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隊廣靈縣大隊,山西大同 037000)
商業綜合體是當下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類建筑,本身涉及復雜的功能和多樣化的業態,涵蓋了餐飲、休閑、購物與娛樂等眾多活動。雖然商業綜合體本身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一種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自身的體量、人員流動性和空間劃分情況,使得其內部人員流動密集,增加了火災防控工作的難度。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控商業綜合體火災值得深入討論。
(1)建筑空間復雜,人員疏散的難度大。商業綜合體本身涵蓋了餐飲、休閑與娛樂等眾多功能,所以是由不同種類功能空間共同構成的,使得內部空間呈現為復雜多變特征,尤其是部分商家為了自己的經營需求而對內部原有防火分區進行了重新改變,尤其是內部商家懸掛的促銷條幅或者其他裝飾材料本身具有易燃性。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加劇內部火勢的快速蔓延。與此同時,內部人員構成也非常復雜,因為他們有的參與餐飲活動,有的參與購物活動等,加之各自的消防安全素質也有所不同,所以這種密集的人流大大增加了人員疏散的難度,非常容易造成人員恐慌等情緒問題[1]。(2)火災負荷較大。商業綜合體相較于一般建筑具有更大的高度,并且內部商家多會采用各種各樣的裝修,但是所用的裝修裝飾材料本身多是可燃的,這種情況會使得相應火災負荷相對較大。(3)整體體量較大,排煙難度也比較大。該種建筑的中庭一般會貫通上部分和下部分,同時地上空間涉及比較大的跨度且處于密閉狀態,這就造成了其內部具有比較差的排煙條件,甚至部分外窗直接被商家的廣告牌、電子屏等遮擋,已經無法滿足自然排煙需求[2]。(4)內部消防設施具有比較大的故障率,消防功能無法按照預期發揮。商業綜合體內部的空間大,所設置的消防設施也比較多,但是卻缺乏必要的維護及管理人員,以至于使得許多消防設備或設施存在故障問題之后也無法及時得到有效維護,進而會對它們后續的順利使用帶來不利影響。
在防控商業綜合體火災事故的過程中,由于“人因”是誘發火災事故的一個關鍵因素,主要表現為內部商家普遍缺乏安全用火和防火的意識,以至于無法妥善開展各項防火工作。這就需要切實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保證可以切實增強全體商場主體的消防意識與責任感[3]。
首先,商業綜合體的相關商家要在日常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妥善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堅定不移地樹立與貫徹“自查、自查、自負”的防火理念。尤其是要從思想層面上對消防安全工作形成正確認知,并在此基礎上要科學構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地評估及分析商業綜合體局部與整體層面的消防現況,以及構建消防安全績效考評機制與消防責任倒逼機制來規范及約束全體商家主體的消防安全意識。其次,要定期組織全體員工開展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活動,強化商家單位內部的消防能力建設,同時還要注意科學構建一些微型消防站,樹立主動型消防安全管理理念,保證可以借助這種教育及培訓活動來持續提高全體商家隊伍的消防安全防控水平。
對商業綜合體而言,一般多在各個城市中扮演著地標性角色,加強它們的消防安全設計對塑造良好城市形象,降低火災事故發生概率等有很大幫助。在建設商業綜合體之前,設計方、環保規劃部門、城市規劃部門、消防機構等多部門彼此要開展協商會審活動,對現行的國家標準與規范來開展消防安全設計工作與施工工作。特別是針對電影院、KTV等人員比較密集的區域要結合消防安全設計要求與規范等,科學設置獨立性疏散樓梯來改善人員疏散的能力。針對餐飲場所要對燃氣管道進行合理布置,并且保證它們同周邊區域防火分隔要求保持一致,以及合理布置商業店鋪。針對內部裝飾裝修所用的各種材料都要保證它們有良好的抗燃性或不燃性,保證滿足防火設計規范。消防機構要嚴格管控商業綜合體的設計方案以及消防設備與設施的質量,保證可以從源頭上對火災隱患進行扼殺。針對逃生與疏散通道設計,要保證其面積、數量等設計的合理性,不能夠為了對內部商業用空間進行增加而對公共消防空間面積或者逃生通道區域面積進行縮小[4]。此外,在消防竣工驗收環節當中,可以指派專門消防機構參與到消防安全質量檢測活動中來,對不同火災場景下各種設計的消防設備與設施本身的完好性進行模擬測試,避免最終設計完成的商業綜合體本身不具備“防火性”。
為了有效防范商業綜合體的火災隱患,以及降低火災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就必須要立足于整體視角來構建及實施一套完善的消防安全評估制度,以此來定期、定性地評估及分析建筑結構、周邊環境、設施設備、人員等相關情況[5]。
首先,明確內部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發生情況,保證可以對潛在的這些火災隱患進行及時整改,同時要懂得督促相關后勤單位或部門配備完備的消防安全設施與設備等,保證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其次,要推動當地的政府部門、公眾等對商業綜合體的現階段消防安全情況進行有效評估及分析,保證可以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及管理,配合恰當火災事故風險防控措施實施,力求可以更好地防控這些潛在的火災安全事故。再次,各地區的公安部門和消防機構等也要結合火災危險等級的不同來做好消防安全評估工作,保證可以督促內部全體業主單位一同參與到消防安全評估及監督活動當中,針對實際的火災事故發生情況來構建切實可行的滅火救援預案,保證可以借此來提高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針對性采取切實可行的火災事故應對方案,保證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火災事故可能帶來的損失。最后,要注意科學構建消防安全等級評估制度,期間需要充分參考國外一些先進的消防保險機制與模式等,構建契合商業綜合體實際情況的消防安全等級評估制度,以及開展動態化消防安全工作監管與評估工作,深入剖析內部消防安全的各種相關的因素,構建以消防管理、火源管控、安全疏散等為一體的消防安全評估機制,配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而評估機制來評估分析實際的消防情況,借此來更好地提高消防安全管控效果。
