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維 張瀚文 劉 前
(中建七局總承包有限公司華中經理部,湖北 武漢 430000)
近年來,高層建筑在當代社會越發常見,在高層建筑中涉及諸多技術工藝,其中鋁模板技術工藝便是其中之一。鋁模板工藝能夠縮短施工周期,然而在鋁模板施工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時出現氣泡、蜂窩等現象,導致混凝土外觀不良,嚴重降低毛坯的交付成功率。本文探討混凝土鋁模板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以減少氣泡的發生,提高毛坯交付的成功率。
鋁合金模板也可稱之為混凝土工程鋁合金模板,是除膠合板模板、復合鋼模板、鋼框架膠合板系統、大型模板系統外的以鋁合金型材為主要材料,采用機械加工和焊接,適用于混凝土工程,采用50mm模塊,采用面板、肋骨、主型材、平面模板、角模板、早期接頭裝置。鋁模板工藝既屬于一種技術上的創新,也是預制混凝土技術的驅動力,更是建筑產業化的體現[1]。
隨著我國高層建筑規模的加大,社會大眾越發關注建筑質量,促使建筑企業將施工技術作為發展重點。在諸多技術工藝中,鋁模板工藝具備諸多應用優勢,將其應用于混凝土施工中,能夠從根本實現綠色、高效等目標,而且該工藝在長時間的應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可有效節省建材和勞動力,還能在減少建設成本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設效益。同時,與傳統的木制模板相比,鋁模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密度小、承載能力高,使得在實際裝配過程中能夠快速組裝成型,可組合裝配,自身承載能力和互換性較好,且界面狹小,便于工程的整體順利完成[2]。
本項目為武漢市青山區建設四路與富順街交匯處新建住宅、商業及公園綠地項目(融創臨江府)第一標段,為商住一體化單元項目;工程總建筑面積342781.23m2,其中我公司承建的第一標段3#、7#、8#、9#、10#、11#樓、地下車庫及商業輔助建筑面積約為19萬m2。

表1 項目建筑信息

表2 主樓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
3#樓、7#樓、8#樓、9#樓、10#樓、11#樓的標準層主要采用工具式鋼管柱早拆支撐系統——鋁合金模板。3#樓鋁模板施工范圍:3~33層結構面;7#樓鋁模板施工范圍:3~33層結構面;8#樓鋁模板施工范圍:3層墻柱~33層結構面;9#樓鋁模板施工范圍:3層墻柱~31層結構面;10#樓鋁模板施工范圍:3層墻柱~30層結構面;11#樓鋁模板施工范圍:3層至34層結構面。標準層高度為3m,結構形式變化較小。標準層有懸挑陽臺、懸挑板和懸挑線。混凝土澆筑采用布料器施工,剪力墻與梁板一起澆筑。采用升降腳手架,爬升裝置自行預留機位孔。禁止在鋁模板上開孔,避免預留孔對建筑質量造成影響。
300mm在墻體砌體架內,如果采用木模進行單模制造,加固難度較大,一般都是進行二次施工。而鋁模板工藝的實踐過程較為方便,只需要對主體結構一次性制造,對其進行加固時難度較低[3]。
在開展下掛梁施工時,應精準控制下掛梁與窗框之間的高度,通常應控制為500mm以內,窗孔區域梁至窗框,通過鋁模型進行一次施工。如果兩邊都是磚墻,懸梁高度超過500mm,或者板下有梁,那么鋁模的施工難度較大,采用二次結構。
在鋁模板施工中降板吊模與以往工藝不同,能夠轉變傳統螺絲加固的方式,通過外懸支架方式,避免在建筑內部打孔。
混凝土逆翻邊懸掛模,在木模施工中有效避免用于緊固拉螺釘和鋼絲,但其中存在滲水風險,鋁模用于緊固角鐵懸掛模,采用銷釘連接的方式,施工高效快捷[4]。
在針對高層建筑中的窗臺、漂流窗、外梁等部位展開施工時,在制作鋁模具時,可根據預留滴水線的位置,預先安裝鋁滴,使混凝土鋪設后,滴水線可與結構一起形成。
按照窗戶和板材的條件和尺寸,當窗戶企口與固定片處于安裝位置時,鋁模具會加深,在外部窗體板材和窗框固定板澆筑完成后,混凝土會在結構形成后逐漸成型。
①在使用內置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必須進行“快速拉拔”,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1.5倍,即振搗器的作用半徑為300mm~400mm。振動器與模板之間的距離應至少為300mm,并應注意不要與鋼筋和預埋件發生碰撞。為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在上部振搗時,插入下一層混凝土不小于500mm,在下一層混凝土開始凝固之前,可以針對混凝土振動層進行振動操作,操作時間取決于混凝土表層的凝固狀況,如表層沒有沉積物、氣泡,通常振動時間應控制為25s左右,禁止產生欠振搗或超振搗,以免對混凝土結構造成劇烈沖擊;②混凝土澆筑應分層振搗,每次澆筑高度不應超過振搗器長度的1.25倍,即不超過500mm;在鋪設混凝土時,插入至少50mm的混凝土層,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卸料過程中應科學設置卸料點,平均每面墻應設置兩個卸料點,避免移動窗模板;③在鋪設混凝土時,應確保振搗器的沉降深度,還必須保證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和鋼筋的正確排列。不得加熱鋼筋,移動預埋件,保持孔的原位,應及時糾正此類偏差,特別注意垂直結構保護層和面板負彎矩段的位置[5]。
