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公司于2021年3月11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并經公司于2021年3月26日召開的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批準,本次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應用于年產8000噸有機顏料生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偶氮類有機顏料、擠水基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黃色、紅色、橙色偶氮有機顏料及擠水基墨。公司顏料產品主要應用于油墨領域,少量應用于涂料、塑料等其他領域。
油墨產品多用于印刷,油墨用顏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高的著色力與光澤度,色彩鮮艷。發行人產品性能優異、質量穩定度高,是發行人的核心競爭優勢。憑借顏料表面處理工序的核心技術,以及獨家合成工藝、環保工藝、反應組分的應用,發行人的主要產品性能經專家認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行人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的主要原因在于質量檢測的高標準和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質量檢測方面,發行人堅持以客戶為導向,與主要客戶保持密切溝通,與客戶選用相同類型的檢測物質和檢測設備,檢測標準與客戶相一致或更加嚴格。同時,發行人制定了嚴格的質檢標準,確保出廠產品質量全部達標;生產過程方面,發行人生產監測指標實現數字化,生產工序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提高了投收料和反應條件的精準度,保證了各批次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油墨企業對顏料的品種和工藝具有獨特要求,一旦與顏料企業就某種產品形成穩定合作后,不會輕易更換該種產品的顏料供應商。發行人憑借出色的產品性能以及穩定的產品質量,經過多年的經營,在油墨行業積累了大量大中型油墨生產企業客戶。發行人第一大客戶為全球最大的油墨生產企業DIC株式會社。另外根據中國油墨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油墨產量前十名企業中有九家為發行人客戶。發行人與主要客戶均具有超過10年的合作歷史,已形成穩定的、可持續的合作關系。在合作過程中,發行人與客戶通過定期拜訪、召開會議、參加行業研討會等方式密切溝通,發行人充分了解客戶對產品的工藝及性能要求,獲得了客戶的充分信任。
年產8,000噸有機顏料生產項目完全達產后,發行人有機顏料產能將增至22,040噸,進一步提升發行人的行業地位及向客戶的供應能力。新增產能一方面將繼續提升發行人現有主要顏料品種的產能;另一方面將增加發行人其他顏料品種的產能,用于滿足客戶不同的應用需求。通過建設研發中心,發行人將進一步鞏固并提升研發技術水平,助力發行人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
風險因素:生產經營風險、對DIC株式會社的依賴風險、行業及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技術風險、募投項目風險、其他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本次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投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具體如下:上海臨港地區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與處置示范基地再制造能力升級項目、陽信縣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二期資源化項目、運城工業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項目、運城工業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基地剛性填埋場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主營業務為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致力于危廢處理的資源循環利用。公司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和社會責任,是集危廢處理技術、危廢綜合處理新模式和危廢管理體系現代化優勢于一體的領先危廢處理服務商之一。
為了滿足不斷發展的業務需求,保證在行業中信息化建設的領先地位,公司根據危廢處理行業特點,運用BI數據分析系統構建的決策者駕駛艙,可將分布在各系統模塊中的數據以業務邏輯關聯、整合,并以一體化的圖像顯示,為公司決策層提供了詳實的即時數據和信息,逐步實現了危廢業務的信息化操作模式。
公司創始人團隊具有近三十年環保經驗,其余主要管理人員具有近二十年環保經驗,對于行業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具有深刻的理解。憑借管理人員多年的技術和經營積累,公司建立起一支兼具業務專業化和管理專業化的團隊。同時公司還與上海同濟大學、山東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行業強勢學科的知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合作基地,從各大高校引進優秀畢業生,為公司快速發展持續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除在上海、江蘇、山東已有建成的產能外,公司在山西地區項目建設也已進入收尾階段。公司下一階段項目同時處于規劃中,逐步在全國不同地區建設相應產能,穩健擴張公司的業務版圖,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機會。公司不斷根據各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工業配套水平等積極探索新的項目機遇,力爭做到在全國范圍內的合理布局。
公司各子公司之間業務種類優勢互補,形成了良好的危險廢物“內循環”處理體系,發揮了公司整體的規模效應及協同作用,提升了運行及管理能力,增強了公司綜合競爭能力。在規范管理方面,危廢處理行業對業內公司的安全性、合規性要求較高,公司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的各項標準、規定有序開展日常工作,并且從集團到各子公司部門層面都制定了嚴格的內控管理制度,在報告期內不存在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進一步提升現有處置規模和研發能力,對于公司在環保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募集資金數額和投資項目與公司現有生產經營規模及主營業務發展方向相適應。
