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時候,去博物館、美術館是最有意思的內容。旅游是沒有門檻的,但是博物館是有門檻的。除了感受生活美學,其歷史內涵、文化內涵往往會更有價值。要知道文明和藝術并不是進化的,不是從低到高、從劣到優的,它們時常是交替反復的、在時空中時而連接時而分岔,也許整個人類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開放得多。

去泰國從曼谷新國際機場一出來,遠遠就看見數十米高的三頭龐然巨象,它們是用重達250噸純銅精雕而成的,這就是“三象神博物館”。博物館據說是一位華裔商人歷時十年才建成,里面所有的歷史文物及藝術品都是個人收藏。他在保存泰國歷史文物的同時,也希望呈現東方人的宇宙觀。之所以以三象神為主體外觀,是因為在泰國民間故事中,三象神是婆羅門教里的天神坐騎,任何妖魔鬼怪都不敵其威力,這在博物館主人看來,是泰國民間文化的精髓,所以以此為外觀建了這個博物館。而人們也確信它相當靈驗,因此這里每天都有無數民眾前來膜拜。

博物館內大殿的天花板是西方彩繪玻璃搭配世界地圖和十二宮圖,優美的神跡畫和四支梁柱均描述宗教故事和世界和平的真實含義。粉紅色的雕梁畫柱,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并沒有什么深厚底蘊,反而成了網紅打卡地。
泰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度,它的博物館讓人炫目而顯得膚淺。而博物館真正的力量在于,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文明之間的碰撞、對話。展品背后是廣闊復雜的歷史經緯所留下的意外,無論殘缺不全,還是斑駁陸離,都會在生命循環中標記著人類不斷積累的經驗,有嘗試、有掙扎、有努力、有妥協,但走過的每一步都不會沒有意義。

博物館的最大的意義在于,我們對博物館的需求是一種高層次的東西,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也不僅僅是審美愉悅,而是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與探索這個世界。同時,也認知到自己的渺小。
當去博物館成為日常,不斷在歷史和現實之間游走,就會知道生活除了環顧四周確實有詩和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