在建筑企業和施工單位實際施工過程中,鋁模板施工技術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中。但在施工過程中若想切實發揮鋁模板工藝優勢,相關施工單位和人員應充分掌握鋁模板的技術要素和生產順序,以確保施工效率。一般來說,若施工單位需要同時開展大面積施工,應當提前確定鋁模板的施工工序。施工的基本順序為:結構找平后,刷隔離板模板,在初步準備工作完成后,可以開始后續的鋪設工作,然后安裝,可以進行模板墻的定位和校正。待確定模板位置后,便可針對鋁模板開展后續的安裝操作,安裝過程中,有關施工人員應注意垂直鋼支架的安裝和隔墻的固定,并調整地板模板的高度。
根據施工圖制作鋁型材模板并編號;新處理的鋁板模板進入現場后,應根據建筑物位置和施工順序放置。儲存鋁模板時,必須有序排列,待第一張鋁模板儲存成功后,再對下一張鋁模板進行儲存操作。同時,所有進口連接鋁墻模等結構及專用工具均應存放在倉庫中,安裝鋁模板后,避免周圍用具對鋁模板造成質量影響。墻面鋁模板安裝前,應清洗鋁模板的表層與四周,并均勻涂抹適量的脫色劑。在帶鋼筋的墻體中,應根據剪力墻厚度及保護層厚度,確定鋁模板厚度,安裝鋼筋時,墻體間距應控制為1000mm~1500mm,此過程直接影響墻體表面的垂直性,需進行專門檢查[6]。
在鋁模板正式裝配作業前,施工人員必須在相應的安裝位置準確測量混凝土板的高度,整個測量過程中,將測量結果與設計標高進行比較,當測量結果比墻線高80mm時,施工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調整;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膠合板等材料,使其與設計水平相匹配。混凝土鋪設工程完成后,要開始水平放樣,如果水平面達不到要求,會使結構和中心線誤差過大,達不到垂直標準要求。
根據施工圖及線路布置確定軸線、邊線及控制線,在布置線路時,必須保證放線精度和具體線路,以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安裝墻軸線,應根據墻軸線的控制位置,在墻軸線外500mm處露出相應的控制線,作為墻的垂直定位線。鋁模板外側與鋁模板控制線平行,鋁墻板模板允許誤差不超過1mm。線路完工后,應再次復核出口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按出口平面圖要求進行測量,及時分析每次出口檢查的數據,避免操作失誤,確保線路的準確性,為后續施工鋪路,提高整體工程質量。
在安裝模板時,當外墻發生偏差時,施工人員必須按照安裝標準和要求調整位置。在整體模板結構中,梁起到模板支撐的作用,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結構中的作用,安裝時應遵守相應的安裝規則。根據要求安裝橫梁模板時,將鋁模板按橫梁方向安裝在橫梁頂部,從而拆除后續支撐鋼管,有效地發揮其在結構底部的保護功能。專業施工人員選擇合適的支撐鋼管,并將模板安裝在轉角處,將其提升到一定位置。在安裝第一個模板單元時,必須將每個排連接到墻體的側梁和支撐梁,并安裝第二個單元以有效地連接到單元一的模板,嚴禁第二個單元直接連接到橫梁[7]。
拆除墻體模板時,應注意天氣情況,一般在正常天氣條件下進行相關工作,拆除時間通常為澆筑24h以后。但在拆卸頂部模板時,必須考慮設施的特點,一般在36h后進行。實際拆除時,有關人員必須按一定順序進行相關工作。拆除橫梁后,依次拆除連接桿、銷、楔、地基。在整個拆除過程中,施工單位還需要制定相應的拆除制度,尤其是監督制度,并組織相關人員針對拆除過程展開全方位檢查,確保鋁模板拆除過程符合相關標準。
預先裝配好的模板要有存放場地,場地要平整,保證模板處于平整狀態,并用木材進行支撐,以防止變形。不應將散落的模板和零件放在包裝或組模板上。轉移模板時,防止碰撞,防止模板變形,拆除必須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嚴禁強制拆解。提升模板時,塔架指揮官必須到位。鋪設樓板時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施工人員才可以對其進行移動操作,但在此過程不得出現任何沖擊,墻壁、柱角、樓梯等部位應覆蓋細長的木制或硬塑料帶,降低模板與四周的磕碰概率,最后將完整的支架立在底部的端梁上。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層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加,新材料和新建筑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采用鋁模板工藝可以提高施工質量,縮短施工時間;在有效降低建筑成本的同時,切實強化現代建筑的整體質量,滿足不斷增長的建筑需求,從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切實提高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