技術風險、經營風險、內控風險、財務風險、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發行失敗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本次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3779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25%。公司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將按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于以下項目:新能源汽車配套高端印制電路板建設項目、償還金融負債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專業從事印制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通信電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領域。公司主打汽車PCB市場,尤其在新能源汽車PCB應用領域,產品涵蓋電池管理系統(BMS)、電動機控制器、DC/DC轉換器、車載充電機、ADAS、充電樁等核心部件及配套設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的第一大PCB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BMS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公司創始人李繼林先生擁有20年以上PCB行業研發、生產和管理經驗,凝聚了一支從業多年、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管理層和業務骨干多年來基本保持穩定,主要管理團隊和核心技術人員行業工作經驗均超過15年,擁有大型PCB制造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經驗,對PCB行業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廠區選址規劃、工藝流程設計、節能環保設計、設備選型配置等方面按照行業最新技術發展趨勢進行打造,并在較短時間內建成了高效低耗能的智能化工廠,為公司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司除擁有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客戶外,在傳統汽車電子領域,公司產品最終應用于寶馬、奧迪、克萊斯勒、宇通、吉利、三一重工、現代、日產等知名企業。公司依托在汽車PCB領域積累的高品質、高可靠性生產經驗,開拓了其他應用領域眾多的知名客戶。在通信領域,公司擁有華為、中興通訊、烽火通信、劍橋科技、華工正源、雙翼科技、中怡數寬、億聯網絡等直接或終端知名客戶;在工業控制領域,公司擁有Honeywell、ABB、鼎信通訊、精測電子、諾瓦星云等直接或終端知名客戶;在消費電子及其他領域,公司擁有海信家電、派能科技、光寶科技等知名客戶。
公司目前擁有廣東和湖北兩大生產基地。廣東清遠生產基地毗鄰珠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及出口便利,周邊供應鏈配套完善、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具備獲取完整供應鏈資源和優質客戶資源的優勢。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將完善公司的產品布局,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高端的PCB產品,打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公司未來重點發展領域提供良好的支撐。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公司將進一步使用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生產設備,并配合MES、ERP等高效協同與集成的系統建設形成PCB智能工廠,有利于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公司創新創造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
技術及創新風險、經營風險、控制權風險、內控風險、財務風險、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發行失敗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運用圍繞主營業務進行,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投資以下項目:制劑生產綜合樓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高端仿制藥和改良型新藥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是一家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仿制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CRO服務。
公司經過多年自主研發與技術積累,形成了難溶藥物增溶技術平臺、緩控釋藥物制劑研發平臺和固定劑量藥物復方制劑研發平臺三個核心技術平臺。上述平臺技術由專有技術和長期實戰研發經驗積累共同組成,復制難度大、技術壁壘高,保障了公司的技術先進性和核心競爭力。
公司子公司宣泰海門擁有16000多平方米的生產廠房,通過本次募投項目,還將新增制劑生產綜合樓及相關配套設施,進一步擴大現有產能。公司較為完善的生產能力,可以為公司后續的多個在研項目的實施和商業化提供有效保障。公司的生產工藝和質量管理體系符合中國GMP生產質量體系要求,并與國際接軌,通過了FDA認證。依靠完善的管理體系,公司可以有效地保障產品質量,減少質量風險,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公司的核心團隊擁有多年國內外知名制藥公司的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經驗。公司的研發團隊擁有較強的研發實力,熟悉國內外醫藥行業政策及法規,建立了高效規范的研發體系,持續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保證公司的技術綜合競爭力。總經理JIANSHENGWAN曾經在強生制藥、輝瑞制藥、默沙東、藥明康德等知名藥企任職,擔任過輝瑞制藥的研發總監、默沙東的資深高級研究員。公司的研發團隊具有較強的行業經驗和研發能力。
公司憑借先進的制劑技術平臺和與國際規范標準接軌的生產工藝和質量管理體系,與眾多國內外市場制藥公司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公司的仿制藥經銷商包括SANDOZ、VITRUVIAS、LANNETT等國外上市公司和知名藥企,CRO服務客戶涵蓋歌禮制藥(1672.HK)、亞盛醫藥(6855.HK)、再鼎醫藥(9688.HK)、艾力斯(688578.SH)、辰欣藥業(603367.SH)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輝瑞普強、海和藥物、益方生物等國內外知名藥企,具有豐富的客戶資源。
“制劑生產綜合樓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系新建固體制劑生產綜合設施和特色化制劑生產設施,有利于進一步聚焦公司主營業務,擴大公司現有產能,是在公司核心技術的基礎上,對現有業務的進一步加碼。“高端仿制藥和改良型新藥研發項目”系基于公司現有的技術基礎和產品市場前景,公司擬研究多款仿制藥及改良型新藥,屬于公司在現有業務和技術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
