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蕾 林海英 廖偉春 申麗萍 余鑫茂
支氣管哮喘主要是由肥大細胞、T 淋巴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參與,以氣道炎癥為特征的慢性氣道疾病,表現主要為胸悶、喘息、咳嗽及氣急等。而慢性持續期具有病情遷延不愈、容易發作等特點[1-2]。目前,針對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的治療,西醫治療多以阻止疾病進展、緩解癥狀為主,但療效并不十分滿意[3]。哮喘慢性持續期屬中醫“哮病”范疇,中醫藥可延緩氣道重建、控制氣道炎癥及調節免疫與神經內分泌等,以此可控制哮喘,且安全性良好[4-6]。本研究探討溫肺健脾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臨床療效及對細胞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康復醫院內科就診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102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1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號:2019 年審(22)號],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7]診斷標準:(1)輕度持續:患者癥狀每周≥1次,但每日低于1 次;夜間癥狀每月>2 次,但每日<1次;最大呼氣流量占預計值百分率(PEF%)≥80%,且患者第1 s 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80%;(2)中度持續:患者每日有癥狀;夜間哮喘癥狀≥1 次/每周;PEF% 60%~79%,FEV1%60%~79%;(3)重度持續:患者每日有癥狀,且頻繁出現;患者常于夜間出現哮喘癥狀;PEF%<60%,FEV1%<60%。中醫辨證標準:依據《支氣管哮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2012)》[8]診斷標準,辨證屬肺脾氣虛證,癥狀可見:喘息,胸悶氣短聲低,咳嗽,倦怠無力,咳痰色白量多質稀,食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合并肺間質纖維化、肺結核、肺炎及慢性阻塞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疾病者;(2)急性發作期或慢性持續期者;(3)精神疾病者;(4)合并全身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5)過敏體質者;(6)惡性腫瘤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包括解痙、化痰、氧療及控制感染等,且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規格50 μg:250 μg;批號H20140382),早晚各1 吸。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溫肺健脾湯,擬方:炙黃芪30 g,白術、黨參、瓜蔞、茯苓各15 g,五味子、法半夏、防風、羌活各10 g,陳皮15 g,炙甘草10 g,隨癥加味:喘息嚴重者加蘇子、旋復花各10 g,咳嗽嚴重者加杏仁、紫蘇各10 g。水煎取汁300 mL,150 mL/次,早晚溫服。兩組療程12 周。
1.5 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肺功能變化,采用捷斯特HIS01 型肺功能儀測定;觀察兩組日間和夜間喘息癥狀改善情況,根據癥狀計0~9 分,積分越高喘息癥狀越明顯;(3)觀察兩組細胞因子變化,于治療前與治療12 周末清晨抽取患者6 mL 靜脈血,以15 cm離心半徑,3000 r/min 離心轉速,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17(IL-17)采用IL-4、IL-10、IL-17 檢測試劑盒[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批號20200019]檢測;觀察兩組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變化,于治療前與治療12周末清晨抽取患者6 mL 靜脈血,以15 cm 離心半徑,3000 r/min 離心轉速,離心10 min,取上清液,TGF-β1 采用TGF-β1 檢測試劑盒(深圳海柔思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90163)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采用VEGF 檢測試劑盒(深圳海柔思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90168)檢測;(4)觀察兩組不良反應。
1.6 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控制:患者主要癥狀消失,且患者FEV1%增加量高于35%,及患者PEF%晝夜波動率低于20%;顯效:患者主要癥狀明顯減輕,且患者FEV1%增加量25%~35%,及患者晝夜波動率高于20%;有效:患者主要癥狀有所減輕,且患者FEV1%增加量15%~24%;無效:患者主要癥狀無減輕,且患者FEV1%增加量不足15%。總有效率=臨床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持續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EF%、FEV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EF%和FEV1%均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肺功能比較(%,)

