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穎,畢相東,尤宏爭,黎 天,陳 云,戴 偉
(1.天津農學院 水產學院 天津市水產生態及養殖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192;2.天津市水產研究所,天津 300192;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農業技術推廣站,甘肅 甘南 747000;4.卓尼縣九峰生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甘南 747000)
水產養殖已成為我國漁業經濟三大支柱之一。2020年我國水產品養殖產量為5 224.20萬t,同比增長2.86%,占我國水產總量的79%。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如養殖水環境惡化、水產病害頻發等,造成了巨大損失,僅2021年由病害造成的漁業災情損失就高達20.88億元。漁病的成功防治是水產養殖實現高產穩產的重要保證。過去,大量使用抗生素對漁病防治效果顯著,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但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魚類產生耐藥性,水產品中殘留的抗生素進入人體,進而導致人體病原菌形成耐藥性。我國抗生素濫用現象嚴重,據相關報道2013年我國抗生素用量為16.2萬t,是全球用量的一半,其中獸用抗生素就占52%。為了水產養殖業持續發展,飼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已成為必然趨勢。抗生素替代品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中草藥、微生態制劑、生化制劑這3類成品是較為成熟的抗生素替代品。
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由單味中草藥或多種中草藥組合加工而成。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原料直接取自天然植物,治療水產動物疾病時,不易產生毒副作用和抗藥性。中草藥應用在水產養殖中可以起到誘食、提高免疫力、促進生長、保肝護膽等作用,常用的中草藥有黃岑、黃連、黃芪、陳皮、穿心蓮等。
SWOT分析法是由哈佛商學院安德魯斯教授提出,S是指內部優勢Strength、W是指內部劣勢Weakness、O是指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T是外部威脅Threatens的簡稱。SWOT分析法通過從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會與威脅2個方面、4個因素進行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企業競爭態勢,進一步發揮企業優勢、克服不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行業發展規劃提供依據。當前綠色養殖已成為倍受推崇的養殖模式,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針對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發展現狀進行梳理分析,結合分析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威脅制定相關發展策略,為新時代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可持續發展提供思考和借鑒之處。
1.1.1 市場認可度較高 我國在中藥研發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根基。我國利用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早在公元前就有記載,西漢劉安的《雅安字·萬畢術》中就有“麻葉肥豚法”,這里的麻子和鹽就是混飼,也可以理解為飼料添加劑。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伴隨飼料工業的發展蓬勃發展,1980年召開全國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學術討論會,首次公開從學術層面重視其發展。不久后,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宣布成立專門的中草藥天然飼料添加劑委員會。在此期間,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課題也被確定為國家“八五”重點攻關項目。學術鼓勵和國家倡導為以后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匯總發放全國水產養殖戶調查問卷得知,目前養殖戶對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市場認可度較高,有98.5%的養殖戶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使用過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使用年限超10年的占比為17.04%。由此可見,我國自古就對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有所研究,且養殖戶對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有很好的使用基礎,這為后期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1.2 行業基礎較為成熟 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2020年我國飼料行業總營收由7 418億元增至9 073億元,年均增長率4.1%。在飼料行業穩步發展基礎上研發生產綠色健康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就好比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無論是經驗還是資金都為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發展提供了支持。通過匯總發放全國飼料生產企業調查問卷顯示,有40%的企業生產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達到5~10年之久,長期的生產經驗為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目前我國除了從事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生產的大型企業(通威股份、利洋水產)外,還有一些小型飼料生產企業,如山西永濟市百靈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水產用中草藥產品研發公司。目前,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產品眾多,市場一片繁榮,表1展示了部分飼料公司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產品。

