窘迫等各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飲食、運動、監測、藥物、急診處理評分明顯升高,且實驗組自我效能水平明顯較高。這表明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家庭運動干預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是一項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有效干預方法。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家庭運動干預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可明顯改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于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保障母嬰健康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