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羅 娜,歐陽佳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放射科,廣東 510000)
擴散加權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唯一能夠無創檢測體內組織中水分子擴散運動的技術。由于每種組織的結構狀態不同,導致水分子運動狀態也不同,這為磁共振成像帶來一種新的影像對比[1-2]。臨床上,DWI在頭顱成像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在急性腦梗死中,較常規MR序列更加敏感。有研究表明,在缺血發生后的數分鐘內,便可在DWI序列表現出高信號,并伴有 ADC值的降低[3]。目前在顱腦磁共振檢查中,DWI序列常規采用的技術是傳統單次激發平面回波成像(single shot-echo planar imaging SS-EPI),其具有成像速度快、對運動不敏感等優點[4],但也存在明顯的不足。由于在一次射頻激發后采用迂回填充K空間,使得在顱骨及含氣腔隙鄰近的特定腦區(如前額葉底部和顳葉海馬等區域)出現明顯的磁化率偽影;同時這種K空間填充的方式會使回波鏈非常長,回波間信號差異較大,導致圖像模糊,降低分辨率;而等效回波時間的TE較長,又導致圖像的信噪比較低。因此,DWI序列的改進和完善一直是磁共振成像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5-6]。GE磁共振平臺推出的復合靈敏度編碼高分辨率擴散加權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MUSEDWI)技術,通過相位編碼方向的交錯采集,校正非線性采集間相位變化,可以很好地抑制圖像磁敏感偽影,并且提高信噪比,為實現高保真、高分辨率擴散加權圖像提供了可能[5]。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比磁敏感偽影、影像清晰度、SNR及表觀擴散系數(apparent diffuion coefficient,ADC)值,來比較 MUSE-DWI與常規SS-EPI-DWI兩種不同擴散加權序列的頭顱部圖像質量,以探討MUSE-DWI序列在臨床的應用價值。
選取2022年1月至3月,因頭痛、頭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行頭顱MRI檢查的32名患者。年齡在24-72周歲之間,平均年齡48周歲。 全部受檢者頭部均無腦血管、腦腫瘤及顱內感染等疾病。檢查前,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磁共振檢查知情同意書,確認體內有無金屬植入物。受檢時患者頭部和接收線圈之間放置泡沫墊以防止頭部移動。在為上述32名患者進行磁共振擴散序列掃描時,均采用高清彌散成像MUSE-DWI序列及常規單次激發的SS-EPI-DWI序列進行掃描。
采用 GE 3.0T MRI(SIGNA Architect)磁共振成像儀,線圈選取48通道專用頭部相控陣線圈。分別進行頭顱橫斷面MUSE擴散和常規擴散掃描,兩種掃描序列均采取復制粘貼的方式以保持一致,掃描參數見表1。同時自動完成b=0s/和b=1000s/值的圖像重建。

表1 MUSE-DWI和常規DWI的掃描參數
所有圖像的ADC值及SNR的測量均在AW4.7(GE)后處理工作站進行。影像的主觀評價由2位資深診斷醫師用雙盲法閱讀后各自進行評判,在有意見分歧時,經討論取得共識。
主觀評價評分:評定標準采用 Link 4級評分法評價DWI圖像質量。①磁敏感偽影:嚴重偽影,影響腦部診斷為1分;偽影較多為2分,如前額葉底部條狀高信號累及3層或3層以上為2分;輕度偽影為3分,如顳葉海馬腦區圖像條狀高信號累及1-2層;無明顯偽影為4分,即前額葉底部和顳葉海馬等腦區無明顯偽影。②影像清晰度:顱內結構較難辨認,為1分;圖像部分模糊,圖像邊緣勉強可辨為2分;圖像輕度模糊稍欠銳利為3分;圖像結構銳利,解剖結構清晰為4分。③因腦區的偽影和圖像變形,無法完成診斷的,皆為0分。綜合評分=(偽影+影像清晰度)/2。
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測量:在獲取的側腦室水平層面中心區域,分別勾畫感興趣區(region of interest,ROI),大小約為 50-60mm2,盡量避開腦溝偽影等,測量其信號強度。測量三次取平均值。根據公式進行計算:SNR=SIROI/SDROI。由于并行采集技術的使用會影響背景噪聲值的測量,因此在ROI內測量的被用于估計局部噪聲[7]。
表觀彌散系數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采用 AW4.7(GE)后處理工作站,在擬合生成的ADC值圖像上測量ADC值。在獲取的側腦室水平層面中心區域分別在MUSE-DWI與常規DWI上劃定ROI,大小約為 50-60mm2。測量3次取平均值。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 以Shapiro-wilk檢驗驗證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MUSE-DWI與常規DWI間的主觀評分及 SNR、ADC值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MUSE-DWI序列和常規SS-EPI-DWI序列的圖像主觀評分。
MUSE-DWI序列圖像質量明顯優于常規SSEPI-DWI序列,MUSE-DWI序列綜合評分為3.67±0.21分,SS-EPI-DWI序列為2.03±0.36分,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 2,圖①-②)。
表2 MUSE-DWI序列和常規SS-EPI-DWI序列的圖像主觀評分(±s)