表1 部分公司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產品展示
1.2.1 加工工藝有待提升 加工工藝不同會直接導致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效果不同,如三黃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制備液不同造成藥效成分的損失率不同。在常壓濃縮干燥下,大黃酸甙和黃連堿的損失率分別為58.9%,48.4%,減壓濃縮干燥時,大黃酸甙和黃連堿的損失率為93.7%,88.0%,反滲透濃縮噴霧干燥時損失率僅為3.2%,6.3%。提取工藝不同會導致有效成分含量發生變化,甚至出現毒性物質。通過使用水提取物、60%醇提取物、60%醇-水提取物3種工藝對柴胡進行提取時發現,雖然使用60%乙醇-水提取工藝時,柴胡提取物皂苷a含量最高,但經過急性毒性試驗后發現其毒性最大。不合實際的加工工藝無法進一步萃取和純化活性成分,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營養作用和藥理作用,不但造成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而且還會導致產品性能不佳,直接影響產品效益。
1.2.2 專業人員有待擴充 專業人員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優秀的專業人員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在匯總發放全國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調查問卷過程中筆者發現,無論在企業生產研發方面還是銷售方面都面臨從業人員專業度不高的問題。通過匯總調查問卷得知因為研發水平不足限制企業發展占33.33%,研發水平不足是大多數企業生產的產品不能緊跟當下、貼合市場實際需要的原因。另外,目前大多企業對于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售宣傳費用占比低于5%,企業對營銷團隊不夠重視,造成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售宣傳不到位,養殖戶對產品性能不能全面掌握或使用不當,進而影響產品的選擇、使用及藥效發揮。
1.3.1 利于發展的政策支持 抗生素是應對細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有效藥物,抗生素在促進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同時,對人體健康潛在危害巨大。抗生素的危害:①耐藥菌株的產生。長期使用同一種抗生素會有藥效消退的現象,這是因為產生了耐藥性。耐藥性一旦產生就會出現藥品用量越大而藥效越差的現象,既增加了投入成本,又給疾病治療帶來困難。②藥物殘留進入人體,威脅人體健康。水產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抗生素主要通過食物鏈循環或排泄物進入土壤地下水等環境循環進入人體。進入人體的抗生素會改變正常菌群,導致耐藥菌的產生。耐藥性產生后,常規手術有可能會變成高危操作,患者死于手術并發感染的風險大大提高。③破壞微生態平衡。抗生素一旦進入水生環境,就會破壞浮游動物早期發育過程和浮游植物葉綠素合成,這些變化可能導致食物鏈發生變化并在生態系統各個層次產生影響。抗生素使用帶來最嚴重的后果是超級細菌的出現,造成某些疾病無藥可治的局面。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主要成分是植物提取物,其副作用相對來說非常小。中草藥具有藥用和營養雙重作用,中草藥是使用普及率最高成本最小的抗生素替代品(使用普及率達到81%),據相關數據報道2020年中國獸用抗菌藥物使用總量比2017年下降21.9%,下降趨勢初步形成。各國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應對藥物濫用帶來的社會經濟壓力,表2展示了國內外“無抗化”政策推進過程。在“無抗化”政策推動下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具有巨大優勢。

表2 國內外有關“無抗化”政策推進過程
1.3.2 潛力巨大的市場前景 隨著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飼料禁抗及水產投入品白名單推行,更多飼料公司抓住商機,老牌企業如江西中成人在2020年如期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截止2021年5月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量同比增長150%并呈持續上升勢頭。匯總發放全國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調查問卷得知,53.33%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在2015—2019年中草藥水產飼料添加劑銷售額呈遞增狀態。東南沿海某公司和華北某公司2016年—2020年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售情況見圖1。由圖1可知,2016—2020年期間2家公司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售額都處于直線上升階段。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未來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市場會更加蓬勃發展。

圖1 2016—2020年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售額
1.4.1 市場準入標準混亂且監管標準有待完善漁藥市場競爭關系自2005年強制實施獸藥GMP認證后發生徹底變化,市場競爭者分為通過GMP認證企業和未通過認證企業。雖然GMP認證對水產飼料行業進行了大洗牌、大變革,為漁藥生產規范發展提供了幫助,但也造成了市場的混亂。未通過獸藥GMP認證的企業為了占領市場份額以“非藥品”形式銷售水產動保產品,損害通過獸藥GMP認證企業利益。通過認證的企業為挽回市場,銷售部分“非藥品”,造成“非藥品”為主的水產動保產品市場迅速擴大,最終形成市場準入標準混亂的水產動保市場格局。相對混亂的水產動保市場也加重了監管部門壓力,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國家和省級獸醫藥政策管理部門掌握我國漁藥的申報審批、生產(GMP許可)、經營(GSP許可)等;地方漁政管理部門擁有對漁藥使用環節的監管職能。獸醫藥政策管理部門對市場很難全面了解,而漁業行政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缺乏對非藥物類動保產品監管依據,進一步導致中草藥水產動保市場混亂。