技術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募投項目風險、發行失敗風險、本次公開發行攤薄即期回報的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擬申請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發行數量不超過2500萬股。本次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以下項目:漢儀字庫資源平臺建設項目、上海驛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營銷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字體設計、字庫軟件開發和授權、提供字庫類技術服務和視覺設計服務,以及以IP賦能方式開展的IP產品化業務。
在國內的字庫企業中,漢儀和方正兩家無論在企業規模還是用戶數量上均位居前列。同時,公司自創立以來,通過近三十年的積累,從字庫品牌、產品質量、產品種類豐富程度、研發水平、服務能力如商務服務能力、價格水平等方面而言,公司均具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有利于公司業務的開拓及產品的品牌溢價。
公司擁有專業的字庫研發能力和運營經驗,并持續引入一線優質作者創作群,使字庫產品線保持“水準專業、樣態常新”,產品規劃與市場需求保持同步,能夠持續滿足客戶用字需求。同時,基于公司在行業內的品牌和地位,并通過字體設計大賽等多種活動,吸引眾多知名設計師、字體愛好者加入公司,或與公司合作,從而不斷提升公司的字體設計實力,進而持續推出高質量的新品字體。另一方面,公司長期秉承嚴謹科學的設計開發流程,建立了經驗豐富的品控部門,能夠保證字體產品的規范性符合國家語言文字的各項標準,能夠促進漢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這種能力將持續獲得社會和市場的肯定,從而強化公司的領先地位。
公司的字庫產品兼具種類豐富、精品眾多、應用場景豐富的特色,可以滿足客戶全方位的字體需求,是客戶在選擇字庫廠商時的優先選擇。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經推出具有著作權的B端字體700余款,并開發形成1,700余套字庫產品(含字由業務字體),產品豐富程度幾乎覆蓋各種應用場景、各種數據終端的全部用字需求,且仍在持續產出新的優質字體。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在國內C端平臺上線了字庫16,000余款,海外C端平臺上線字庫2,600余款,在各平臺居于前列。
漢儀字庫資源平臺建設項目將實現公司的字庫版權數量的快速增長,進一步擴充公司自有精品字庫資源數量。上海驛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能力,并加速研發成果在字體字庫開發階段的轉化應用,為公司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營銷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將進一步的提升公司的銷售能力,有效地促進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
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募投風險、發行認購不足的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本次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3050萬股。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擬投入以下項目:淮北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新鄉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
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基于能量密度高、放電容量大、循環性能好、結構比較穩定等優勢,三元材料已成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發展方向,并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及3C等相關領域。
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三元材料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之一。公司在2009年即開始布局三元材料及前驅體的研究與開發,經過研發人員大量的研發試驗和生產技術人員持續不斷的工藝調試,公司于2011年突破和掌握了三元前驅體制備技術,并在當年成功實現量產;于2012年成功掌握三元材料制備的關鍵工藝技術并實現量產;2013年公司三元材料產量已突破1,000噸,產品獲得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公司是國內較早掌握了前驅體及三元材料生產技術及制造工藝的企業之一,在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制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在技術工藝方面具有一定先發優勢。
公司重視研發投入,注重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公司成功打造開放型的研發體系。一方面,公司建有電池材料研究院,重視自身技術創新水平提升和科研人才培養,被認定為河南省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另一方面,公司與蘇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許昌學院等高校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系,重視技術交流與合作,與此同時,公司聘請了具備行業領先水平的專家和教授進行技術指導,以提升公司在NCM/NCA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研發水平。
淮北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及新鄉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可以有效解決公司現有產能不足的問題。同時,上述募投項目均涉及高鎳三元材料領域,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完善公司產品種類、提升公司核心技術水平,有效滿足公司下游客戶對高鎳三元材料的需求,從而提高公司的行業地位和市場競爭力。
突發洪水災害對公司財產造成損失及影響生產經營的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產業政策變化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風險、成長性放緩的風險、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下降與即期回報被攤薄的風險、租賃房產尚未取得房產證的風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業績的風險、未為全部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而可能造成的補繳風險、發行失敗風險、股價波動的風險、可能被股轉公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風險、投資機構特殊權利條款風險及業績補償的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本次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不超過5000萬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以下項目,具體情況如下:高可靠模擬集成電路晶圓制造及先進封測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公司專注于高可靠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信號鏈及電源管理器等系列產品。公司成立以來深耕于軍用集成電路市場,通過不斷研發創新,目前已擁有完善的芯片設計平臺、SiP全流程設計平臺和高可靠封裝設計平臺,具備陶瓷、金屬、塑料等多種形式的高可靠封裝能力,以及電性能測試、機械試驗、環境試驗、失效分析等完整的檢測試驗能力。
