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詠,陳美連,席 瑩,尹惠敏,張 怡,錢世杰
(1.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處,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昆明市生態環境監測站,云南 昆明 650228;3.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4.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
本文在了解主城范圍內餐飲業營業執照、排水(排污)許可證情況的基礎上,對各區餐飲進行梳理、統計、排查。截至2021年10月21日,在昆明市主城五區排查餐館共計17200家(包括餐飲服務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其中,五華區2690家,盤龍區4977家,官渡區4426家,西山區3613家,呈貢區1494家[1]。各區排查餐館數量分布如表1和圖1所示。

表1 各區排查餐館數量分布

圖1 各區排查餐館數量分布
1.2.1 排查的要素
①各餐館排水是否雨污分流、是否有污水錯接雨水管道的情況。②是否設置隔油池等預處理設施并劃分預處理設施類型。③日常維護是否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④餐廚垃圾是否委托專業單位處置,是否存在未辦理排水許可證的情況[2]。
1.2.2 各區排查情況
(1)五華區:已完成2690家排查,占該區餐館底數(2690家)的100%。其中,存在污水錯接雨水管道問題的有13家,無隔油預處理設施的有615家(原上報無隔油預處理設施936家為各辦事處根據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數據累計,經實際排查有615家),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有18家(原上報有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22家,經整治后復查合格4家,存在問題的還有18家),未委托餐廚垃圾專業公司收運處置垃圾的有1628家,已辦理排水許可證的有364家。
(2)盤龍區:已完成4977家排查,占餐館底數(4977家)的100%。其中,存在污水錯接雨水管道問題的有29家,無隔油預處理設施的有65家,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有666家,未委托餐廚垃圾專業公司收運處置垃圾的有4690家,已辦理排水許可證的有23家。
(3)官渡區:已完成4426家排查,9月30日上報餐飲業數量為4633家,經復核排查資料,刪除重復上報的餐館207家,正常營業的餐館數量為4426戶,占餐館底數(4426家)的100%。其中,存在污水錯接雨水管道問題的有54家,無隔油預處理設施的有2435家、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有759家,未委托餐廚垃圾專業公司收運處置垃圾的有3480家,已辦理排水許可證的有120家(9月30日上報辦理過排水許可證的餐館有157家,經復核排查資料,刪除重復、錯誤排水許可證37家,正常營業的、辦理過排水許可證的餐館為120家)。
(4)西山區:已排查餐飲3613家,占餐館底數(3613家)的100%。其中,存在污水錯接雨水管道問題的有0家,無隔油預處理設施的有1427家,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有242家,未委托餐廚垃圾專業公司收運處置垃圾的有1311家,辦理排水許可證的有70家。
(5)呈貢區:已完成1494家排查,占餐館底數(1494家)的100%,其中,存在污水錯接雨水管道問題的有18家,無隔油預處理設施的有619家,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有19家,未委托餐廚垃圾專業公司收運處置垃圾的有699家,已辦理排水許可證的有374家。各區排查情況統計如表2和圖2所示。

表2 各區排查情況統計

圖2 各區排查情況統計
1.2.3 各區排查情況匯總
截至2021年10月21日,共完成昆明市主城五區17200家餐館的排水排查工作,占餐館底數(17407家)的98.8%。其中,存在污水錯接雨水管道問題的有114家,占排查數的0.7%;無隔油預處理設施的有5161家,占排查數的30.0%;存在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有1704家,占排查數的9.9%;未委托餐廚垃圾專業公司收運和處置垃圾的有11 808家、占排查數的68.7%;共有951家辦理了排水許可證,占排查數的5.5%。各區排查情況匯總如表3和圖3所示。

