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元,陳 聰
(桂林理工大學 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頒布了《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2016—2017年)行動方案》(桂政辦發〔2015〕127號),下文簡稱為《方案》。《方案》指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是廣西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載體,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平臺,是農業農村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方案》提出了到2017年建成自治區級示范區100個、縣級200個、鄉級300個的目標,其中,對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核心區要求其規模連片200 hm2以上、拓展區333.33 hm2以上、輻射區666.67 hm2以上。全區重點圍繞糖料蔗、糧食、水果、蔬菜、茶葉、桑蠶、食用菌、羅非魚、肉牛肉羊、生豬等十大種養產業,以及富硒農業、有機循環農業、休閑農業3個新興產業建設示范區。
筆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網站搜集整理了2015年—2019年分9個批次認定的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信息,截至2020年末,廣西壯族自治區共認定了344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以下簡稱“核心示范區”)。筆者按地區、行業、主營項目對344個核心示范區進行了特征分析。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
在344個核心示范區中,有16個屬于廣西農墾,其所在地信息不完整,所以,不計入14個地級市的統計當中。在14個地級市中,核心示范區數量最多的是桂林市和河池市,數量都為40個,南寧市有39個;數量最少的是北海市,只有11個,次少的是防城港市,只有12個。14個地級市的核心示范區數量均值為23.4,標準差為10.6,離散系數為0.45,地區間差異程度不大。
由表1可看到,廣西的14個地級市的縣級行政區數量差異比較大。欽州、防城港和北海只有4個縣級行政區;桂林、南寧和百色則分別有17個、12個、12個縣級行政區。全自治區的縣級行政區平均有2.95個核心示范區,有5個城市低于全區平均值,分別是:百色市2個,梧州市2.14個,桂林市2.35個,北海市2.75個,柳州市2.9個。其他9個地級市的指標值都大于3個,平均數最大的3個城市分別是玉林市,達到4.14個,其次是崇左市和河池市,數值分別為3.57和3.55。表1中的離散系數反映了每個地級市下轄的縣級行政區有核心示范區數量的相對差異程度,北海市的離散系數值最大,觀察發現,北海市的4個縣級行政區的核心示范區數量分別是0、2、3、6,合浦縣的核心示范區數量占全市的一半多。桂林市的離散系數值為0.736,在17個縣級行政區中,陽朔縣、靈川縣、荔浦市、全州縣的核心示范區數量共19個,差不多是全市數量的一半,而秀峰、七星和象山這3個區沒有核心示范區。貴港市和崇左市的離散系數小,說明這兩個市的核心示范區分布比較平均,內部差異小。以貴港市為例,5個縣級行政區的核心示范區數分別是2、3、3、4、4。

表1 14個地級市的核心示范區數量統計
根據344個核心示范區的主產品或主要經營項目,筆者將其所屬行業分為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漁業和綜合5個行業。種植業主要包括生產草本水果(如火龍果、香蕉等)、草本香料、蔬菜、藥材,食用菌的示范區。林業包括主要生產木本水果(如葡萄、桃李、柑橘等)、堅果、木材的示范區。養殖業包括主要從事家禽和家畜養殖的示范區,漁業包括生產海水產品和淡水產品的示范區。綜合包括生態旅游、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類示范區,其中的生態旅游和休閑農業示范區在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還進行旅游業經營,生態農業示范區則涉及種植—養殖生態循環,或種植—漁業生態循環,比如稻魚共生等。因為這3種示范區的經營難以劃入種養林漁這4種行業,所以筆者將其歸為綜合類。
根據筆者統計,在344個核心示范區中,從事林業的最多,有140個,數量占比為40.7%;從事種植業的有69個,數量占比為20.1%;從事養殖業的有63個,數量占比18.3%;從事綜合經營的有59個,占比17.2%;從事漁業的最少,只有13家。
根據表2最后幾行的統計指標,從標準差來看,5個行業的核心示范區數量的地區分布絕對差異最大的是林業,最小的是漁業;但從離散系數來看,相對差異最大的是漁業,最小的是種植業。林業和養殖業雖然在核心示范區總量上相差一倍多,但其地區分布的相對差異程度是非常接近的。從前三位集中度來看,集中度最高的是漁業,北海、欽州和防城港3個市集中了全區69.23%的漁業核心示范區。集中度最低的是種植業,南寧、賀州和柳州3個市雖然是全區種植業核心示范區最多的,但只占全區總數的38.46%,說明種植業在廣西而言沒有優勢特別集中的地級市,每個地級市都有自己的優勢種植業。林業、養殖業和綜合類的集中度比較接近,在43%~47%之間,集中度并不高。林業主要集中在桂林、河池和百色3個市,養殖業主要集中在玉林、崇左、河池3個市,綜合類主要集中在南寧、桂林、河池3個市。通過上述統計發現,核心示范區數量最多的3個市各自有兩個行業在廣西有領先優勢:桂林在林業和綜合類領先,河池在林業和養殖業領先,南寧在綜合類和種植業領先。

表2 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地區—行業分布
從表2首位集中度指標看到,百色市和桂林市的指標值最大,分別為66.67%和67.5%,對應的首位行業都是林業,說明這兩個市的林產品相對于本市其他農產品有明顯的領先優勢。集中度最小的是北海市和南寧市,指標值在27%和28%左右,這兩個市的首位行業都有兩個,分別是北海(漁業、種植業),南寧(林業、種植業),說明這兩個市的5個行業發展差異不大,沒有特別突出的領先行業。
從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數量來看,桂林市、河池市和南寧市在廣西處于領先地位;而北海市、防城港市和欽州市在全區排名靠后。各市的核心示范區數量和下轄的縣級行政區數量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用總數除以縣級行政區數目后,根據平均數排名,玉林市、河池市、崇左市在全自治區排名前三;百色市、梧州市和桂林市排名靠后。分行業來看,核心示范區數量在廣西排名前三的情況是:桂林市、河池市和百色市的林業;玉林、崇左、河池的養殖業;北海、欽州和防城港的漁業;南寧、賀州和柳州的種植業;南寧、桂林和河池的綜合農業,這些城市已經形成細分行業的現代特色農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