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實施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貿易效應

2022-08-16 02:08:14曹芳芳李先德
中國流通經濟 2022年8期
關鍵詞:效應措施

曹芳芳,羅 屹,李先德

(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北京市 100081;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成本調查中心,北京市 100045)

一、引言

2015/2016年度至2020/2021年度,中國對大麥的進口需求量較大且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大麥年均進口量超過755 萬噸,2020/2021年度進口量更是攀升至1 204.9 萬噸的歷史高位,進口依存度高達83.82%①[1]。而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數據,在中國的各大麥進口來源國中,澳大利亞一直是占比最高的進口來源國,從2011年起自澳大利亞進口的大麥占比通常在60%以上。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并生效后,由于澳大利亞大麥在中國市場享受零關稅政策,再加之澳大利亞對大麥實行低價傾銷策略,中國大麥產業發展受到沖擊和打壓,中國大麥生產規模嚴重萎縮。相比于2014年,2018年中國大麥生產面積和產量分別下降了12.36%和5.36%,平均每畝虧損額增加了58.08%②。為保護中國大麥產業良性運行,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大麥產業分別于2018年10月9日和10月29日正式向中國商務部提交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申請。中國商務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的規定,分別于2018年11月19日 和12月21日發布2018年第89 號和第99 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立案調查③。2020年5月18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14 號公告《關于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的公告》和第15號公告《關于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補貼調查最終裁定的公告》,認定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且傾銷和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中國大麥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裁定從2020年5月19日起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征收73.6%的反傾銷稅和6.9%的反補貼稅,總計稅率80.5%,實施期限自2020年5月19日起5年。中國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簡稱“中對澳”)采取反傾銷反補貼(簡稱“‘雙反’”)措施對中國大麥進口格局和中國大麥產業具有何種影響,對各大麥進口來源國的貿易轉移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有多大,對此,目前尚無相關研究。

因此,本研究將構建關于貿易救濟措施的貿易效應理論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利用2015—2021年中國海關大麥進口月度數據和LA-AIDS模型實證分析中對澳“雙反”措施對第三方市場的貿易效應,進而從產業角度評估“雙反”措施對中國大麥進口格局和中國大麥產業的影響,相關結論可為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市場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我國大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依據與政策啟示。

二、文獻綜述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法律允許的非關稅壁壘中,反傾銷反補貼這類貿易救濟措施因可操作性強、實施條件相對寬松、可用以保護本國產業免遭國外傾銷產品損害而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其實施形式往往是加征反傾銷反補貼關稅[2-3]。學界研究表明,貿易救濟措施可能會產生四種貿易效應:一是最直接的貿易限制效應,如貿易救濟關稅往往能減少被征稅國家產品的出口,也稱貿易損害效應。早期研究發現征收反傾銷稅可給貿易雙方造成約1/4 至1/3 的貿易損害[4],近期研究發現美國反傾銷措施對貿易產生了50%以上的損害[5]。二是貿易轉移效應,如貿易救濟關稅的增加會導致國內市場供需失衡,促使發起國增加自第三方市場的進口,或促使被訴國轉而向第三方市場出口。有研究發現,受美國反傾銷措施影響,美國相關農產品進口轉移到第三方市場,且稅率越高,這種轉移效應越明顯[4]。三是貿易調查效應,即雙方涉案產品貿易即使在“雙反”立案調查到裁定生效的這個階段也會受到影響。普魯薩(Prusa T J)[6]的研究表明,反傾銷行為即使尚在接受調查乃至已被駁回也能對被訴國貿易產生重要影響。貝塞德斯(Besedes T)等[5]發現,美國反傾銷措施在調查啟動和關稅初步確定階段所產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關稅開始征收之后所產生的影響,且稅率越高,貿易調查效應越強,即使反傾銷措施被取消后,受反傾銷措施影響的國家也不太可能重返市場。從中國的實踐看,中國農產品在出口中所遭受的反傾銷措施具有貿易調查效應、貿易限制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中國在農產品領域的對外反傾銷措施具有貿易限制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但不具有貿易調查效應[7]。四是貿易創造效應,如反傾銷措施會導致價格提高,吸引非傳統廠商進入貿易市場并擴大出口??ㄌ兀–arter C A)等[8]發現,美國采取的反傾銷措施會導致之前沒有向美國出口的新興市場開始向美國出口相關農產品??偠灾?,貿易救濟措施的經濟效應主要包括貿易限制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貿易調查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