商業綜合體本身相較于一般建筑具有更高的消防安全要求,同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難度也比較大,但是相關的“入場者”也比較多,為了有效規范及約束商業綜合體內部相關主體的行為,增強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可以從管控消防市場“入局者”出發,科學建立與健全面向于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信用體系。根據消防機構在監督及檢查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過程中所發現的各種消防安全隱患與問題,以及相關單位對消防安全問題整改實際情況,密切聯系社會大眾對相應單位的消防安全隱患舉報或曝光等方面的信息,緊密聯系有關消防方面的法規和法律,定期構建與實施消防安全信用等級評估機制,之后針對不同的級別制定切實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案。與此同時,要注意有機融合社會其他信用體系和消防安全信用,如針對那些信用等級比較高的單位可以在社會公共服務、隱含借貸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政策支持,而針對那些消防安全信用等級相對較低的單位,則可以由各大媒體、電視臺等來進行公開曝光,并且在社會公共服務、銀行借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限制,尤其是要嚴厲懲罰那些造成嚴重火災安全事故的“入局者”在這種面向于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信用體系支持下,為了避免自己的誠信度出現降低的變化,它們會更加主動地對自身的消防安全情況進行密切關注,以及對各種類型的消防設備和設施進行完善等,尤其是要注意切實可能地增強相關責任主體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積極整改已經出現的各種火災安全事故,保證可以借助這種舉措來在全社會范圍內構建一個消防安全環境。
為了進一步提高火災防控效果,還需要立足于整體視角,對火災防控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持續性優化及改進,保證更好地提高火災防控效果,具體工作策略如下[6]:
(1)要注意構建良好的消防防控環境,如要保證商業綜合體內部疏散通道保持暢通性,同時還要注意保證消防供水的充足性。(2)要注意做好商業綜合體內部消防設備的運維管理工作,包括對防火門、應急照明、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等進行優化及改進,包括對相關設備的運維管理、保養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保證這些消防設備可以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況,使它們真正地支撐滅火或防火活動順利開展。(3)要對火災防控管理體系進行構建及健全,包括針對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工作的各項工作制定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崗位操作規程、消防管理制度、獎懲制度等,保證可以借助這些多樣化的管理制度來對相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規范及約束。
科學技術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第一生產力,加強云計算、大數據等全新技術在消防安全管理領域中的應用,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對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也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當下的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過程中也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智慧消防”建設進程,具體要點如下[7]:
(1)收集及運用消防數據,夯實“智能消防”建設基礎。在推進智能消防應用于商業綜合體的防控火災領域期間,需要保證的是借助各種各樣的先進技術與手段來收集及應用消防數據。因為智慧消防建設建立在海量消防數據基礎上,通過有效先進數字化技術對消防數據進行搜集及應用,實現智能防火與巡查等功能。比如,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使智慧消防高效地收集及存儲有關的數據與信息,配合消防基礎數據庫構建和消防監督管控系統支持,實現高效統計火災損失或者調查火災事故等多樣化的功能,尤其是借助消防監控系統的支持可以實現遠程監督與控制功能。(2)強化自動化火災預警功能建設。基于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領域中智慧預警功能的融入,在對消防監管數據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將各行各業的消防業務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及處理,保證借助這種信息化管理功能來提高消防預警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特別是在以城市或社區為單位來構建涵蓋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火災危險源區域、人員密集區域等在內的一個消防管理數據庫,保證借助這種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來推進火災預警自動化功能建設,以此動態化監督與管理商業綜合體的火災隱患。與此同時,基于智慧消防建設可以在大數據平臺支持下提高消防防控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保證針對重點消防管理區域、火災高發區域等構建針對性的電子化動態圖,配合信息的自動采集、剖析及運用功能構建,在短時間內快速、高效地處理這些有價值的火災疫情數據,確保商業綜合體的火災防控決策制定更加合理、更加高效。(3)推進精細化的火災防控管理建設進程。當下大數據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其在數據挖掘及分析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通過在火災防控管理領域有效地融合大數據分析技術,顯著提高火災防控方面數據的分析效果,保證相應的火災防控工作可以向精細化方向轉變。比如,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高效地分析相應區域的歷史資料,有效地防控與管理重點火災防控區域的火災險情,并且需要對火災發生的空間與時間規律進行剖析,之后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火災防控方案。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同樣可以對火災預報系統進行合理修正,保證其可以對商業綜合體內部各個商鋪以及局部餐飲區域等進行重點火災防控,就可以實現自動化采集、處理相關的商業綜合體火災方面的數據。
商業綜合體本身伴有比較大的火災發生概率,但是相應的消防防控工作難度比較大,同時誘發火災事故的因素眾多。在對其開展火災防控工作期間,要注意從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出發,注重加強整體消防安全設計,完善消防安全評估制度,建立消防安全信用體系,優化整個火災防控生態和強化“智慧消防”建設,力求全面提高火災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