表2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肺功能比較(%,)
注:對照組為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為常規西醫+溫肺健脾湯治療;PEF%為最大呼氣流量占預計值百分率;FEV1%為患者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日間和夜間喘息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日間和夜間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日間和夜間喘息癥狀積分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日間和夜間喘息癥狀積分比較(分,)

表3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日間和夜間喘息癥狀積分比較(分,)
注:對照組為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為常規西醫+溫肺健脾湯治療;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3.4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IL-4、IL-10、IL-17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4 和IL-17 水平低于治療前,而IL-10 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血清IL-4 和IL-17 水平低于對照組,而IL-10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細胞因子比較(ng/L,)

表4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細胞因子比較(ng/L,)
注:對照組為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為常規西醫+溫肺健脾湯治療;IL-4 為白介素-4;IL-10 為白介素-10;IL-17 為白介素-17;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3.5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血清TGF-β1 和VEGF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TGF-β1 和VEG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GF-β1 和VEGF 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血清TGF-β1 和VEGF 水平比較(ng/L,)

表5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血清TGF-β1 和VEGF 水平比較(ng/L,)
注:對照組為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為常規西醫+溫肺健脾湯治療;TGF-β1 為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VEGF 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3.6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12 周,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療效比較
3.7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哮喘主要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長期使用效果不理想,而反復發直接影響療效和預后。目前,治療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是臨床研究的重點[9]。
哮喘慢性持續期屬中醫“哮病”范疇。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而其病機之本乃肺脾腎虧虛[10]。久病咳喘,耗傷肺氣,子病及母,使肺脾氣虛;加之寒濕之邪侵襲機體,或憂思日久,或勞倦過度,或飲食不節,均會損傷脾土;或者由于先天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會導致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氣血津液生化不足,肺失滋養,或者母病及子,遂成肺脾氣虛證,而見喘息,胸悶氣短聲低,咳嗽,倦怠無力,咳痰色白量多質稀,食少便溏等癥[11-12]。溫肺健脾湯中,炙黃芪、白術、黨參和炙甘草大補元氣,以補為升,健運脾胃使陽氣生發;瓜蔞清熱化痰,理氣寬胸;茯苓利水消腫,滲濕健脾;五味子益氣生津,上斂肺氣;法半夏燥濕化痰,行氣開脾;防風和羌活同用,升舉清陽之氣;陳皮理氣燥濕,健脾化痰。諸藥聯合,共奏清熱解毒、化痰健脾之效。本研究采用溫肺健脾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PEF%、FEV1%、日間和夜間喘息癥狀積分均優于對照組。
哮喘氣道炎癥機制較為復雜,有類晶體堿性蛋白質、前列腺素、白三烯及IL-4、IL-10 和IL-13 等參與了氣道炎癥中炎性細胞黏附、聚集和趨化。IL-4 不僅可促進B 細胞分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且能夠促進抗原激發,造成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導致氣道黏膜黏液過度分泌,造成氣道高反應性[13]。IL-10 對Th2細胞、肥大細胞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且可降低促炎癥因子合成及釋放,同時還有利于氣道炎癥的控制[14]。哮喘肺泡灌洗液、痰液及外周血IL-17 水平均升高,故而認為IL-17 與哮喘發生關系緊密[15]。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治療組血清IL-4 和IL-17 水平低于對照組而IL-10 水平高于對照組,可見溫肺健脾湯可抑制促炎因子表達,提高抗炎因子水平,以控制氣道炎癥反應,從而降低氣道高反應性。TGF-β1 和VEGF 在哮喘氣道重塑和氣道炎癥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哮喘患者TGF-β1 主要由氣道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產生,其增加程度與成纖維細胞數目、氣道基底膜厚度及哮喘發作時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VEGF 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促進炎癥細胞活化、趨化及聚集,可作為哮喘病情嚴重程度判斷的一種生物學標志物[16]。
綜上所述,溫肺健脾湯治療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療效明顯,可調節細胞因子水平,降低TGF-β1 和VEGF 水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