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贇,鄧建中
(1河南省內黃縣第二人民醫院 婦產科,河南 安陽 456300;2安陽地區醫院 神經內科,河南 安陽 455002)
產后抑郁癥與產婦育嬰知識缺乏、體內激素劇變有關,是一種常見的情感疾病[1-3]。患者通常表現出孤獨、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以問題為導向護理模式是以護理問題為基礎,利用理論與實踐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解決,近年來在預防產婦產后抑郁方面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4-6]。本研究主要分析以問題為導向護理模式對初產婦產后抑郁、激素水平和產后恢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納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于我院婦產科進行分娩的8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新生兒各項指標均正常;②產婦年齡為20~35歲;③產婦本人及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產婦存在妊娠并發癥;②孕期激素水平異常;③產婦認知功能異常或存在家族精神疾病史。將入選對象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區間為23~35歲,平均年齡(25.67±3.18)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7.94±2.55)周;BMI為21~31 kg/m2,平均(23.91±1.67)kg/m2;分娩方式:陰道分娩28例,剖宮產12例。研究組中,產婦年齡區間為21~35歲,平均年齡(24.63±2.50)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05±2.48)周;BMI為20~31 kg/m2,平 均(24.21±1.28)kg/m2;分娩方式:陰道分娩27例,剖宮產13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為產婦講解產前注意事項。研究組給予以問題為導向護理,評估產婦入院時的心理狀態,了解產婦普遍關心的問題,并將此類問題匯總至以問題為導向護理模式的問題庫中,具體措施如下:①創建護理課件,針對分娩前、中、后期的注意事項展開教育,同時與產婦溝通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②設立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教育課堂,每組4~8例產婦共同探討存在的問題,然后以組作為單位分析歸納研究者提供的資料。③研究者展示優質答案,鼓勵產婦積極提問,讓其了解抑郁、焦慮等情緒對于身體的危害。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產婦的產后抑郁發生率。②采集5 mL產婦靜脈血,離心處理后于-80℃下保存血清,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兩組產前及產后7天、42天、3個月的雌二醇水平以及5-羥色胺水平。③記錄兩組產婦的惡露排凈時間、子宮復舊時間及月經恢復正常時間等產后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產后抑郁發生率比較研究組初產婦共有2例出現產后抑郁,發生率為5.00%;對照組初產婦共有8例出現產后抑郁,發生率為20.00%。研究組初產婦的產后抑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43)。
2.2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段的雌二醇水平比較產前,兩組的雌二醇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7天、產后42天及產后3個月,兩組的雌二醇水平持續下降,且研究組不同時段的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段的雌二醇水平比較(±s,pmol/L)

表1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段的雌二醇水平比較(±s,pmol/L)
組別 n 產前 產后7天 產后42天 產后3個月研究組 40 26438.34±5128.36 21414.37±3105.56 2942.24±351.54 713.55±48.57對照組 40 26527.15±5114.41 11324.97±3022.62 2311.85±385.43 652.59±56.62 t值 0.078 14.724 7.643 5.168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段的5-羥色胺水平比較產前及產后7天,兩組初產婦的5-羥色胺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42天與產后3個月,研究組的5-羥色胺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段的5-羥色胺水平比較(±s,ng/L)

表2 兩組初產婦不同時段的5-羥色胺水平比較(±s,ng/L)
組別 n 產前 產后7天 產后42天 產后3個月研究組 40 319.25±9.37 386.29±10.71 438.56±14.93 314.47±12.08對照組 40 315.42±11.44 384.18±11.30 412.78±13.44 304.33±11.24 t值 1.638 0.857 8.117 3.887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初產婦的產后恢復情況比較研究組的惡露排凈時間、子宮復舊時間及月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初產婦的產后恢復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初產婦的產后恢復情況比較(±s)
月經恢復正常時間(周)研究組 40 24.15±4.29 5.32±1.23 18.26±3.41對照組 40 28.64±5.17 6.71±1.20 20.44±3.35 t值 4.227 5.116 2.884 P值 <0.05 <0.05 <0.05組別 n 惡露排凈時間(天)子宮復舊時間(周)
產婦在懷孕和分娩期間,生理、心理及環境的變化會誘發產后抑郁癥[7-8],臨床表現包括情緒低落、擔心多慮、煩躁不安等,嚴重時會出現自殺傾向[9]。若能及早診斷并積極治療,一般具有較好的預后[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抑郁發生率為5.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P<0.05);產前,兩組的雌二醇水平與5-羥色胺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7天、產后42天及產后3個月,研究組的雌二醇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產后7天,兩組的5-羥色胺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42天與產后3個月,研究組的5-羥色胺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惡露排凈時間、子宮復舊時間及月經恢復正常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表明,以問題為導向護理模式可顯著改善初產婦的預后結局。
綜上所述,以問題為導向護理模式可降低初產婦的產后抑郁發生率,改善激素水平,加快產后恢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