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致死的原因大多是癌細胞擴散,引發了各種全身性疾病,最后導致器官衰竭死亡。但人類死亡的同時,癌細胞也會跟著身體機能的喪失而死去。人死了,癌細胞也死了,為什么它要和人類“同歸于盡”?
癌細胞的產生,大多數人會歸結為“變異”這一因素,正常的細胞變異成無限增殖的癌細胞,從而形成癌癥。
雖然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好端端的細胞為什么會變異?其實更多取決于體外因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聯合哈佛大學發表了一篇研究,通過對腦癌演變過程的對比發現,人體DNA 的FOXR2 基因,在70%的癌癥出現時,處于活躍狀態。而這個“FOXR2 基因”,可以視其為癌細胞變異的關鍵,也是癌細胞產生的詳細原理和方式。
那么,是不是只有癌癥患者體內有癌細胞?其實并不是這樣,癌癥患者的本質是癌細胞失控且大量增殖。即便是正常人體內,也有可能因為偶發性變異導致體內出現癌細胞,但大多數都會被身體免疫系統清除。
所以,越是年老、體弱者,身體免疫力差,對癌細胞篩查能力不足,越是可能存在比較高的癌癥風險。
由此可見,即便是癌細胞形成癌癥,也要經過偶發性變異,以及對FOXR2 基因影響,最終逃過免疫系統的篩查,才會在身體里形成癌癥。但它如此費盡周折,最終仍然要和人體一起“同歸于盡”。
人死了,癌細胞也死了,為什么它要和人類“同歸于盡”?
其實,癌細胞“精明”得很。一項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的研究表明:發生癌變的細胞,大多數是在衰老轉錄控制的過程中變異的。在這個階段,細胞往往已經停止分裂,單純地形成生長因子以及促生長因子。
也就是說,發生癌變的細胞,大多數都是快走到生命盡頭的“衰老細胞”,出于增殖的本能從而發生變異,形成無限增生的癌細胞。它們變成癌細胞后,雖然最終會和人體“同歸于盡”,但實際上延長了衰老細胞的增殖壽命。
由此可見,癌細胞是壞細胞。所以,盡量讓癌細胞無法出現,是預防癌癥的有效方法。
平時生活中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預防癌癥。
適當補充蛋白質癌細胞的“最大克星”,其實就是我們身體里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變強,癌細胞自然也會對你敬而遠之。
蛋白質是免疫細胞的主要營養來源,平時適當補充肉蛋奶,補充優質蛋白質,對預防癌癥能起到不錯的幫助。
多做有氧運動研究表明,癌細胞的活性會隨著人體含氧量的增多而減弱。平時多做有氧運動,比如跑步、游泳、跳繩等,不僅能增加血液氧氣含量,還能提高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
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美國哈佛大學對7 萬名女性進行為期8 年的調查,發現樂觀的女性患有心臟病、癌癥、腦卒中的概率,平均降低了50%左右。所以,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保持快樂的心情,是讓癌細胞“害怕”你的有效方法。學會排解消極情緒,積極調整生活,健康也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