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虎
(綿陽交發恒通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綿陽 621000)
道路橋梁工程質量關系著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和司乘人員的行車安全,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行業進步的重要因素。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具體的工程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僅增加了維修費用,還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分析道路橋梁工程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將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前預防,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其實就是PDCA循環質量管理,PDCA循環質量管理作為道路橋梁工程管理中的一種先進管理理念,指的是將道路橋梁工程質量分為了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4個部分。動態質量控制方法主要是道路橋梁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按照進行前期計劃管理、實施計劃管控、檢查實施效果、根據實施效果進行后期處理工作的循環管理模式具體實施[1]。
動態質量控制需要運用數理統計,對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與評價,使工程項目建設進度處于受控狀態。動態質量控制主要運用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提出的統計過程控制(SPC)理論,并把繪制控制圖作為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控制理論的基礎。
統計過程控制是一種借助數理統計方法對工程項目建設質量進行動態控制的一種方法,它主要對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與評價。根據反饋信息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決,使過程處于受控狀態,以此達到質量控制的根本目的。當過程受可控因素影響時,這一過程稱為統計受控狀態;當過程受不可控因素影響時,這一過程稱為失控狀態。
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質量控制的判斷是根據主要指標控制圖進行的。假定將質量標準設置為μ,如果只存在可控因素的影響,質量受影響程度較小,也就是說以某一個施工節點進行隨機試驗,質量特征x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根據正態分布原理,μ-3σ≤x4≤μ+3σ的概率為99.37%,這表明如果項目建設過程是有序的,不存在不可控性因素的影響,那么質量既定值超過μ-3σ、μ+3σ的可能性較小,屬于一個小概率事件。正是由于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小,通常在試驗中無法發現,但是一旦發現了,就有理由認為項目建設過程受可控性影響,據此可以明確質量控制圖管理界限。其中,質量標準μ為中心線(CL),μ-3σ為質量控制上限(UCL),μ+3σ為質量控制下限(LCL)[2]。
控制圖主要用來區分質量波動是由可控因素還是不可控因素引起,從而判斷項目建設質量是否處于控制狀態的一種工具。運用控制圖時,需要將特征統計量的所有觀察值標記在控制圖上,并將各個點用線段連接起來,構成一張統計量控制圖(圖1)。如果這些點全部在上控制上限和控制下限的范圍之內,且點的排列不存在靠近控制線的情況,則動態控制工程就處于控制狀態,否則就是過程異常,需要查明原因,進行消除。

圖1 統計量控制圖
為了更好地保證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需要施工企業注重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計劃管控,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和開展具體的管理工作,以及時發現計劃與實際中存在的偏差,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現場施工環境以及安全要求等,對工程項目實施動態質量進行控制。
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通過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對其中存在的材料質量、施工技術應用和人員分配等問題進行全面管理,確保各個施工節點與施工計劃要求相符合。
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在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避免不合格的材料、物資應用到工程項目建設中,通過加強檢查與管理提升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獲取施工經驗及管理信息,切實做到工程項目質量預先控制。
運用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將預期質量目標與實際質量進行對比,可以總結經驗和教訓,進而優化管理方法,增強管理人員的質量管控意識,提升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
在道路橋梁具體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難以準確預測工程項目建設質量。例如,工程項目所在區域內的地質地形條件、施工材料質量、施工工藝、機械設備以及施工組織設計與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存在較大誤差,未能及時更新與調整,都會對工程項目建設質量造成影響,使項目建設動態控制過程無法得到科學合理的預測。
在工程項目具體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保證各個施工節點的協調與配合,但是由于道路橋梁工程項目規模大、跨度大、結構復雜,不僅需要綜合考慮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還要綜合考慮成本與進度之間存在的制約關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整個項目的建設質量目標[3]。另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必須是針對某一個特點的施工節點而執行的計劃和方案,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在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的控制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借助計算機來解決,而計算機系統的復雜性會給工程動態質量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較大影響。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而數據信息的采集過程由于受自然環境、地質地形條件以及水文特點等影響,引起的誤差比較大。同時,人為因素也會對數據信息的采集造成一定的干擾。因此,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及時收集各項數據信息,以便為后續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工程項目開始建設之前,需要對工程項目所在區域內的地形、地質條件,水文特點以及周邊的自然環境做詳細的勘察,并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確定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成本和使用壽命。
(2)注重應用安全措施。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安全措施的應用,一方面應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圖2);另一方面要增強施工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提升機械設備使用人員的操作能力以及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保證工程項目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圖2 人員培訓流程
(3)嚴格控制材料質量。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所需的施工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由相關部門和人員在場進行審核和檢驗(圖3),檢驗合格的施工材料方可入庫并應用到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不允許進入施工現場。而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應及時整理并分類堆放,避免由于管理不當引起的質量問題。

圖3 施工材料進場審核檢驗流程
在測量道路橋梁結構的過程中,應保證其滿足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并能準確反映各項信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當根據工程項目的不同施工階段、不同時間段采取有針對性的檢測措施,特別對于成教控制點、溫度變化值較高的情況,應當適當調整、檢測周期或者采用定額測溫的方式,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動態控制需要做好以下7個方面的工作:①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將實際情況與理論分析相結合,建立健全動態質量管理體系(圖4),并對其進行實時監控。②綜合考慮橋梁結構、溫度變化情況,加強對材料試驗和配合比的控制。③明確橋梁結構受力是以軸向作用為主,還是以彎矩最大化為主。④在施工現場應用測量技術采集道路橋梁工程結構物沉降量以及溫度變化等信息數據,并加大研究力度。⑤合理利用數字化儀器、設施設備在指定范圍內連續觀測橋梁施工質量的變化情況和規律性。⑥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量技術,保證項目建設質量達到國家現行的標準。⑦對于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4]。

圖4 質量管理體系架構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道路橋梁施工企業要想獲得更高的經濟利潤,離不開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手段,而對于工程項目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質量控制。因此,加強對道路橋梁建設各個施工節點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應通過健全與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不斷改進和優化管理方法,更好地實現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使企業實現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動態質量控制方法在道路橋梁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可以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提升各個參建單位的滿意程度,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
影響道路橋梁工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足或缺乏安全意識會對工程項目的建設產生重大影響,而通過運用動態質量控制方法,不僅可以有效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對于提升施工人員專業素養和增強其安全意識也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不僅需要應用先進的施工技術,還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本文將動態質量控制方法應用于道路橋梁工程管理中,可以將影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各種影響因素消除,獲得施工經驗和教訓,為同類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理論依據。為此,道路橋梁工程管理中動態質量控制方法的應用值得迅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