表2 MUSE-DWI序列和常規SS-EPI-DWI序列的圖像主觀評分(±s)
掃描序列 磁敏感偽影 影像清晰度 綜合評分MUSE-DWI 3.609 5±0.304 1 3.734 4±0.253 5 —2.125 0±0.475 2 3.671 9±0.215 6 — —2.031 3±0.367 8 — — —SS-EPI-DWI 1.938 5±0.416 4 — —t值 18.27 16.56 22.30 P值 <0.01 <0.01 <0.01

注:圖①和圖②分別為MUSE-DWI圖像和常規DWI圖像,MUSE-DWI圖像由磁敏感效應導致的圖像畸變明顯變少,影像清晰度更高。
MUSE-DWI序列圖像的SNR值為23.99±6.72,常規SS-EPI-DWI序列圖像的SNR值為 18.80±5.20,兩組數據總體均數存在統計學差異 (差值為5.19,95%CI 3.79-6.59,P<0.01)。 MUSE-DWI序列圖像的SNR值高于SS-EPI-DWI序列(見表3)。

表3 MUSE-DWI序列和常規SS-EPI-DWI序列的SNR比較
MUSE-DWI序列圖像和常規SS-EPI-DWI序列圖像病灶 ADC值分別為 0.77±0.03×10-3mm2/s和0.76±0.03×10-3mm2/s,MUSE-DWI 組略高于常規SS-EPI-DWI組。兩組掃描序列圖像的ADC值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15)(見表 4)。

表4 MUSE-DWI序列和常規SS-EPI-DWI序列的ADC值比較
擴散加權成像(DWI)用于無創評估組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已被證實可評價各種腦損傷,現已成為中樞神經系統 MRI檢查的基礎功能序列。DWI在腦血管疾病檢查應用中,聯合MRA,能夠更加精準地判斷動脈狹窄部位,提高靈敏度、準確率[8]。在顱內感染與腫瘤鑒別診斷中,DWI、ADC值及rADC值聯合應用,能夠較好地鑒別病毒性腦炎和腦低級星形細胞瘤[9]。在顱內占位性病變術前診斷中,DWI與ADC值聯合應用可以提供腫瘤內部功能信息,與常規序列相結合,可以為腦腫瘤的診斷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如 Surov 等(2018)[10]測量大型多中心樣本中不同腦膜瘤的表觀擴散系數 (ADC)直方圖分析參數,表明ADC直方圖分析可用于預測腦膜瘤的腫瘤分級和增殖潛力,為臨床提供更多信息。在脫髓鞘疾病應用中,已有文獻報道,ADC值可以從微觀水平反映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不同類型病灶之間的差異,為MS病灶分期提供信息[11]。
因采集速度快且對大體運動產生的相位誤差不敏感,單次激發回波平面成像(SS-EPI)技術通常被用于獲取臨床DWI圖像。即在SS-EPI施加一對雙極梯度,采用速度快、對運動不敏感的EPI進行信號的讀取采集[12]。但由于其在相位編碼方向上,信號讀取重建過程耗時較長,導致對多種原因引起的相位累積錯誤比較敏感,主要表現為重建圖像(如前額葉底部和顳葉海馬等容易受到磁敏感性影響區域)的幾何變形,以及由于圖像畸變而導致體素中信號發生疊加而形成高信號偽影[13]。同時由于其較長回波時間,會導致信噪比降低。常規彌散加權成像中的這些問題會對圖像質量造成很大的干擾,降低臨床診斷的信心[14]。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引入了復合靈敏度編碼(multiple sensitivity encoding,MUSE)的高分辨率擴散成像技術。通過在相位編碼方向的交錯分次采集,使得梯度脈沖及EPI的讀出時間縮短,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信噪比,改善圖像偽影。并且在重建圖像過程中能夠測量和校正相位誤差,進一步抑制由相位錯誤累積引起的畸變[15-16]。本研究發現,在其他參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圖像質量和信噪比方面,MUSE-DWI組均明顯優于常規 SS-EPI-DWI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MUSE-DWI利用傳統的SENSE技術對多段的圖像進行求解,然后提取校正相位信息。之后將這些相位信息和多段圖像數據放入重建框架中,共同計算擴散圖像。在上述過程中減少了相位的錯誤累積,降低了圖像幾何形變的程度和由畸變引起的信號聚集。在信噪比方面由于MUSE-DWI大大改進了矩陣反演條件,與傳統的SS-EPI-DWI相比,可以降低噪聲,提供高信噪比的DWI圖像。同時ADC值是預測腫瘤良、惡性級別的一個很好的指標[10],在相同的 b值下兩種掃描序列圖像的ADC值差異尚無統計學意義 (P=0.15),即MUSE-DWI掃描序列僅提高了圖像質量而未影響腦白質ADC值。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入組樣本量較少,未能對不同腦損傷患者進行細化對照研究,以及對于畸變區域描述未能定量評估。在今后還將進一步擴大病例數量,深入研究 MUSE-DWI對疾病診斷和治療預后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磁共振頭顱掃描中應用MUSEDWI序列的圖像質量顯著優于常規SS-EPI-DWI序列,圖像的磁敏感偽影明顯減少,而對于腦白質的ADC值的測量則沒有顯著差異。因此,MUSE-DWI序列可推廣應用于常規臨床掃描,以改善DWI圖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