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種植規模與細碎化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
——以蔬菜種植中農藥、化肥施用為例

2022-08-18 12:46:48銀敏華馬彥麟康燕霞齊廣平汪精海
中國土地科學 2022年7期
關鍵詞:耕地農業生產

李 昊,銀敏華,馬彥麟,康燕霞,賈 瓊,齊廣平,汪精海

(1.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1 引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使農民生產積極性明顯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不斷增強,但限于當時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起始階段,農業產出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勞動的投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以及中國工業體系的建立,農藥、化肥等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產量和投入量不斷增加[1],一方面替代了傳統勞動投入,使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投入,增加了農業產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中國耕地污染不斷加重的基本格局。雖然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耕地污染治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藥、化肥的大量投入,但耕地污染問題仍未從根本上緩解[2-3],目前仍對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構成較大威脅。因此,如何緩解耕地污染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4-6]。

從當前學術界對小農戶、規模農業經營戶與耕地污染關系的討論來看,大體可分為小農低效論和規模效率論兩種觀點。小農低效論觀點認為,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以及傳統小農生產經營方式,使農業生產很難實現規模經濟,導致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不當施用[7-8]。規模效率論觀點認為,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在提高農業生產規模效益的同時,由于規范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使其也兼具耕地保護的環境效益[9-10]。在實踐中,規模效率論的觀點得到了部分經驗證據的支撐,在當前中國農藥用量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化肥用量遠超國際公認安全施用上限的情況下,農場制的經營方式能顯著降低農藥施用強度,農場規模每增加1%,農藥用量可降低0.2%[11];對大規模種植戶而言,種植規模越大,施用有機肥的可能性越高[12];家庭農場特別是規范化和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往往具有較高的技術效率[13],能明顯降低農藥施用概率,緩解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密集施用[14]。

規模化經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范化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這也是當前較多學者嘗試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以求化解食品安全風險和保障耕地生產潛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不可否認,包干到戶后,以公平為實質的土地分配造成了耕地細碎化問題并延續至今,無疑增加了農戶農業經營成本。此外,雖然向規模化農業經營轉變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受城鎮就業容納能力以及農村勞動力供給與市場需求結構性失衡的影響,小農戶仍將占據中國農業生產的主體地位。在小農戶農業生產仍有強大生命力,強制、快速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已被證明違反中國農業農村發展規律,且以自愿為基礎的農戶土地流轉仍未有效解決耕地細碎化的前提下,兩個邏輯相關的現實問題便亟待回答:對于小農戶①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公報對種植業規模農業經營戶標準的界定,一年一熟制地區露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達到100畝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區露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達到50畝及以上。遠高于本文戶均6.6畝的種植規模(最大值25畝),本文小農戶指傳統意義上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農產品自用并將多余部分出售的小規模種植戶。而言,種植規模的擴大是否有利于促進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若上述問題成立,則在當前耕地細碎化的現實背景下,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促進作用是否會趨于弱化?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無疑是更為契合中國農村農業生產實際的核心議題,也是轉型期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遺憾的是,目前學界和管理界探討的農業規模經營所形成的環境效益主要聚焦于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對傳統“人均一畝三分、戶均不足十畝”的小農戶關注不足,且以耕地細碎化問題切入農戶生產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農業生產效率[15-17],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研究亟待探討。鑒于此,本文以小農戶為研究對象,在構建種植規模、耕地細碎化與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理論關系的基礎上,以小農戶農藥、化肥施用行為為例,基于山東、河南和甘肅3省微觀調查數據,采用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斜率分析等對所構建的理論分析框架進行驗證。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從研究對象來看,著眼于仍占據中國農業生產主體地位的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可與現有關于規模種植戶帶來環境效益的相關研究互補,構成中國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研究的閉環;就研究方法而言,考慮了在中國現實農情下小農戶農業生產不同行為之間存在的關聯性,以及農戶調查數據不能完全符合傳統頻率統計關于變量服從正態分布的假定,采用更為靈活的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進行分析,使分析結果有更高精度。以期為中國耕地污染治理特別是傳統小農生產經營模式下的耕地污染治理提供一個較為契合農情和農業生產實際的理論依據和經驗參考。

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探討種植規模、耕地細碎化與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關系是本文的核心。因此,在分別論述種植規模和耕地細碎化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影響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耕地細碎化條件下,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構成本文的理論邏輯脈絡。

