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X

不少人對待行李箱像對待新車,拿一個光滑、完美的旅行箱出門,在每次旅行結束時小心翼翼地檢查哪里弄舊了。為了討好顧客,各路廠家紛紛施展渾身解數,拼材質拼做工拼廣告,然而并沒有什么用,箱子一進機場就見分曉。
意大利設計師Francesco Pavia想出一招,推出一款名為Crash Baggage的行李箱,中文譯名就叫“爛箱”。
Crash Baggage 設計非常聰明,每件商品都做了“預防性破壞”的加工,故意在平時容易被撞凹的地方設計凹槽,像是它已經被扔了上百次才終于被安分地放置在傳送帶上,看到外形已經這么破了,連機場的搬運小哥也不忍心再摔它。
爛箱和其他行李箱最大的差異在于除去“心痛”的壓力,要你別再為了旅行箱上的碰撞、凹損、摩擦、變形,毀了旅程上的美好心情。
這個品牌一經推出,就受到前衛時尚人士的追捧。覺得它越破越時髦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以摔箱子為樂,聽說這種方式可減壓了。網上甚至有人專門示范如何讓爛箱更爛。
雖然爛箱看起來爛得讓人心疼,但還是成為了很多明星的心頭好。
爛箱的創始人Francesco Pavia,總是喜歡什么東西都可以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爾后Francesco了解到他自己喜愛的是旅游、是到處與不一樣的人見面認識,也從此展開了他的流浪之旅。
Crash Baggage創始人 Francesco Pavia的父親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投入行李包事業,也可以說他幾乎經歷了這30多年來行李演變的歷史。Francesco也算半個在行李箱中長大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地了解了行李箱的世界。
有一次,Francesco在機場等候之時,聽到兩名旅客的對話,兩人正在討論,擔心著他們的新行李箱會因為托運而碰壞。Francesco霎時靈光乍現!這就是Francesco想要的精神,他完全不想要花時間精力去擔心他的行李問題。
因此,這款行李箱帶入了他完整的精神理念,要讓旅行只需要思考兩件事:一是要去哪里?二是到了那里會有什么新體驗呢?
這款面世之時就已經充滿沖擊凹痕的 Crash Baggage,就這樣帶著它流入血脈的精神:Handle Without Care(拿它不用小心)。在經過歷時一年半的設計研發后,它終于與世人見面。
緊接著Crash Baggage做了幾次營銷。
比如配圖留言:“搬運小哥,求求你千萬不要對我的箱子手下留情啊!”
言外之意就是,你就用力摔吧,反正多摔幾個坑,用戶也看不出來。沒想到,這卻一下子為品牌創造了最有力的營銷,更成為它最獨特的標志,箱子的銷路變得越來越好。
接著他們在社交平臺上搞了個“破箱子破摔”活動,評選摔得最爛的5個箱子進行展出。
許多買了 Crash Baggage的人都表示,多年來的強迫癥終于被治好了。
通過這些營銷活動,爛箱將自己的品牌精神Handle Without Care 很好地傳遞給了用戶,并且忠實呈現旅行的意義,要你再也不用擔心行李箱上的標簽或凹損,幽默地以凹痕為主題外表,傳遞堅固防護、順手移動、自在生活的旅行新視野。
生活中,有一些東西確實需要輕拿輕放,但是有一些并不一定需要這樣,譬如爛箱……
雖然逆向思維的營銷方法為他們贏得了一大批粉絲,其實Crash Baggage的做工和材質也并非浪得虛名。
爛箱采用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強化材質制成硬殼箱體,保有適當輕、彈、耐摔的特性,而不規則的表面撐體,更能消抵沖撞時的部分受力并提供緩沖。箱子內里還設計了一層海綿作為緩沖保護物,即使你的箱子被摔來摔去,也可以保證里面物品的安全。
別看爛箱有著玩世不恭的外形設計,它可是使用永續塑料材料制成,成分都遵守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法規》要求,讓愛旅行的旅人也能同時愛地球,保護環境和人體安全。除此之外,在漫長的回轉行李運輸帶邊等著行李箱被送出來(并且擔心被人拿錯)的緊張心情,是每個旅人踏上異地時面臨的第一項折磨,但這款箱子不會讓你太受折磨。爛箱因為造型非常獨特,而且顏色張揚,要在茫茫箱海中找到也比較容易。
旅行本就是一場冒險,完美太過無聊,缺陷使人印象深刻,傷疤也都成為堅強幸存的印記。被預防性破壞的行李箱,無形中給了我們更多的勇氣,使我們用一種仿佛經歷過磨煉的姿態迎接所有難關。
(秋水長天摘自微信公眾號“金錯刀”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