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華,邢亞東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院 兒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兒童時期機體的組織器官等尚未發育成熟,機體的免疫力較低,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肺炎為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熱、頑固性咳嗽等為該病的主要癥狀[1]。抗感染、對癥支持等為臨床治療肺炎患兒的主要手段,霧化吸入治療為最常見的方式。然而肺炎患兒由于年齡小,心理發育不成熟,對疾病治療可產生抗拒心理,影響治療效果。肺炎的病程較長,故在病情穩定后,患兒需接受居家治療,因此院外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2]。延續護理是將院內的護理服務延伸至院外,保證護理的持續性。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微信已成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通信軟件,已有報道[3]將微信平臺延續護理用于兒童的居家護理。本研究將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用于肺炎患兒,觀察對其遵醫行為、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兒為對象,按照單雙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7.51±1.64)歲,最小者3歲,最大者13歲;男性26例,女性14例;病程(2.14±0.34)個月,患兒家屬受教育年限(12.61±2.07)年。對照組年齡(7.47±1.60)歲,最小者3歲,最大者14歲;男性24例,女性16例;病程(2.17±0.31)個月,患兒家屬受教育年限(12.58±2.10)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炎診斷標準[4];②經影像學、實驗室檢查確診;③肺炎處于穩定期;④患兒精神狀態良好可溝通。排除標準:①先天性支氣管發育不良;②氣道存在異物;③合并哮喘;④依從性差,不能配合;⑤中途退出研究。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遵醫囑進行住院教育、用藥及飲食指導等;出院時為患兒建立檔案,告知復診時間。觀察組接受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①組建延續護理小組,護士長統籌護理工作,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保證組員掌握肺炎的護理技能、心理干預知識等。②護理干預實施:a:建立微信公眾號及群聊,護理人員將二維碼推送給患兒家屬,告知其添加微信好友,確認其成功關注;詳細了解患兒的基本信息、臨床資料等,結合護理內容每天定時給予微信提示,提醒患兒按時服藥、合理飲食等。b:每周定時語音聊天1次,了解患兒用藥、飲食等情況,出現不良情緒者可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疏導,可邀請心理咨詢師為患兒提供心理指導,提醒患兒家屬復診時間。c:將護理知識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發送給患兒,3次/周,持續3個月?;純杭覍僭趯W習推送內容后,依據自身掌握情況回復,護理人員收集信息,根據結果進行干預。d:每天安排1名護理人員在線1 h,接受患兒家屬對肺炎護理問題的咨詢,耐心解答,鼓勵患兒家屬在微信群內相互交流,分享出院后的自我護理經驗。
1.4 觀察指標①自行設計遵醫行為調查表,在干預3個月后調查,包括規范服藥、定期復診、合理飲食,發放80份問卷,回收80份。②利用兒童焦慮型情緒障礙篩查表(SCARED)[5]評價患兒的負性情緒,共5個維度,總分0~82分,分值越高則負性情緒越重。③采用兒童生命質量量表[6]從軀體癥狀、心理、社會交往、家庭生活方面評價患兒的生活質量,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遵醫行為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的規范服藥、定期復診、合理飲食依從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的SCARED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的SCARE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SCARE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SCARED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SCARED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t P觀察組 40 51.26±5.13 23.47±5.30 23.828 <0.001對照組 40 51.32±5.37 30.87±6.75 14.995 <0.001 t 0.051 5.453 P 0.959 <0.001
2.3 兩組的生活質量比較干預前,兩組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軀體癥狀、心理、社會交往、家庭生活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時間 組別 n 軀體癥狀 心理 社會交往 家庭生活干預前 觀察組 40 22.28±3.36 20.16±2.79 21.09±3.37 21.01±3.68對照組 40 22.31±3.37 20.21±2.83 20.89±3.65 20.97±3.69 t 0.040 0.080 0.255 0.049 P 0.968 0.937 0.800 0.961干預后 觀察組 40 39.02±4.06 36.52±2.79 39.43±3.87 39.45±3.78對照組 40 34.33±4.01 30.08±5.13 30.08±5.13 34.02±3.07 t 5.198 6.975 9.202 7.052 P<0.001 <0.001 <0.001 <0.001
霧化吸入是臨床治療肺炎的主要方式,該種用藥方式操作便捷、劑量準確,便于家屬進行操作。肺炎患兒居家治療是將在醫院進行的治療延續至家中,以減少治療費用,減輕家庭負擔。然而居家治療同樣存在不足,患兒的遵醫行為差是影響居家治療的主要因素。肺炎患兒在居家治療時由于家屬缺乏相應的護理經驗,可能引起患兒對治療的抗拒,加上患兒對治療的錯誤認知,導致其不能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因此,尋找可改善肺炎患兒遵醫行為的護理方式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
延續護理是將患兒住院期間的護理延伸至家庭中,保證患兒在居家治療期間可獲得持續的干預[7]。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微信已成為人們線上交流的主要方式,通過微信可發送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多種信息,并可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已有研究[8]將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用于變異性哮喘患兒,在減少再入院及改善生活質量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本研究將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用于肺炎患兒,結果顯示,干預后,患兒的各項遵醫行為率顯著提高,SCARED評分及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顯著改善,提示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可提高肺炎患兒的遵醫行為,緩解其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通過組建護理小組,制定護理干預方案,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出院時建立微信群,由經過培訓的護理人員通過微信給予指導;該項護理在住院開始時即為患兒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在患兒居家治療期間給予其相應的指導及干預,保證患兒可得到持續、專業的護理服務;同時,居家治療有助于減輕患兒的陌生感及抵觸情緒,減輕患兒負性情緒,保證患兒積極治療,利于病情的轉歸,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可改善肺炎患兒的遵醫行為,緩解其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