2.1 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

在傳統的小農生產方式下,種植規模至少以三種方式影響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第一,在新古典經濟學體系下,小農生產的邊際產出呈倒“U”型結構,在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作用下,種植規模擴大導致生產效率提高[18],特別是在小農戶種植規模遠低于家庭農場種植規模的情況下,形成以農業邊際產出遞增為實質的生產過程會降低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進而促進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第二,由提高家庭收入動機所驅動,在當前小農戶留鄉務農和進城務工存在較大收入差距的條件下,受比較收益的影響,種植規模較小的農戶往往有動機脫離農業生產束縛[19],選擇進城務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在農業生產中更傾向于采用節省勞動時間的化肥、農藥投入來替代勞動力投入[20],甚至形成化肥對有機肥的反向替代,但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與農戶農業收入的提高,非農收入比較優勢的式微會逐步緩解這一趨勢,促進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第三,從比較靜態分析的方法論角度來看,農戶種植規模的提高強化了家庭對農業收入的依賴,使農戶更注重耕地地力的培育以實現長期增產的目標,從而提高農戶有機肥和綠色農藥的施用[21-22]。基于此,本文提出:

H1:種植規模的提高能使小農戶通過更合理地施用農業生產要素而促進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

2.2 耕地細碎化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

改革開放后,以公平為導向的中國農村土地分配制度客觀上形成了當前耕地細碎化的現實,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但鑒于包干到戶之初小農戶生產積極性的釋放,以及在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下,農民進城務工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開,耕地細碎化所增加的農業生產成本被農村充足的勞動力隱性消解。但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逐步承接國際產業資本轉移,以及隨后糧票制度的取消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限制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制度藩籬被沖破,越來越多的農民離土離鄉、進廠進城,使原本農村充裕的勞動力資源具有了稀缺性,耕地細碎化所形成的生產成本不斷顯化[23-24]。一方面,隨著近年來全國勞動力市場的放開和農民工隊伍的形成,在農村勞動力農業生產成本不斷顯化的背景下,耕地細碎化無疑增加了農業勞動成本[25],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業勞動力舍棄了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轉而采用化肥、農藥等現代生產要素代替勞動投入;另一方面,耕地細碎化條件下的農業生產方式與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難以契合,導致更具規范化、統一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難以介入[26],在降低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戶化肥、農藥投入的隨意性,增加了化肥、農藥不當施用的風險。基于此,本文提出:

H2:耕地細碎化的現實背景制約了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

2.3 種植規模、耕地細碎化與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歷史路徑與農村不同發展階段的現實情境,共同決定了小農生產方式下種植規模的擴大與耕地細碎化交織并存,形成當前農業生產中以規模化為代表的現代性與以細碎化為代表的歷史性的對抗。在此背景下,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必然受耕地細碎化的制約而與預期存在偏差。當耕地細碎化程度較低且種植規模較大的情況下,連片的生產經營模式使小農戶農業生產更接近于規模化的生產方式,能有效與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對接[27],降低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準入的自然條件制約,在提高小農戶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的同時,降低了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行為[28];反之,即便有較大的種植規模,也往往由于耕地細碎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農業勞動成本,削減甚至瓦解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率,促使小農戶通過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以緩解勞動的高強度投入,增加農藥、化肥不當施用的概率[29]。故本文提出:

H3:源于種植規模擴大所形成的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現代性優勢會由于歷史因素形成的耕地細碎化而趨于弱化。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構建的理論分析框架見圖1。

圖1 理論分析框架Fig.1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3.1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2021年對山東、河南和甘肅3省微觀農戶調查,數據內容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負責填寫。鑒于經濟作物種植戶特別是蔬菜種植戶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不當施用更為常見,本文調查對象聚焦于菜農。省份的選擇綜合考慮了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各省蔬菜播種面積(不低于2×105hm2)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在中國東中西部3類地區分別隨機抽取1個省,而后按照類似的邏輯在每個省選取3個市(縣)。最后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每個市(縣)選取2~3個鄉(鎮)、每個鄉(鎮)選取3~4個村,每村根據小農戶數量隨機發放問卷15~20份,共發放問卷1 500份,收回有效問卷1 448份,有效率為96.5%。

3.2 變量選取與樣本描述性統計

因變量。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特別是農藥、化肥的不當施用是導致耕地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近年來包括中央1號文件在內的涉農文件多次提出有機肥替代化肥、合理施用農藥的原因。故本文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重點關注農藥和肥料施用。參考已有研究的處理方式[30-31],本文將農藥施用行為設定為施用劇毒高毒化學農藥、低毒化學農藥、綠色農藥、不施藥,分別賦值1~4;肥料施用行為設定為完全施用化肥、主要施用化肥、化肥有機肥混用、主要施用有機肥、完全施用有機肥,分別賦值1~5;將受訪者農藥和肥料施用行為的賦值加總構成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表1)。