公司致力于集成電路的設計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高度重視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公司擁有近百人的專業設計團隊,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目前公司擁有5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41項)、82項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結合其他非專利技術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構成了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公司在放大器、軸角轉換器等產品設計、封裝、測試方面掌握多項核心技術,與國內競爭者形成了相對明顯的技術優勢。
幾十年來,公司深耕于高可靠集成電路市場,在公司所在細分領域處于行業前列。公司客戶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核工業等各領域,現有客戶400余家,主要客戶包括中航工業集團、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航發集團、兵器集團、中國電科集團、兵裝集團、中船重工集團、中核集團等。公司多次獲得航空、航天、兵器、電子系統下多家單位的優秀供應商、金牌供應商稱號,與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
公司多年來從事高可靠集成電路的研制,放大器作為公司主要研發方向,產品覆蓋通用、精密、高速、功率、儀表等放大器,公司主要產品還包括軸角轉換器、接口驅動、系統封裝集成電路、電源管理器等,應用范圍覆蓋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核工業等相關領域。公司產品門類豐富,種類齊全,可靠性高,有上百款產品已經實現批量供貨,具有較強的產品配套能力。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是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著眼于提升公司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實力,是現有業務的升級、延伸與補充。公司將以現有的管理水平和技術積累為依托,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進一步提升管理、研發和生產能力,完善放大器、轉換器、接口驅動、系統封裝專用集成電路及電源管理器體系,實現公司從現有設計、封裝測試的運作模式,向集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銷售自有品牌高可靠模擬集成電路為一體的IDM半導體垂直整合型公司模式轉型。
經營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內控風險、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相關風險、其他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擬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2,066萬股,本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以下項目:NOR閃存芯片升級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通用MCU芯片升級研發及產業化項目、CiNOR存算一體AI推理芯片研發項目、發展與科技儲備項目。
公司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存儲芯片和MCU芯片研發、設計及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公司現有主營產品包括NORFlash存儲芯片和基于ArmCortex-M0+內核架構的通用32位MCU芯片。同時,公司還在致力于開發基于NOR閃存技術的存算一體終端推理AI芯片。
自成立以來,公司不斷在寬電壓、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成本最優化設計技術方面進行深入研發和突破,強化了公司產品的穩定性和兼容性。公司的NORFlash產品的工藝制程已經達到行業先進的50nm。同時,公司多個NORFlash產品在靜態電流、讀寫擦電流等多項關鍵性能指標上都達到行業優異水平,具有突出的性價比和性能優勢,并積累了大量黏性較高的客戶,出貨量穩步上升。
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構建了較為健全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公司立足于NORFlash的相關技術,對技術進行不斷挖掘和延伸,逐漸進入MCU和存算一體AI芯片領域。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已獲授權的專利共21項,并擁有26項集成電路布圖和20項軟件著作權,均由公司自主研發取得。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835.93萬元、2,178.84萬元和4,705.2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3.74%、8.66%和8.17%,處于較高水平。
集成電路行業屬于技術和人才密集型行業,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發掘,在合肥和上海設有研發中心,有利于吸納各地的研發人才。公司擁有一支研發力量突出的團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研發人員占比為60.36%,為公司的產品升級和業務拓展奠定良好的研發團隊基礎。公司實際控制人XIANGDONGLU博士曾在英飛凌、TI、美光、NEC、Spansion等業內知名公司有著多年工作經驗,且擔任管理職位,具有豐富的研發和管理經驗。同時,公司其他核心技術人員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豐富的半導體行業從業經歷,確保公司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具有突出的人才優勢。