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艷,肖少燕
(汕頭市潮陽區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廣東 汕頭 515100)
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營養缺乏性疾病,女性及孕婦為其主要高發人群,妊娠期合并缺鐵性貧血極易對母體和胎兒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妊娠期婦女應及時補充鐵劑,降低缺血性貧血的發生風險[1]。臨床上對于缺鐵性貧血孕婦的治療以口服琥珀酸亞鐵、硫酸亞鐵等鐵劑為主,具有顯著效果,但是極易導致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中醫認為缺鐵性貧血屬于氣血兩虧,而蠶砂提取物具有補血益氣之效,可以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2]。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琥珀酸亞鐵與蠶砂提取物治療缺鐵性貧血孕婦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貧血孕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20~39歲,產前正規建卡并進行產檢、肝腎功能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檢查,明確診斷,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內外科急癥,近期存在輸血、獻血史,嚴重營養不良,精神障礙,認知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7例。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s)
分組 n 年齡(歲) 孕次(次) 產次(次) BMI(kg/m2)觀察組 67 31.47±5.20 1.89±0.54 0.62±0.13 22.19±3.20對照組 67 31.39±5.16 1.95±0.49 0.59±0.10 22.34±3.18 t 0.089 0.674 1.497 0.272 P 0.929 0.502 0.137 0.786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琥珀酸亞鐵片(生產廠家: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30005;規格:100 mg×20 s)口服,每次0.1 g,3次/d。對照組:生血寧片(生產廠家:武漢聯合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088;規格:0.25 g×24 s)口服,每次0.5 g,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3]:顯效:貧血導致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紅蛋白含量上升至100 g/L及以上,紅細胞計數上升至3.5×1012/L及以上;有效:貧血導致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紅蛋白含量上升20 g/L;無效:貧血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血液指標:檢測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水平。標本采集: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10 mL,采用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提供的Hemato Flow血液流式細胞分析平臺進行檢測;檢測時間: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③安全性評價: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0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療效比較[n(%)]
2.2 血液指標兩組治療前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血液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的血液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血清鐵蛋白(μg/L)治療前 觀察組 67 82.43±0.95 2.83±0.30 8.10±2.23對照組 67 82.38±1.02 2.80±0.26 8.15±2.20 t 0.294 0.169 0.131 P 0.770 0.537 0.896治療后 觀察組 67 121.93±4.37* 3.91±1.13* 15.03±3.43*對照組 67 105.47±4.35* 3.28±1.20* 12.91±2.95*t 21.851 3.129 3.836 P 0.001 0.002 0.000時間 分組 n 血紅蛋白(g/L)紅細胞計數(×1012/L)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4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鐵是人體必備元素之一,機體每日鐵補充量為15~20 mg,若機體出現鐵代謝障礙、攝入量不足、消耗增加時,極易出現鐵缺乏,減少紅細胞的生成,繼而出現缺鐵性貧血,妊娠期母體對于鐵的需求量增加,到中晚期胎兒生長迅速,孕期鐵的需求量在1 000 mg以上,正常攝入量難以滿足孕期的需求,因此,孕中期婦女極易合并缺鐵性貧血。
臨床上對于鐵元素的補充常采用琥珀酸亞鐵作為推薦鐵劑,但是長期使用發現口服琥珀酸亞鐵片極易出現胃腸道不適、黑便等消化道不良反應,許多孕婦因為難以耐受而終止服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高于蠶砂提取物[4]。本研究結果顯示,琥珀酸亞鐵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42%,顯著高于蠶砂提取物治療患者的4.48%(P<0.05)。蠶砂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鐵葉綠酸鈉,人體的血紅蛋白與其結構、功能相似,因此不僅可以提高造血功能,且不良反應更少。蠶砂提取物的主要代表性藥物是生血寧,但每粒藥物中的鐵含量僅為2.6 mg,低于琥珀酸亞鐵中鐵的含量。因此,蠶砂提取物能否完全代替琥珀酸亞鐵治療妊娠缺鐵性貧血仍存在一定的爭議。
本研究中琥珀酸亞鐵治療的患者總有效率為97.01%,顯著高于蠶砂提取物治療患者的83.58%,治療后觀察組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琥珀酸亞鐵可有效改善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等血液指標。本研究采用的琥珀酸亞鐵片為速力菲,既往研究[5]表明孕婦也是可以服用的,機體內鐵為微量元素,孕期極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機體難以快速補充鐵元素,血紅蛋白合成減少,紅細胞體積變小,攜氧能力下降,繼而出現缺鐵性貧血。外源性鐵補充主要通過二價鐵的方式,不管是攝取自藥物或者是食物,都是通過十二指腸來吸收二價鐵,被吸收的二價鐵部分轉化成三價鐵后結合去鐵鐵蛋白從而形成血清鐵蛋白并進行儲存,剩下的部分則融入血漿并與轉鐵蛋白相結合,逐漸成為血紅蛋白。服用琥珀酸亞鐵后可快速被吸收,及時補充大量的鐵元素,緩解孕婦缺鐵性貧血癥狀,而且琥珀酸亞鐵還能夠對胎兒的發育不良進行糾正,改善妊娠結局。蠶砂提取物通過促進骨髓紅細胞增殖緩慢改善血液指標,但是其中的鐵含量較低,治療速度不及琥珀酸亞鐵,因此蠶砂提取物治療缺鐵性貧血孕婦的效果不及琥珀酸亞鐵,但因其不良反應少,可作為存在不良反應孕婦的替代藥物。
綜上所述,與蠶砂提取物相比,琥珀酸亞鐵治療缺鐵性貧血孕婦的效果更顯著,可在較短的時間緩解缺鐵性貧血癥狀,但是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孕婦可采取蠶砂提取物緩慢補鐵,改善貧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