有研究指出,反傾銷措施所產生的貿易轉移效應會削弱其對發起國國內產業的保護作用,并成為被訴國規避反傾銷措施不利影響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實施反傾銷措施時應高度重視其對第三方市場的貿易轉移效應[8-9]。從發起國角度看,美國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在美國國內制成品貿易領域的保護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貿易轉移效應抵消了,但在農業領域的貿易轉移效應并不明顯,對美國農業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10]。從被訴國角度看,受美國針對中國農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影響,中國涉案出口企業為規避高額反傾銷稅,減少經濟損失,被迫將受限農產品向非指控國進行貿易轉移,結果卻擠占了美國海外市場,背離了美國進行反傾銷貿易救濟的初衷[2,11-13]。此外,對外反傾銷不僅對中國相關農產品行業具有保護效應,而且對中國相關農產品出口具有促進效應[14]。

在大麥經濟研究領域,除少數研究關注國產大麥產業鏈組織和利益主體及其供給和需求外[15-16],多數研究主要探討中國大麥進口貿易,相關內容涉及四個方面:一是大麥進口增長動因研究,如中國啤酒產業和畜牧業需求增長、產業扶持政策缺乏、國產大麥品質難以滿足加工需求、國內外價差、進口關稅水平低等[17-21]。二是進口大麥對中國大麥產業安全的影響,如大麥進口快速增加對國產大麥的擠壓和沖擊、國際大麥貿易波動和價格傳導風險、啤酒出口成本抬高造成的不利影響等[19,22]。三是大麥進口貿易定價權、市場勢力與大國效應。盡管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大麥進口國,但在大麥貿易定價權方面處于弱勢地位[17,23],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作為中國主要的進口來源國,在中國大麥進口市場上具有一定的賣方勢力[23],中國大麥進口需求能顯著影響中國自各國進口的價格,具有大國效應[24]。四是替代彈性與依賴性。有研究表明,1996—2017年,進口大麥對中國國產大麥具有一定的替代彈性,且澳大利亞大麥對中國國產大麥替代彈性較大,其他國家大麥替代彈性較小[25]。從對進口大麥的依賴性看,中國對法國的大麥依賴性最強,對澳大利亞的大麥依賴性次之[21]。從主要進口國之間的關系看,自加拿大進口大麥與自法國進口大麥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25]。

綜上所述,盡管已有研究對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經濟影響進行了探討,但國內外相關研究主要關注非農領域,關于農業領域貿易救濟措施影響的研究較少,關于某特定農產品領域貿易救濟措施影響的研究更少。在大麥經濟研究領域,自2020年5月中國商務部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采取“雙反”措施以來,還沒有研究對這項貿易救濟措施所產生的貿易效應進行事實評估。中對澳“雙反”措施對中國大麥進口格局和大麥產業發展的影響有多大,對第三方市場的貿易轉移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如何,是否存在貿易調查效應,對中國大麥產業是否具有相應的保護作用,這些問題均亟待解答。鑒于此,本研究基于布朗(Bown C P)等[26]、卡特等[8]的寡頭競爭模型理論框架,利用2015—2021年中國海關大麥進口月度數據和LA-AIDS模型評估中對澳“雙反”措施的貿易效應,進而對中國如何充分利用貿易救濟措施來推動國內大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三、理論模型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采用布朗等[26]、卡特等[8]的寡頭競爭模型來說明中對澳“雙反”措施對第三方市場的貿易轉移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該模型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出口廠商對進口市場具有壟斷勢力,能影響定價權。就中國大麥進口市場而言,主要被澳大利亞(中對澳采取“雙反”措施前)、法國、加拿大等國壟斷,因此使用寡頭競爭模型來分析中對澳“雙反”措施的影響是合適的。