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務,著眼于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項目的開展將有助于公司實現現有產品市場的擴大和新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同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有效緩解公司的資金需求,為充分滿足公司經營需要和深入落實公司戰略規劃提供資金保障,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公司與武漢新芯存在雙向技術授權,晶圓代工服務主要向武漢新芯采購、技術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其他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7,06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發行實際募集資金扣除相應的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具體投資項目如下:電生理介入醫療器械研發項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營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微電生理股份是一家專注于電生理介入診療與消融治療領域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提供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以精準介入導航為核心的診斷及消融治療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核心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并圍繞核心技術進行系統性的產品布局和應用擴展。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電生理介入診療與消融治療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并已形成領先的技術優勢,公司是全球市場中少數同時完成心臟電生理設備與耗材完整布局的廠商之一,且亦首個能夠提供三維心臟電生理設備與耗材完整解決方案的國產廠商。
公司深耕心臟電生理領域多年,通過優質的產品及服務,與多家經銷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擁有廣泛而專業的銷售網絡和穩定終端客戶覆蓋能力,保證了公司銷售渠道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國內市場方面,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產品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700余家終端醫院,其中三維心臟電生理產品已在27個省市完成招投標,并進入全國600余家醫院。國際市場方面,公司積極打造自有品牌影響力,踐行國產品牌走出去的經營理念,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核心產品獲得歐盟、韓國、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證,并出口至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22個國家和地區。
心臟電生理手術對器械的可操控性、質量穩定性和安全性能要求極高。公司推出的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是首個國產磁電雙定位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首個國產導管全彎段顯示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首個進入國家創新綠色通道的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在國內已累計應用于超3萬例三維心臟電生理手術,在國產廠家中排名第一,積累了大量的臨床反饋,能夠有效優化公司產品的算法。公司的核心產品憑借優異的產品性能和良好的臨床表現獲得了高度的市場認可。
電生理介入醫療器械研發項目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研發能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保證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實施后,公司將提高項目產品產能、豐富產品結構。營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完成后,公司將進一步提升市場開拓能力及服務能力,為公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風險、技術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其他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公司擬發行45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照項目的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于以下項目:檢驗檢測總部建設項目、區域實驗室建設項目、信息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以“構建美好家園”為企業使命,是一家聚焦建設工程與環境保護領域的科學技術應用研究,以檢驗檢測為核心主業,特種工程專業服務和新型工程材料助力發展的技術服務企業,為客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滿足客戶質量提升需求。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淀,公司已從傳統的房屋建筑相關技術服務不斷拓展延伸至更多業務領域,包括市政、水利、港口、鐵路、橋梁、交通、軌道、機場、環保等方面。
更多的業務領域使得公司業務區域逐步走出常州、跨出江蘇,向著“全國化戰略布局”發展。目前公司在全國設有多個分支機構,經營區域已拓展至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山東、云南等全國數個省市地區,并面向越南等周邊國際市場。
公司于2003年完成體制改革,從事業單位改制為民營企業,根據企業改制方案,通過民主決策程序,公司改制后由核心員工全面持股,充分發揮了骨干員工作為股東的積極性。改制為民營企業后,公司股權相對分散,但公司內控治理規范,決策機制民主高效,并制定了市場化的管理、激勵、經營機制。公司于2015年登陸新三板,進一步加強了公司治理規范運作,明確了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經營層的權責劃分,逐漸形成了權力制衡的規范治理結構。公司建立了科學的薪酬激勵政策,將員工績效與經營成果掛鉤,對員工工作量進行考核,以員工創造的價值作為績效依據。讓員工在積極投身工作的同時獲得相匹配的薪酬。
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除補充流動資金外主要投資于四個建設項目,分別為檢驗檢測總部建設項目、區域實驗室建設項目、信息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前述項目均依托公司現有的核心技術和業務模式,符合公司長遠發展規劃和行業發展趨勢。項目建設完成后將增強公司主營業務及核心技術,有利于公司未來經營戰略的實現,支持公司的創新創造創意屬性。
公信力和品牌受到不利影響的風險;宏觀周期波動及產業政策變化風險;跨地區經營的競爭風險;業務擴張帶來的管理風險;收入、毛利率快速增長可持續風險;募投項目風險;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的風險;稅收優惠及政府補助風險;人才缺乏或流失風險;新冠疫情等重大不確定因素影響的風險;發行失敗的風險;實際控制人控制風險;境外經營的風險;租賃劃撥用地上檢測實驗室搬遷風險;房地產調控政策引致的風險。
(數據截至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