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陳小軍
□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信息中心 唐碧雅
近年來,江山市緊緊圍繞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建設的總體要求,努力完善耕地保護和開發機制,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多舉措、高質量推進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推動永久基本農田“小田”變“大田”,規模化種植糧食作物,有效解決了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和“碎片化”問題。2021 年以來,全市共啟動實施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4 個,連片整治基本農田總面積達20350 畝,全面提升項目區耕地質量,夯實了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基礎,在助推鄉村振興、促進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作,明確將這項工作納入土地整治行列進行管理。為保障工作的順利推進,江山市建立2021 年土地整治“1358”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常務副市長擔任常務副組長,各掛帥市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市委辦、市府辦、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業、水利、財政、環境保護、審計等15 個部門和19 個鄉鎮(街道)主要領導,日常事務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牽頭組織協調處理,并成立市領導掛帥專班督戰。
同時,江山市強調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是提升耕地質量、保障農民權益、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要求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要工作來抓,嚴格實行問責制和限時辦結制,防止發生推諉扯皮、耽誤工作等情況。要求堅持按照“因地制宜、宜整則整、宜墾則墾”的原則,在各個環節必須合法合規、真實精準,嚴防出現虛假謊報現象。因工作不力引起群訪、集訪等事件造成重大損失和不良后果的,將追究相關負責人的紀律或法律責任。此外,還把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對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年終考核重點內容之一,與干部獎金相掛鉤。
江山市圍繞集中連片整治“萬畝方、千畝方”項目工程建設進行謀篇布局,邀請相關技術團隊,根據最新的“三調”現狀底圖和墾造耕地潛力圖“兩張圖”,對全市19個鄉鎮(街道)逐個、逐區塊進行分析研判,對比出最優的擬建“萬畝方、千畝方、百畝方”選址范圍和實施路徑,按照先易后難,輕重緩急,制定五年實施計劃,明確實施方向、列明整治清單、劃定作戰范圍,為整治工作提供直觀明了的工作導向。在此基礎上,科學謀劃、細化近期亟需實施的“萬畝方、千畝方”可行性報告和規劃設計預算方案,在充分考慮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區的路渠配套、擬墾水田區塊供水水源及供水設施等問題上,真正做到了集思廣益。
在申請項目立項初審時,江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組織農業農村、林業、水利、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對擬立項項目進行實地踏勘、組織評估,并出具聯審意見,確保項目可行性。在準備上報市政府審批立項前,該局再次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對擬立項項目進行實地踏勘,會同鄉鎮(街道)、行政村,對項目可行性報告、工程設計及投資預算方案進行充分論證,修改完善后,才上報政府立項。同時,江山市還嚴格例行“一周一督察”制度,做到發現問題現場整改,如上余鎮萬畝方項目為確定路渠設計、田塊方向、耕地恢復最優方案,先后召開6 次現場會,在擬定的多個方案中找到“最優解”。
為充分發揮鄉鎮(街道)、行政村積極性,2021 年上半年以來,江山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出臺了多個激勵政策。
一是修訂完善了《江山市土地整治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了對土地整治項目的投資和鎮村補助獎勵力度。其中,墾造耕地和旱改水項目從原來的分別為6.8 萬元/畝和5.8 萬元/畝提高到現在的10萬元/畝和8.5 萬元/畝、建設用地復墾項目從原來的10 萬元/畝提高到現在的20 萬元/畝,特別是明確規定增加的10 萬元/畝是對村級專項補助資金(含村級工作經費),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區中的新墾造耕地和建設用地復墾區塊視同享受上述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大大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極大地提高了村干部參與項目建設的工作積極性。
二是針對群眾關注度高的幾個方面,出臺了《江山市耕地“非糧化”整治和拋荒耕地復耕復種專項政策》。明確“非糧化”補助標準及復耕政策,清表補助最低不少于3500 元/畝,翻耕及種植費按照耕地種植面積1000 元/畝進行補助,充分激發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針對在項目實施中發現原水利設施老舊及灌排不暢,導致連片流轉困難等問題,出臺了《江山市千畝方萬畝方實施細則》。明確配套設施基礎建設資金市級畝均投入不少于1000 元/畝,加大對水利等設施的投入,并按照經濟、社會、生態“三位一體”的原則,因地制宜構建生態溝渠、道路和塘堰濕地系統,改善農田生態環境,資金列入土地整治專項資金中保障,既完善了水利設施提升耕地質量,又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政策實施過程中,群眾支持度及滿意率高。
▲江山市上余鎮五程、四都鎮金山萬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
為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高質量推進和順利通過驗收入庫,江山市嚴把“項目選址關、項目規劃設計關、項目招投標關、項目管理關、項目驗收關、項目資金審計關”等六道關口。在項目選址上,要求各鄉鎮(街道)廣泛征求村、隊、農戶意見,并形成決議,從而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項目規劃設計上,要求設計單位做到細心調查,尊重民意合理布局、精心設計;在項目工程招投標上,全市所有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發包都按規定進入市、鄉鎮(街道)招投標平臺,通過相關網站等發布公告,杜絕人為干擾、暗箱操作;項目管理上,對參與項目建設、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縣有關規定執行;在項目驗收上,嚴格按照土地整治項目驗收程序規定的相關職責、標準及驗收程序執行,對存在劣質工程的項目不能通過初驗的,江山市級堅決不予通過驗收;在項目資金審計上,為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程序有關規定和合同約定撥付相關款項,工程完工后,按規定上報審計部門審計。
為了使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盡早發揮效益,全市上下未雨綢繆,精心組織。在項目立項前,必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并經過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上報立項實施。同時,制定好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建設后新增耕地區塊的分配方案或土地流轉方案,一旦工程完工,及時將耕地分配到戶或完成土地流轉,做到無縫對接。此外,政府還連續五年出資購買有機肥配送給項目區中新墾造耕地區塊的種植主體,用于培育地力,提高耕地質量。由于措施得力,各方面管理到位,項目效益發揮明顯,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鄉鎮、村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
江山市既算好“民生賬”,又算好“經濟賬”,為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可持續推廣運作,2021 年以來立項實施的土地整治和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全部由市政府下屬國有企業——江山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負責前期融資和后期管護,確保新墾耕地項目長期、有效、穩定。國資對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中的新墾造耕地區塊前5 年后續管護進行兜底,按照每畝不低于2000 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從而保障項目流轉和種植。
從“滿天星”到“萬畝方、千畝方”,江山市高質量推進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全面提升項目區耕地質量,夯實了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基礎,在助推鄉村振興、促進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6 月,江山市榮獲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勵通報1 次,并獲得2022 年100 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