假設世界上有四個國家A、B、C、D,每個國家均只有一家廠商,只經營一種產品,各國產品為完全替代產品,消費者效應相同。假設A 為進口國,A 國廠商生產的產品只供本國消費,B 國、C 國、D國廠商生產的產品既供本國消費又向A 國出口。qi代表i國國內消費量,i國為進口來源國,j國為進口國,qij代表j國自i國的進口量,則i國市場總供給國市場總供給為每個國家的總供給可以表示為qi*=qij+qi。此外,每個廠商在國內外的市場是分割的,國內外市場份額相對獨立,廠商遵循古諾-納什均衡,其他國家保持國內產出不變。假設各國競爭者科技水平相當,各國反需求函數為p(Qi,Yi),其中Yi代表收入等影響需求的變量。生產成本表示為c(qi*,Wi),其中Wi代表勞動力等成本因素。假設邊際成本為嚴格凸函數,即生產的邊際成本遞增,生產函數滿足一階導數c'(qi*,Wi)>0 和二階導數c″(qi*,Wi)>0。假設除j國對i國加征的關稅τji外,再無其他貿易成本。為簡化起見,假設進口來源國廠商承擔全部關稅。因此,各國利潤函數的一般形式如下:

其中,∏i代表i國總利潤,總收入由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共同決定,總成本包括關稅成本和生產成本。廠商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向每個市場的出口量:

假設A國對B國加征關稅,則各國在國內市場的利潤函數的一階導數為:

為實現利潤最大化,B 國、C 國、D 國對A 國出口利潤函數的一階導數為:

各廠商在國內市場對其他廠商出口行為的最優反應函數可以表示為:

各國廠商在國外市場的最優反應函數的一般形式為:

同時求解式(5)和式(6)所示的最優反應函數,得到每家廠商在每個市場上的古諾-納什均衡出售量。因為成本函數是qi*的嚴格凸函數,所以B國、C 國、D 國廠商會各自調整在國內外市場的銷售額,以使在國內外市場的邊際收益相同。因此,在加征關稅時,各廠商需要重新分配其在國內外市場的份額。

根據該理論模型,可以提出關于“雙反”關稅潛在貿易效應的三個假設:

假設1:A國對B國加征“雙反”關稅,將導致B國對A國出口減少,即產生貿易限制效應。

假設2:A國對B國加征“雙反”關稅,將導致C國對A國出口增加,即產生貿易轉移效應。

假設3:A國對B國加征“雙反”關稅,將刺激原本不對A 國出口的D 國向A 國出口。(其主要原因在于:在A國對B國加征“雙反”關稅之前,D國向A國出口的收益低于成本,故不出口;加征“雙反”關稅之后,A國因供給減少而導致的商品價格提高使得D國向A國出口變得有利可圖,于是D國也加入對A國出口的行列,即產生貿易創造效應。)

可通過克萊姆法則和對關稅進行一階求導來證明以上假設。加征“雙反”關稅之后,對A 國而言,?qA/?τAB>0;對B 國而言,?qBA/?τAB<0;對C 國而言,?qCA/?τAB>0;對D國而言,?qDA/?τAB>0。由此,以上假設得到驗證。其中,τAB代表A 國對B 國加征的“雙反”關稅。

A 國對B 國加征“雙反”關稅所產生的貿易轉移效應(C 國對A 國出口)和貿易創造效應(D 國對A國出口)可分別用圖1、圖2說明。圖1中的RA為A國最優反應函數,RCA為C 國對A 國的最優反應函數,為加征“雙反”關稅τ后C國對A國的最優反應函數;圖2 中的RDA為D 國對A 國的最優反應函數,為加征“雙反”關稅τ后D國對A國的最優反應函數。如圖1所示,C國廠商在A國市場的古諾-納什均衡出口量為(qA*,qCA*)。當A 國對B 國加征“雙反”關稅時,最優反應函數從RCA變為,C 國廠商在A 國市場的銷售量從qCA*增加到qCτA,而A 國國內市場的銷售量從qA*減少至qτA,該效應被稱為貿易轉移效應。此外,由于A 國對B 國加征“雙反”關稅,導致D國廠商在A國市場的最優反應函數從RDA變為,此時D 國對A 國的古諾-納什均衡出口量從增加到,即產生了貿易創造效應。