圖3 各區排查情況匯總

表3 各區排查情況匯總
經排查統計,餐飲業污水排放最主要的問題在于餐廚垃圾的專業化處理,目前垃圾污水肆意流淌,導致餐館衛生條件差。另外,餐館的污廢水末端隔油預處理未按標準和規范實施,導致大量帶油污水進入后續管網,造成后續管網堵塞。此外,對油污淤積堵塞板結問題的日常檢查和處理不到位。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餐廚垃圾處置處理應委托專業公司,應盡快地清除垃圾,以減少垃圾對餐館衛生條件的影響。專業公司收運能保證垃圾打包的專業性和運輸的安全性,轄區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相關部門應參照污泥處理處置“三聯單”制度加強餐廚垃圾的產生、運輸、處置全過程的管理,確保餐廚垃圾規范處置,杜絕向排水設施傾倒泔水和油水,降低造成排水設施堵塞等損傷的風險,實現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做到餐廚垃圾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
應對未設置污水預處理設施的餐館下發整改通知,讓其盡快增設相應的污水預處理設施(隔油池等),保證餐飲污水能做初期預處理,并保證污水排入后端管網,盡量減小堵塞管道的可能性。另外要對預處理設施前段和后端管道進行清掏,保證日常的正常使用,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餐飲業污水預處理設施的設置及維護管理的指導和監督[3]。
首先應對餐館下發整改通知,讓其盡快清掏原有排污管道,保證管道的暢通,并制定相應的檢查和清掏時間周期,保證管道日常的正常使用,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維護管理的指導和監督。
應下發辦理排水許可的整改通知,對污水錯接雨水管道的餐館下發整改通知,并讓餐飲業主了解污水不能接入雨水管道的原因和污水對環境的嚴重危害,并按期進行整改復查,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維護管理的指導和監督。
(1)建立餐飲行業排水動態更新數據庫。目前,對餐飲行業排水疏于管理和監控,缺乏長期和動態的管理。因此,應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建立準確、高效、統一標準的數據庫,同時需要建立數據庫動態更新機制,保證排查的準確性。為保障該項工作順利開展,建議地方政府安排專項資金保障設施的動態更新。
(2)以全面排查雨、污水管網為契機,重點針對排水管網功能及運行狀況,錯接、混接、漏接和用戶接入情況等,摸清污水管網的情況、厘清污水收集設施問題,組織社區、企事業單位的權屬單位、物業代管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等開展餐飲業污水管網排查。
(3)要積極宣傳規范排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集中力量對存在污水水質超標、私挖、亂接等排水不規范的餐飲業單位進行整治,對拒不配合、拒絕整改的單位,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對于排水情況好的單位,要予以表揚和鼓勵,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同時要利用城建投訴電話,建立網上投訴平臺,讓群眾直接參與監督,樹立全民環保、按章排水的觀念意識,從而促進餐飲業單位的污水治理[4]。
(4)對餐飲業的排查工作,應由轄區政府牽頭,成立專班集中辦公。因為涉及工商、環保、城管、水務、滇管、住建等多部門,為了提高效率,實現信息互通,必須加強多部門的聯動,形成合力,統一行動。
(5)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為重點,以點帶面,完善部門聯動機制,按照“提升一批,規范一批,轉行一批,取締一批”的原則,引導餐飲業單位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厲查處餐飲業單位未安裝或不正常使用油煙凈化設施、噪聲擾民、污水或餐廚廢棄物亂排亂倒等違法行為,規范排水行為,切實提高昆明市餐飲業污染防治水平,促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5]。
隨著人民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我國餐飲業快速發展,人們可以不出門就吃到各地名小吃,但同時帶來了餐飲業商鋪數量的劇增,很多餐館建筑設計沒有考慮完善的排污設計施工措施等問題,因此,在排查后發現了很多問題。面對眾多餐飲業污水排放問題,要采取積極、環保、安全的方式進行整改。相信在政府全方位的指導和監督下,一定能解決餐館污水排放問題,讓它不再是城市環境的污染源,進而讓城市水更清、天更藍、環境更美麗、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