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古浪縣建設工程質量技術服務中心,甘肅武威 733100)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在施工現場開展安全管理,規范施工工序,不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還有利于提升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但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仍存在諸多質量、安全相關的問題,基于此,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建筑工程建設經驗,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從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與安全性。
施工企業的競爭力與其自身的安全管理緊密相連,而企業的資質和信譽將直接影響其發展前景和市場競爭地位。企業在發展中的競爭能力,不僅與其資本實力有關,還與其管理團隊、員工隊伍、安全風險、監管價值等密切相關,加強對這些要素的管理,可以極大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施工安全風險,防止企業形象、信譽受損[1]。只有如此,企業才能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對于防范施工安全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施工單位在施工前要對施工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和檢驗,并對施工過程中的潛在問題進行分析和預測,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從而達到降低事故發生率的目的。由于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且不能預測其發生的原因、規模、社會影響等,加強對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安全事故[2]。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優化安全風險控制,以此才能提高企業的施工管理水平。
安全事故往往是不可預測的,其造成的后果和損失很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和聲譽損害,從而對建筑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在建設項目實施前,要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機制,以減少施工安全事故,加強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安全管理是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安全生產事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減少安全隱患,將對企業和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降到最低。為保證建筑項目的順利進行,施工單位要加強對安全管理的關注,積極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優化施工作業環境,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3]。
(2)安全管理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而建筑工程具有復雜性和系統性特點,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貫穿工程的全過程,因此必須采取相應手段,對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確保工程進度、質量、效益的有機協調,進而提升工程質量。
建筑項目涉及的建設項目非常多,需要多個部門協作,且高空、高危作業風險大,人員較為復雜,大型的機械設備較多,因此必須建立明確的責任制。但是由于某些工地的責任劃分不清楚,部分單位和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不夠重視,造成了發生事故后無法確定責任人的問題。
施工材料與設備是建筑工程建設的重要物資,是建筑建設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材料、機械設備等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①材料的質量評價不準確,導致材料的采購與原計劃的不一致,造成材料超支或浪費。②物料運輸計劃不合理,致使物料運輸成本大幅上升,且物料容易損壞,造成資源浪費。③由于機械設備保養不當,部分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但會影響工程進度,而且會使機械設備磨損、零件消耗越來越大,增加維修和維護費用,威脅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建筑建設項目種類繁多,施工難度較大,存在諸多危險因素,相關人員應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在施工現場,如果沒有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就非常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在實際的項目建設中,部分施工單位缺乏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導致安全問題頻發,無法落實項目的具體項目責任[4]。并且在實際施工中,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和質量問題,監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施工企業在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時,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發揮應有作用。但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建筑項目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流程不規范,面臨著施工隱患問題,對整個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率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建筑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5]。
在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想要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增強自身的安全素質、能力和意識。施工企業需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大現場巡視及安全檢查力度,在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同時,施工人員在正式上崗之前,必須接收安全教育,主要包含安全施工、操作標準、安全防護等相關內容,同時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救護、急救等技能培訓,從而提升他們的風險防范、安全救治能力。
對建筑企業來說,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開展安全管理,必須立足不同角度,強化安全管理能動性,提升企業自身安全管理,建立項目責任人機制以及問題追究機制。同時,必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誰負責生產監管,誰負責工程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管理機制,強化安全檢查和監督巡視(圖1)。此外,安全監督檢查是工地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相關人員要加強對工地的巡查,發現問題后要及時整改,并按照相關規范標準和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整改要求,以防后續出現同樣的安全生產問題。

圖1 建筑工程安全監督機制
在現場施工管理中,建筑企業必須加強動態監督和管理,動態掌控安全生產狀況,具體措施如下:①安全監督。在現場施工中,施工企業需構建安全管理、監督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與施工企業進行密切配合,加強現場管理。②安全監理。目前建筑工程現場的缺陷和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方案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核,落實現場監督管理(圖2)。

圖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督檢查流程
①加強設備、材料的安全管理。針對建筑工程現場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必須仔細了解施工圖紙,明晰施工工序,針對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要點、流程,加強技術交底,同時要加強材料檢測,確保進場材料滿足相關標準。若發現材料存在問題,必須及時退換,防止出現事故。②安全監督。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中,需加強安全審查,嚴格落實相關措施,確保施工管理人員能夠根據相關安全管理文件、規范開展隱患排查,促進問題整改,特別是加強對某些分項工程和分部工程的監控,建立專項驗收制度,確保施工管理效能得以充分發揮。③工程驗收。建筑企業必須加強質量檢查,以書面報告方式存檔。在實際安全管理階段,需嚴格監督質量,對于重點部位進行復查和復驗,防止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在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必須要根據實際狀況設計安全可靠的施工線路,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規劃設計中,應根據實際需求,詳細編制項目選址、項目可行性報告。同時,應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對施工圖紙、技術方案進行優化,然后制定項目施工流程,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各階段的質量和施工規范各不相同,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深入施工現場,對各工序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督,保證每一道工序都能達到質量標準。另外,必須嚴格管理生產、儲存、運輸、材料消耗等環節,加強質量監控,明確管理目標。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①注重技術交底。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圖紙在施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須由設計、監理等部門進行施工圖紙、設計方案的審查和技術交底。在審核圖紙時,應著重考慮設計單位的設計方案能否達到工程的要求,建設計劃是否最經濟、最安全以及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和場地布置能否達到要求。同時,要了解項目的設計思想、項目建設的先后次序,掌握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②加強對項目質量影響因素的管理與控制。首先,要組建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施工隊伍,同時,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進而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其次,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采購施工材料和設備,并且要嚴格控制材料質量。圖3為施工階段的安全管理人員架構。

圖3 施工階段的安全管理人員架構
竣工驗收是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考核,也是建筑項目能否正常運行的決定因素。因此,在竣工驗收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驗收標準,對工程的關鍵環節進行質量檢查,并對施工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
在安全生產的大環境下,建筑企業要加強對項目建設的認識,并制定相應的獎勵和處罰制度,以此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施工單位要組建由項目負責人帶隊的安全考核小組,根據《安全生產責任書》定期對各工地的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包含工作職責和安全指標,可以通過物質獎勵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考核內容要盡量量化,保證能夠真實反映被考核單位經理的安全管理水平,成績好的可以給予獎勵,不合格給予相應懲罰。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員工進行激勵或約束,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升員工的安全監督檢查水平。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控制、安全管理是工程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在實際施工階段,需科學分析各類風險因素,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促進各施工環節的優化,不斷加強質量控制、安全管理,從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