圖1 貿易轉移效應

圖2 貿易創造效應

四、計量模型與數據來源

根據布朗等[26]、卡特等[8]的寡頭競爭模型理論框架,采用迪頓(Deaton A)等[27]提出的近似線性理想需求系統(Linear Approximate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LA-AIDS)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本研究進口需求模型的基本形式根據謝潑德引理(Shephard's Lemma)從支出函數中推導得出:

其中,i和j分別代表各進口來源國(i≠j),wi代表自i國進口的大麥份額,pj代表自j國進口的大麥價格,E代表中國大麥進口總額,也即總支出,αi為待估參數。P*代表大麥進口價格綜合指數,ln()代表根據大麥進口價格綜合指數折算的中國大麥進口實際支出。γij和βi均為待估參數。受樣本數量與自由度限制,ln(P*)用斯通價格指數(Stone Price Index)表示,即其中,為緩解內生性問題,權重部分采用滯后一期(t-1)的自各國進口大麥份額wk,t-1來對進口價格ln(pk)進行加權。

從理論上講,LA-AIDS 模型需要滿足加總性、齊次性及對稱性約束,因此式(7)中的待估參數應滿足以下條件:

在式(9)中,αi為待估參數,εi代表誤差項。i,j=1,2,3,4,分別對應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其他國家。Season代表季節性因素,中國大麥進口來源國的分布具有季節性特點,每年1月至6月進口來源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在這段時間設Season=1;每年7月至12月進口來源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這段時間設Season=0。AD代表中對澳“雙反”措施因素,用兩個指標衡量:一是“雙反”關稅因素(AD_tariff)。中國自2020年5月19日開始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大麥征收總計80.5%的反傾銷反補貼稅,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設AD_tariff=80.5%;在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設AD_tariff=0。二是“雙反”立案調查因素(AD_stage)。在立案調查前的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間,設AD_stage=1;在進行立案調查的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間,設AD_stage=2;在裁定生效的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設AD_stage=3。此外,本研究還利用式(9)進一步評估“雙反”措施對中國自各國進口量qi的影響。

本研究所用的中國大麥進口月度數據來自中國海關,樣本期為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見表1。

表1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

五、回歸結果分析

LA-AIDS 進口需求方程是奇異的,在回歸時需要先去掉其中一個方程,再根據加總性、齊次性、對稱性約束條件來估計被去掉方程的相關參數,最終得到所有方程的估計參數。對各國需求方程的擾動項進行LM檢驗,LM值為23.04,這說明各國需求方程的擾動項不相關,采用LA-AIDS 進口需求方程進行回歸是合理的。具體結果見表2和表3。

(一)基本回歸結果分析

如表2所示,“雙反”關稅因素對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份額(w1)和數量(q1)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003和-0.076,且 均 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加征“雙反”關稅導致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減少,對中澳大麥貿易產生了貿易限制效應,該結果與現狀相符?!半p反”關稅因素對自法國進口大麥份額(w2)的影響不顯著,但對自加拿大進口大麥份額(w3)、自其他國家進口大麥份額(w4)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001 和0.002,且均在10%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加征“雙反”關稅后產生了貿易轉移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此外,“雙反”關稅因素對自其他國家進口大麥數量(q4)的影響系數為0.05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加征“雙反”關稅后中國從其他非傳統貿易國進口大麥的數量增加了。以上結果表明,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產生了顯著的貿易效應: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減少,產生了貿易限制作用;自加拿大進口大麥增加,產生了貿易轉移效應;其他非傳統貿易國開始向中國出口大麥,產生了貿易創造效應。

表2 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的貿易限制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效應估計結果