表1 變量定義Tab.1 Variable definition

核心自變量。種植規模和耕地細碎化是本文的核心自變量,參照相關研究的測量方式,分別用小農戶蔬菜種植面積和蔬菜種植地塊數來衡量[32-33]。調查情況表明,受訪戶平均蔬菜種植面積6.6畝,較為符合當前小農戶“人均一畝三分、戶均不足十畝”的經營現狀;平均蔬菜種植地塊數接近4塊,農戶耕種較為不便,對于本文抽樣地點為地勢相對較為平坦的非山區而言,耕地細碎化現象相對較為明顯。

控制變量。依據農戶行為分析的基本范式[31],本文選取受訪者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統計學特征[34]和家庭年收入、農業收入占比、務農時間等社會經濟特征[35]作為控制變量。從調查情況來看,男性受訪者占比68.3%,平均年齡49.9歲,較為符合中國“老人農業”的基本生產格局;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近60.0%的受訪者為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家庭勞動力人數普遍集中在3人以下,占比82.7%;平均家庭年收入4.4萬元;平均農業收入占比超過50.0%。從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來看,受訪對象較為符合當前中國小農戶生產的基本狀況。

3.3 研究方法

3.3.1 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

小農戶農藥、肥料施用行為均為有序分類變量,通常的研究方法是采用有序Logit模型或OLS回歸分別進行分析。但小農戶自身往往由于個體或家庭稟賦因素而呈現出行為間的相似性,導致農藥、肥料施用行為具有內在關聯,忽略這一因素將造成結果偏誤。此外,傳統的頻率統計依據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認為隨樣本量的增加,變量更傾向于服從正態分布,但現實中往往由于問卷測量方式的不同,使部分變量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因此,本文根據李昊等[31]的建議,選擇更為靈活的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Bayesian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BSUR)對數據進行分析,并將柯西分布作為參數估計的先驗分布,公式如下:

式(1)—式(4)中:yni為第i個受訪者的第n種行為,即農藥或肥料施用行為;xji為第i個受訪者的第j個控制變量;x規模和x細碎化分別表示種植規模和耕地細碎化程度;εn為殘差項;β為回歸系數;P(θ|yni,x)為后驗概率密度函數;P(yni|θ,x)為似然函數;P(θ,x)為參數θ與自變量x的聯合分布;C(yni|μ,σ)為柯西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μ和σ分別為均值和標準差。當殘差協方差矩陣非對角元素不顯著時,退化為傳統單模型回歸結果。

3.3.2 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

在不同耕地細碎化程度下,小農戶由于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的差異可能出現對土地流轉的不同選擇,造成結果的內生性。故本文采用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平衡耕地細碎化程度高和低(按均值劃分)兩種情況下受訪者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構建反事實分析框架:

式(5)中:ATT表示實驗組平均處理效應;E(Y1|Ii= 1)和E(Y0|Ii= 1)分別表示同一受訪者在耕地細碎化程度高和低時的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對同一個體而言,只能觀測到其耕地細碎化程度高或低,二者不會同時出現。學術界普遍采用廣義線性回歸模型結果作為傾向得分[36],而后基于核匹配或局部線性回歸等方式平衡實驗組與對照組間的差異,雖然為解決可能存在的內生性提供了條件,但也可能導致不存在顯著差異的變量在匹配后反而有顯著差異,引入新的估計誤差。因此,本文采用精度更高的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規避上述問題:

式(6)中:D為距離函數;與分別表示耕地細碎化程度高和低時受訪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征或社會經濟特征;W為權重;s為組間協方差矩陣;T為轉置矩陣。

4 結果與分析

4.1 種植規模、細碎化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影響的初步證據

為驗證種植規模、耕地細碎化程度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以及驗證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過程是否隨耕地細碎化程度的提高而弱化,本文采用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同時,為保持結果穩健性,將小農戶農藥施用行為和肥料施用行為的賦值加總構成整體行為,采用OLS進行回歸。其中,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采用HMC(Hamiltonian Monte Carlo)抽樣算法抽樣20 000次,“熱身期”10 000次后馬爾科夫雙鏈迭代估計,如圖2所示(僅報告核心變量);在引入交互項前,本文采用方差膨脹因子(VIF)檢驗了多重共線性,結果表明,VIF均小于1.5,說明本文回歸結果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為避免引入交互項后出現多重共線性,本文對種植規模和細碎化進行中心化處理。結果如表2所示。

