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佳,曹紅京,李 寧
(1.北京市隆福醫院乳腺外科,北京,100010;2.北京市隆福醫院護理部,北京,100010)
乳腺癌是目前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女性惡性腫瘤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1]。乳腺癌易發生遠處轉移,術后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患者化療過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并可因此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影響化療[2-3];此外,由于術后化療周期較長,且化療藥物多由于刺激性強,一旦發生滲漏治療不及時就會引起周圍組織損傷壞死。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為患者提供一條有效的化療藥物治療及長期靜脈輸液的靜脈通路,避免化療患者血管損傷,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4-5]。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模式,對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具有積極作用[6-7]。本研究探討PDCA循環質量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管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醫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其他重要器官受損嚴重者;②精神意識障礙,交流不暢患者;③患有傳染性疾病者。根據入組的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7~66歲,平均(44.34±5.5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38~67歲,平均(45.52±5.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會審批,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相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和PICC置管維護。護理人員完善化療前準備工作,及時開展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化療優勢、所用藥物、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PICC置管的優缺點等,解答患者疑問。穿刺置管操作前,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穿刺和輸液過程中盡量避免肢體活動;穿刺前做好外周血管評估,穿刺置管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穿刺點采取適當的壓迫處理,妥善固定導管,防止滑脫;置管24 h內避免穿刺側肢體劇烈,置管1~3 d內避免過多彎曲肘部;每周進行1次管路維護,平時加強穿刺部位觀察;換藥后,可以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對穿刺部位進行沖洗,避免出現導管阻塞的現象。
觀察組實施基于PDCA循環模式的PICC置管維護和管理。①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對護理人員進行PICC置管培訓,強化護理人員對PICC置管相關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認知,總結經驗,根據疾病和患者個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②按照方案實施護理:在常規導管維護的基礎上,加強對導管和置管部位進行檢查;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分析原因并提出對策。③提升護理質量:科室負責人定期進行隨訪,對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通過晨會、周會議等匯總反饋意見。④整體評價:運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總結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護理計劃,提升專科護理質量。
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穿刺口感染、導管堵塞以及發熱反應等。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來評估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其中問卷總分為100分,≤60分表示不依從,61~80分表示一般依從,≥81分表示依從。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來評估患者的滿意度,問卷總分為100分,≤6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61~80分表示一般滿意,≥81分表示滿意。
采用SPSS 21.0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穿刺口感染、導管堵塞和發熱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其中導管堵發生率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PICC置管具有保留時間長的特點,且可以將藥物直接輸送至中心靜脈,有效減輕藥液對患者靜脈的刺激,降低了血管損傷的發生風險[8-10]。對于需進行PICC置管化療的患者,導管相關的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繼續治療的決心,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11]。因此,治療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減少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對確保后續治療和改善治療期間患者生活質量是有積極意義的。相關研究[12-13]提示,提升護理人員PICC導管維護和導管相關并發癥預防知識水平,有助于其在臨床實踐中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提升其治療效果的同時也能降低導管相關并發癥或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運用PDCA循環模式指導PICC置管維護和護理工作,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總結出現的問題,分析潛在原因并制定對策,從而優化護理方案,提升專科護理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穿刺口感染、導管堵塞和發熱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其中導管堵塞發生率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評價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運用PDCA循環模式提升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維護和管理質量,能降低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此外,PD?CA循環模式注重護士病情觀察評估能力、緊急干預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培訓質量,提升護士工作主動性,增加護士實操信心。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
開放評審
專欄主編點評:該論文內容思路清晰,路徑明確,通過對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應用PDCA護理模式,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分析問題根源,總結經驗,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滿意度,提升護理質量。建議之后進一步擴大樣本數量,進行總結分析,有利于PDCA護理模式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