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娜,趙二賢,樊少卿
(1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省中醫院 日間手術室,河南 鄭州 450002;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麻醉與圍術期醫學部,河南 鄭州 450003)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因具有創傷小、術后康復快等優點,現已成為臨床治療各類膽囊疾病的首選方法,但由于此手術需于全麻下進行,術后患者蘇醒時間較長,不利于其認知功能恢復[1]。目前,七氟醚、異丙酚全麻方案常被應用于LC手術中,但臨床上鮮有二者對于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影響的相關報道。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七氟醚與異丙酚全身麻醉在LC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LC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本研究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所有患者對本研究所用麻醉藥物均無過敏反應,ASA分級Ⅰ~Ⅱ級,自愿簽署加入研究同意書;排除有嚴重性肝腎功能障礙者,嚴重性內分泌系統疾病者,腹部手術史者,精神障礙者。A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24~65歲,平均(42.33±9.10)歲;體質量43~87 kg,平均(65.33±12.10)kg;ASA分級:Ⅰ級23例,Ⅱ級22例。B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21~67歲,平均(42.24±8.21)歲;體質量42~84 kg,平均(65.20±11.36)kg;ASA分級:Ⅰ級25例,Ⅱ級2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體質量及ASA分級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室后均接受面罩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持續監測心率、血壓及血氧飽和度等,以0.3 mg/kg依托咪酯(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59)、2μg/kg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5)、0.1 mg/kg維庫溴銨(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33079)、0.03 mg/kg咪達唑侖(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33)進行麻醉誘導,完成后通過氣管插管給予機械通氣。A組給予七氟醚全麻:持續吸入1%~2%七氟醚(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007)進行麻醉維持;B組給予異丙酚全麻:靜脈滴注3~6 mg·kg-1·h-1異丙酚(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國藥準字J20160042)進行麻醉維持。術后常規靜注阿托品(蘇州弘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527)、新斯的明(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770)拮抗肌松,患者可聽從口令睜眼且呼吸狀態平穩、血氧飽和度>95%、潮氣量>300 mL時方可拔管。
1.3 觀察指標①術后恢復指標:記錄比較兩組的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②血壓:測量比較兩組麻醉前、插管后2 min及氣腹后5 min的收縮壓及舒張壓。③認知功能:采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2]對兩組術后2 h、6 h及24 h的認知功能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語言、延遲記憶及時間定向力等7個方面,總評分范圍為0~30分,評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恢復指標與A組相比,B組的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s,min)

表1 兩組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s,min)
組別 n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B組 45 12.93±2.90 15.33±3.12 17.93±3.55 A組 45 16.10±3.47 18.02±4.05 21.10±3.98 t 4.702 3.530 3.987 P<0.05 <0.05 <0.05呼之睜眼時間
2.2 血壓插管后2 min、氣腹后5 min,B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均高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的血壓比較(±s,mmHg)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的血壓比較(±s,mmHg)
注:與本組麻醉前比較,*P<0.05;與A組同期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麻醉前 插管后2min 氣腹后5min收縮壓 B組 45 116.20±10.55 109.26±9.27*# 113.12±9.35#A組 45 115.83±11.04 102.13±9.52* 107.06±9.80*舒張壓 B組 45 73.80±9.63 66.32±8.35*# 72.10±7.44#A組 45 73.27±8.25 60.12±7.38* 68.20±8.15*
2.3 認知功能術后2 h、6 h,B組的MMSE評分均高于A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的MMSE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的MMSE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術后2h 術后6h 術后24h B組 45 24.44±3.15 25.73±2.10 27.63±2.05 A組 45 19.26±2.70 21.70±1.93 27.44±2.17 t 8.376 9.478 0.427 P<0.05 <0.05 >0.05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一種微創術式,對于麻醉效果有著較高的要求,不但要滿足手術麻醉深度,保證患者術后血流動力學穩定,同時還要促使患者術后快速蘇醒,盡快恢復認知功能[3]。因此,在LC術中選取一種麻醉效果好且術后恢復快的麻醉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七氟醚、異丙酚均屬于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其中七氟醚屬于一種新型的吸入型麻醉藥物,不僅具有麻醉維持平穩、麻醉深度易調控及術后蘇醒快等特點,而且對于患者機體刺激性較小,血氣分配系數低[4];異丙酚是一種快速且強效的全身麻醉藥物,不僅麻醉起效快、效能強、不良反應少,而且術后蘇醒更快且平穩,近年來在各類手術中的應用率逐漸上升[5]。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的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短于A組;插管后2 min、氣腹后5 min,B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均高于A組。上述結果表明,與七氟醚全麻相比,在LC術中采用異丙酚全麻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更快蘇醒,且對其血壓影響更小。劉全成[6]對160例老年患者的對照研究發現,和七氟醚全麻相比,對老年手術患者進行異丙酚全麻可有效縮短其術后蘇醒時間,促進認知功能恢復,與本研究結果有相同之處。究其原因在于七氟醚有一定的交感神經抑制作用,可降低患者血壓,抑制其呼吸,增加麻醉風險。
目前,對于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缺乏統一性,相關報道也存在很大差異。本研究使用的MMSE評分量表屬于現階段影響力較大的認知功能缺損評估工具,可有效評估患者的語言、延遲記憶及時間定向力等恢復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 h、6 h,B組的MMSE評分均高于A組;兩組術后24 h的MMSE評分無顯著差異。上述結果表明,與七氟醚全麻相比,在LC術中采用異丙酚全麻對于患者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較小,可更有效地促進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恢復,而對患者長期認知功能影響方面,二者作用相當,可能與異丙酚在患者機體內殘留的時間較七氟醚更短有一定關系。
綜上所述,與七氟醚全麻相比,異丙酚全麻可更有效地促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術后蘇醒與早期認知功能恢復,且對患者血壓的影響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