圖2 馬爾科夫雙鏈迭代路徑圖Fig.2 Path diagram of Markov double-chain iteration

表2 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和OLS回歸結果Tab.2 Results of Bayesian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and 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由圖2分析可知,馬爾科夫雙鏈迭代路徑重合,模型已收斂。由表2分析可知,小農戶農藥施用行為和肥料施用行為回歸結果的殘差協方差矩陣非對角元素顯著為正,說明對小農戶而言,作為農業生產的要素投入,農藥和肥料的施用行為有相關性,采用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比傳統的單模型方法更有優勢。

從結果來看,種植規模的擴大使小農戶更傾向于合理施用農藥和肥料,促進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從而緩解耕地污染,假設H1初步得證。耕地細碎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小農戶農業生產成本,明顯降低了小農戶合理施用農藥、肥料的可能性,阻礙了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出現,假設H2初步得證。實質上,耕地細碎化程度的提高,使現代農業服務體系難以充分發揮助農的作用,導致規范化、統一化的農業生產要素投入的可能性下降,增加了小農戶農藥、化肥施用的隨意性,這也可能是小農戶不合理施用農藥、肥料的原因。種植規模與耕地細碎化程度的交互項顯著為負,說明雖然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小農戶合理施用農藥、肥料的耕地質量保護行為更為明顯,但較高的耕地細碎化程度顯著降低了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正向影響,假設H3初步得證。

就控制變量而言,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傾向于采用綠色農藥甚至不施藥等合理施藥行為,但卻并不影響其施肥行為,可能與男性更傾向以化肥替代勞動投入,將節省的勞動力投入到比較收益更高的非農產業有關。隨著年齡的增大,小農戶合理施藥與合理施肥的可能性增大。隨著勞動力人數和家庭人數的增加,小農戶合理施用農藥、肥料進而保護耕地質量的可能性增大,為前文性別和年齡的解釋提供了佐證。隨著農業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例的增加,小農戶對農業生產的依賴性增大,促使其更可能通過合理施藥和施肥來保護耕地質量。種植年限的增加促進了小農戶合理施藥行為,但對施肥行為無影響,可能是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小農戶更了解不合理的農藥施用對食品安全造成較大威脅,但肥料施用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則沒有農藥明顯所致。受教育程度和耕地污染認知程度的提高均促進了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

4.2 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再分析

隨著中國農村“三提五統”的取消,以村集體為單位的農村耕地“五年一小調、十年一大調”這一傳統分地形式由于村集體資源配置功能弱化而無法持續,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當前耕地細碎化的基本格局。隨著近年來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耕地細碎化與農業現代化生產方式難以契合,催生了具有一定稟賦特征的小農戶自發形成以耕地互換甚至“送人耕種”為實質的土地流轉,即在耕地細碎化程度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由于小農戶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的不同,形成了種植規模的“自選擇”過程,從而影響本文種植規模這一核心變量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因果推斷。鑒于此,本文以耕地細碎化程度為分類變量,按其均值劃分為高和低兩組,采用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平衡小農戶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的差異,同時,為避免數據排序的不同影響抽樣結果,本文采用有放回抽樣的方式進行匹配,共形成新樣本1 392個。傾向得分匹配前后的結果對比如表3所示,以匹配后新樣本為基礎的貝葉斯似不相關(BSUR)回歸結果和OLS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表3 傾向得分匹配前后結果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表4 種植規模、細碎化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影響的再檢驗(n=1 392)Tab.4 Re-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planting scale and fragmentation on the behavior of smallholders’ farmland quality protection(n=1 392)

由表3分析可知,與匹配前相比,匹配后在耕地細碎化程度高和低兩組間,小農戶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變量的標準均值差均有所下降,且匹配后組間標準均值差均不顯著,表明匹配效果較好。

由表4分析可知,在傾向得分匹配后采用新樣本進行回歸,小農戶農藥施用行為和肥料施用行為的模型回歸殘差協方差矩陣非對角元素仍顯著為正,再次說明了采用貝葉斯似不相關(BSUR)回歸模型的合理性。從回歸結果來看,即便在考慮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后,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農藥施用行為、肥料施用行為和整體行為仍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再次驗證了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小農戶更傾向于保護耕地質量的假設(H1);隨著耕地細碎化程度的增加,地塊數量的增多使小農戶農業生產更為不便,降低了合理施藥與合理施肥的可能性,抑制了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假設H2得證;此外,在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正向影響中,由于耕地細碎化的存在,顯著阻礙了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正向影響,假設H3得證。至此,本文所提出的三個假設全部得證。