表3 顯示了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的貿易調查效應估計結果。研究結果表明,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后產生了顯著的貿易調查效應。從“雙反”立案調查因素對中國自各國進口大麥份額的影響看,“雙反”立案調查階段(AD_stage_2)和“雙反”裁定生效階段(AD_stage_3)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份額(w1)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354和-0.446,且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雙反”措施在這兩個階段均對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份額產生了顯著負向影響;“雙反”立案調查階段(AD_stage_2)和“雙反”裁定生效階段(AD_stage_3)對自其他國家進口大麥份額(w4)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379 和0.408,且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雙反”措施在這兩個階段均對中國自其他國家進口大麥份額產生了顯著正向影響。

表3 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的貿易調查效應估計結果

從“雙反”立案調查因素對中國自各國進口大麥數量的影響看,“雙反”立案調查階段(AD_stage_2)對中國自各國進口大麥數量均未產生顯著影響,但“雙反”裁定生效階段(AD_stage_3)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數量(q1)產生了顯著負向影響,對自其他國家進口大麥數量(q4)產生了顯著正向影響。

上述結果表明,“雙反”立案調查對中國自澳大利亞及其他國家進口大麥份額具有顯著影響,但對中國自各國進口大麥數量無顯著影響,說明“雙反”措施的貿易調查效應在立案調查階段是通過價格邊際發揮作用的;“雙反”裁定生效對中國自澳大利亞及其他國家進口大麥數量具有顯著影響,說明“雙反”措施的貿易調查效應在裁定生效階段是通過數量邊際發揮作用的。

(二)彈性分析

為進一步研究“雙反”措施對中國進口大麥的貿易轉移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繼續利用LA-AIDS進口需求方程計算中國自各國進口大麥的需求彈性(包括支出彈性、馬歇爾需求價格彈性、希克斯需求價格彈性④),并評估中國大麥進口格局變化。在具體分析中,進一步將馬歇爾價格彈性分為馬歇爾需求自價格彈性和馬歇爾需求交叉價格彈性,將希克斯價格彈性分為??怂剐枨笞詢r格彈性和??怂剐枨蠼徊鎯r格彈性。其中,馬歇爾需求指總進口額與進口價格確定條件下,使進口國效用最大化的進口需求量;??怂剐枨笾感в门c價格確定條件下,使進口國支出最小化的進口需求量。

根據表4的支出彈性估計結果,按彈性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其他國家(1.406)、法國(1.208)、澳大利亞(0.871)、加拿大(0.617)。這意味著中國大麥進口需求支出每增加1%,自法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的大麥將分別增加1.208%和1.406%,增量主要來自法國和其他國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其他國家的支出彈性是最高的,意味著中對澳采取“雙反”措施后,中國大麥進口缺口有望從其他非傳統貿易國得到彌補。從中國大麥進口實際情況看,2020年5月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后,中國自法國進口大麥數量從2020年的175.9 萬噸增加至2021年的364.8萬噸,增加了約1.1倍,自阿根廷進口大麥從2020年的39.2 萬噸增加至2021年173.5 萬噸,增加了約3.4 倍,此外還新增了俄羅斯、烏拉圭、美國等進口來源國,自這些國家進口的大麥彌補了澳大利亞大麥的缺口。

根據表4的馬歇爾需求自價格彈性估計結果,自法國和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需求的自價格彈性分別為-3.771 和-3.170,然后是加拿大的(-2.034),其他國家的不顯著。這意味著,自各國進口大麥價格每上漲1%,自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進口大麥需求分別減少3.771%、3.170%、2.034%,相較于加拿大及其他國家,法國、澳大利亞的大麥更容易受價格影響,中國在對這兩國大麥的進口上存在較大議價空間。

根據表4的??怂剐枨笞詢r格彈性估計結果,在去除收入效應影響后,自法國、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需求的自價格彈性分別為-3.568、-2.831,接下來是加拿大的(-1.901),其他國家的不顯著。這意味著,自各國進口大麥價格每上漲1%,自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進口大麥需求分別減少3.568%、2.831%、1.901%。該估計結果與馬歇爾需求自價格彈性估計結果基本一致,均驗證了自法國、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更容易受價格影響的判斷。

表4 各進口來源國大麥的支出彈性和自價格彈性

根據各進口來源國大麥的馬歇爾需求價格彈性和??怂剐枨髢r格彈性估計結果(表5),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大部分大于0,說明各重要進口來源國之間主要是競爭關系,可以相互替代。