1.4.2 企業科研變現能力差且名優特產品少 通過匯總發放全國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調查問卷可知,市場上大多漁藥企業缺乏注冊新獸藥的積極性。一個新獸藥研發往往審批周期長、費用高。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種類繁多,南北養殖方式差異大,單一特效藥并不能有效應對各種病害情況,這就造成新漁藥銷售收入和研發投入不成正比,故最后漁藥企業沒有動力按照新獸藥程序進行水產新獸藥注冊。2008—2018年我國批準新獸藥共計532個,而水產新獸藥注冊僅有5個,所占比例還不到1%(0.94%),而完全進入市場有效防控病害的產品僅1~2個。
目前,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行業大多以生產保肝護膽和清熱解毒類產品為主,各飼料公司并沒有在各自明星產品基礎之上做大做強。水產養殖中,養殖戶更傾向于用高效的產品治療水產疾病。由于目前市場沒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標準,個別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隨意改動原配方導致產品質量下降、藥效不佳,進而降低了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在養殖戶心中地位。我國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眾多產品中缺乏高效低價、口碑過硬的名牌產品,這已嚴重阻礙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產業的持續發展。
基于上述SWOT分析可知,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發展問題主要在于加工工藝落后、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市場準入標準不清以及科研變現能力差和缺少名優特產品。因此,特提出以下針對性對策建議。
借助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基礎和長期經驗,依靠資金的大力支持,研發人員不斷深入研發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加工工藝。通過深入研發生產設備和加工工藝,提升產品藥效,進行精細化生產,在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根據水生動物消化原理,采取高效的提取方法,如細胞破壁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定向浸提技術和濃縮技術等,通過利用高超的技術對有效成分進行提取、純化,克服以往粉劑類產品用量大、見效慢、消化吸收率低等問題。
針對生產技術人員,要不斷提高其專業化水平,更新生產理念和經驗,以養殖生產市場需求為重點導向,可通過與高校科研合作和塘頭試點實踐等方式,促使科研成果盡快轉換成生產力。在銷售宣傳方面,組建專業團隊學習運用新媒體對產品進行包裝銷售。除重視傳統批發營銷外,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銷售可以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方式,共同開拓產品市場。線上渠道:利用媒體網絡進行宣傳推廣,如直播、短視頻等開展促銷活動,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加大微信公眾號推廣,通過公眾號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企業產品。線下渠道:參加水產養殖采購會暨技術交流會等學術會議,充分利用好水產飼料博覽會等產品銷售交流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行業持續發展,除了制定行業標準,規范各漁藥飼料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明確市場準入標準,也要通過制定政策規范漁業監管部門。監管部門要嚴格遵循法律法規、理清各部門職責、加強溝通、提高協作能力、加大執法力度、嚴格依法辦事對違法現象嚴懲不貸。各部門要共同把好GMP認證大關,抓好“藥品”和“非藥品”區分標準。管理GMP認證的國家或省級獸醫藥政管理部門和管理漁藥使用職能的地方漁政管理部門通過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及時學習更新知識儲備,做到在執法過程中有法可依。漁業監管部門要對漁藥生產、銷售、使用各個環節進行追蹤監管,積極鼓勵生產企業產品入網,進一步完善獸藥二維碼追溯監管制度,確保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大力扶持一批符合市場需求且已經研制成功的科研成果,通過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的聯合,對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新藥,在技術檢驗和資金補貼方面給予支持。產品在分階段推廣的基礎之上不斷完善相關數據,最終做到分批分重點完成審批,加快企業科研變現能力。飼料生產企業也要從追求產量向追求質量轉變,以高品質促進高價值,高價值實現高回報,真正做到強基礎,賣好藥。促進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名優特產品的發展,在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品牌建設上努力做好品牌定位、品牌推廣、品牌維護、品牌創新,通過提升企業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品牌的知名度,最終增加產品的市場份額。
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憑借其獨特優勢廣泛應用于水產養殖中。目前,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應用處于上升期,對促進水產養殖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雖然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行業憑借悠久的發展歷史、市場認可度較高、行業較為成熟等優勢,搭乘政策扶持的快車發展規模仍不斷壯大。
筆者對水產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行業發展抱有信心,相信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之上,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定能迎來更加蓬勃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