4.3 穩健性檢驗

為保證分析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將農戶農藥和化肥減量作為因變量,再次采用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穩健性檢驗結果Tab.5 Result of robustness test

由表5分析可知,種植規模的擴大顯著促進了小農戶農藥和化肥減量施用,但耕地細碎化程度的提高卻對小農戶農藥和化肥減量施用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同時,在耕地細碎化的條件下,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農藥和化肥減量的影響明顯受到抑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前文分析結果的穩健性。

4.4 斜率分析

為進一步探討在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過程中,耕地細碎化程度的調節效應,本文采用斜率分析法將耕地細碎化程度低于均值的1個標準差(-1 SD)和高于均值的1個標準差(+1 SD)分別定義為耕地細碎化程度低和耕地細碎化程度高,分別對小農戶的農藥施用行為、肥料施用行為和整體行為進行分析。同時,為保證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分別以傾向得分匹配前和匹配后兩組數據為基礎進行檢驗,結果如表6、圖3和圖4所示。

表6 傾向得分匹配前后斜率分析結果Tab.6 Slope analysis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圖3 傾向得分匹配前斜率分析結果Fig.3 Results of slope analysis befor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圖4 傾向得分匹配后斜率分析結果Fig.4 Results of slope analysis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由表6、圖3和圖4分析可知,從農藥施用行為來看,無論耕地細碎化程度低或高,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農藥施用行為均有顯著正向影響,但相比之下,在耕地細碎化程度低時,種植規模對小農戶農藥施用行為的影響更大;就肥料施用行為而言,耕地細碎化程度低時,種植規模的擴大促進了小農戶合理的肥料施用行為,但當耕地細碎化程度高時,種植規模的擴大對小農戶肥料施用行為無影響;從整體行為來看,無論耕地細碎化程度低或高,種植規模的擴大均促進了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提升,但相比之下,在耕地細碎化程度低時,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上述結果無論以匹配前的原始樣本或匹配后的新樣本為基礎,均成立,進一步表明隨著耕地細碎化程度的提高,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合理施用農藥、肥料等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促進作用降低,同時再次說明前文分析結果的穩健性。

5 結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以小農戶為研究對象,在構建種植規模、耕地細碎化和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理論關系的基礎上,以小農戶農藥、化肥施用行為為例,基于山東、河南和甘肅3省1 448份微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貝葉斯似不相關回歸模型、基于遺傳算法的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斜率分析模型等驗證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設,主要得出如下結論:(1)種植規模的擴大促進了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種植規模擴大對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促進作用在小農戶層面存在。(2)在當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過程中,耕地細碎化對小農戶農業生產的影響明顯,在增加小農戶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降低了小農戶合理施藥與施肥等耕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傾向。(3)種植規模擴大對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有促進作用,特別是耕地細碎化程度低時,該促進作用更為明顯,但也因當前耕地細碎化較為普遍的現實而趨于弱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1)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合理推進小農戶通過土地互換等方式擴大單塊耕地種植規模,降低耕地細碎化程度,從而提升農業生產便利性,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行為。(2)在當前城市經濟和就業無法迅速容納中國小農的現實背景下,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有序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完善適度規模經營,在使小農戶進城與返鄉實現“進可攻、退可守”的同時,促進小農戶保護耕地質量。(3)在小農經濟仍將承載中國農業生產主體地位的形勢下,耕地質量保護的政策作用對象在考慮規模種植戶的基礎上,也應著眼于小農戶,不可忽視小農戶耕地質量保護的主體性,從而改善耕地污染。

猜你喜歡
耕地農業生產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今日農業(2022年13期)2022-11-10 01:05:49
保護耕地
北京測繪(2021年12期)2022-01-22 03:33:36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毛片不卡|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91网站国产|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午夜| 1级黄色毛片|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日韩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欧美亚洲第一页|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欧美h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99在线视频免费|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九色视频一区| 免费在线视频a|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性欧美久久|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美女被操91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网站黄|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高清| 国产迷奸在线看|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亚洲日本www|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色婷婷色丁香|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欧美啪啪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99国产在线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在线欧美一区|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不卡二区|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无码一区18禁|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