表5 中的馬歇爾交叉價格彈性顯示,澳大利亞-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其他國家的交叉價格彈性分別為0.686、0.559、1.056,均顯著大于0,意味著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價格每上漲1%,將導致對法國大麥的需求增加0.686%,對加拿大大麥的需求增加0.559%,對其他國家大麥的需求增加1.056%。從剔除收入效應的希克斯交叉價格彈性看,澳大利亞-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其他國家的交叉價格彈性分別為1.024、0.897、1.394,均顯著大于0,意味著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價格每上漲1%,將導致對法國大麥的需求增加1.024%,對加拿大大麥的需求增加0.897%,對其他國家大麥的需求增加1.394%。以上結果表明,各進口來源國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可以相互替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價格上漲對其他國家大麥向中國出口的影響更大。這意味著,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不僅對澳大利亞大麥產生了貿易限制作用,而且對法國、加拿大等主要進口來源國大麥產生了貿易轉移效應,對其他國家大麥產生了貿易創造效應??梢?,中國大麥進口缺口不僅可由法國、加拿大等傳統進口來源國補充,而且可由其他非傳統進口來源國補充(刺激其他非傳統進口來源國進入市場,向中國出口大麥)。一個明顯的事實是,2021年除阿根廷開始大規模向中國出口大麥外,俄羅斯、烏拉圭、美國也開始向中國出口大麥。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因為中對澳采取“雙反”措施后,對于澳大利亞所讓渡的較大市場空缺,短期內國內產能無法填補,需要通過其他國家補足;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對澳“雙反”措施的實施期限長達5年,足以刺激其他國家擴大大麥生產規模,搶占中國市場??偠灾瑢σ陨蟽煞N交叉價格彈性的分析表明,中對澳“雙反”措施的貿易轉移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十分顯著。

表5 各進口來源國大麥的馬歇爾需求價格彈性和希克斯需求價格彈性

綜上所述,彈性分析結果表明,盡管中國大麥進口來源比較集中,但中國對各進口來源國并不存在剛性依賴,且在與法國和加拿大的大麥貿易中存在較大要價空間。中對澳“雙反”措施對中國大麥進口來源結構產生了深刻影響,短期看,加征關稅所造成的供給缺口主要由法國、加拿大、烏克蘭、阿根廷等國家填補,其他非傳統進口來源國也受到刺激開始向中國出口大麥。

六、“雙反”措施對中國大麥產業的保護效果分析

中對澳采取“雙反”措施后,從中國大麥產業發展情況看,這項貿易救濟措施起到了保護作用。由于2018年10月至12月中對澳提出“雙反”調查申請并立案,本研究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為基期,對比“雙反”立案調查前后中國大麥產業發展情況,考察中對澳“雙反”措施的產業保護與救濟效果。

根據表6,在“雙反”立案調查后的2018/2019年度至2021/2022年度,相較于立案調查之前,中國大麥國內收購價同比增幅在7%~32%之間,收獲面積至少增加了17.5 萬公頃,同比增幅超過53%,單產同比增加20%左右,總產量同比增加84%以上,說明“雙反”措施提高了中國農戶種植大麥的積極性,對中國大麥產業產生了貿易救濟作用。其原因,一是高額的“雙反”關稅使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的成本提高,導致中國大麥市場供給減少,中國國產大麥價格提高,中國農戶種植大麥的收益增加,大麥種植面積增大;二是大麥進口成本提高,導致中國國產大麥與進口大麥價差變小,國產大麥替代進口大麥的需求增加,中國大麥種植面積與產量增加。

表6 中對澳采取“雙反”措施前后中國大麥產業發展情況

從進口量看,在“雙反”立案調查后的前兩個年度(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中國大麥進口量較基期分別下降了36.4%和26.7%,但2020/2021年度和2021/2022年度回升,較基期分別增長了47.9%和28.9%。這是因為,2020/2021年度和2021/2022年度中國國內飼料消費需求快速增加,導致玉米(飼料糧)消費需求增長和價格上漲,進而導致大麥(可替代玉米作為飼料糧)消費需求增長,占大麥消費需求的60%以上。不過,這兩年中國大麥生產較為穩定,中國大麥產業并未受到大麥進口急劇增加的沖擊??偠灾?,從目前看,相比于產業損害調查基期⑤2013/2014年度153.5 萬噸的大麥總產量,最近四個年度中國大麥總產量不僅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而且超過了澳大利亞大麥傾銷前的產量水平,說明中對澳“雙反”措施對中國大麥產業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保護作用,達到了制定貿易救濟措施的初始目標。但從長期看,“雙反”措施的截止日期為2025年5月19日,至今該政策正式實施剛過兩年,疊加考慮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大、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影響,其對中國大麥產業發展的長期影響還有待觀察。

七、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首先利用寡頭競爭模型分析了貿易救濟措施在農產品領域的貿易限制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貿易調查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然后利用LA-AIDS 模型評估了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這項貿易救濟措施對中國與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及其他國家大麥貿易的影響及其對中國大麥產業的保護和救濟效果。

(一)結論

第一,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不僅對澳大利亞大麥產生了貿易限制作用,而且對法國、加拿大大麥產生了貿易轉移效應,對其他國家大麥產生了貿易創造效應。中對澳“雙反”措施刺激烏克蘭、阿根廷、烏拉圭、俄羅斯等非傳統進口來源國向中國出口大麥。

第二,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產生了顯著的貿易調查效應,在立案調查階段和裁定生效階段對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具有負向影響,對自其他非傳統進口來源國進口大麥具有正向影響,且這種貿易調查效應在立案調查階段主要體現在價格邊際上,在裁定生效階段主要體現在數量邊際上。

第三,彈性分析結果表明,盡管中國大麥進口來源比較集中,但中國對各進口來源國并不存在剛性依賴,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大麥之間可替代性較強,且中國在與法國和加拿大的大麥貿易中存在較大要價空間。

第四,中對澳“雙反”措施在短期內對中國大麥產業起到了貿易保護和救濟的作用,但其長期影響還有待觀察。

(二)啟示

第一,要合理利用貿易救濟措施,借助其貿易限制效應、貿易調查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效應保護我國相關產業發展。

第二,對于進口集中度較高且依賴性較強的農產品進口貿易,要合理利用主要進口來源國之間的替代關系,獲取我國在相關產品貿易上的定價權,合理布局進口結構,使我國貿易利得最大化。

第三,要高度重視貿易救濟措施在相關農產品領域的貿易轉移效應,充分發揮其對我國相關產業的保護作用。盡管在貿易救濟措施實施初期,為保障國內供給穩定,需要從其他替代國進口,但從長期看,一定要防止貿易轉移進口對國內相關農產品構成替代,避免貿易救濟措施對我國相關產業保護效果打折。因此,對我國大麥產業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中對澳加征“雙反”關稅的窗口期,加快品種改良,提高我國大麥產業效益與競爭力,推動我國大麥產業高質量發展。

注釋:

①年均進口量數據來自《世界糧油市場月報》,2020/2021年度數據以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中國大麥市場年度口徑統計;進口依存度=進口量/(期初庫存+國內產量+進口量)。

②數據來源于中國商務部2020年第14號《關于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的公告》。

③根據中國商務部2020年第14號《關于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的公告》和第15 號《關于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補貼調查最終裁定的公告》,反傾銷反補貼的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⑤傾銷調查期和補貼調查期均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猜你喜歡
效應措施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農業(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懶馬效應
今日農業(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場景效應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豬業科學(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廣東飼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av在线手机播放|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一级毛片高清| 日韩AV无码一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色婷婷成人网| 97在线公开视频| 91网在线| 亚洲最黄视频| 欧美人人干| 另类欧美日韩|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欧美在线|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狠狠色丁香婷婷| 五月婷婷综合网|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色播五月婷婷| 国产一级毛片yw| 色综合狠狠操|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丝袜啪啪| 国产91在线|日本| 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日本欧美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好吊日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最新国产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成人福利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久久免费成人|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