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華,伊永娟
(山東省泰山醫院1老年病科,2內分泌科,山東 泰安 271000)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代謝疾病,隨著病情進展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腦梗死是2型糖尿病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1-2]顯示,針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對其疾病控制與恢復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54~86歲,平均(68.92±6.11)歲。觀察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齡55~84歲,平均(68.15±6.0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2017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入院后經常規影像學檢查結合臨床表現確診為腦梗死;③患者年齡≥18歲,意識清晰;④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進展,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因自身原因無法進行后續治療及相關評估者;②并發機體多器官功能障礙者;③并發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者;④合并其他危急重癥者;⑤臨床資料缺失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病情監測與日常用藥指導等。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包括:①對患者臨床治療情況及病情現狀進行分析,提出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已經發生的問題,如出現嚴重負面情緒、用藥依從性低、飲食方案不規范、血糖變化異常等。②對相關護理文獻進行歸納分析,科學合理地制定出針對性、系統性的護理方案。③針對患者臨床癥狀實施護理方案,具體措施如下:A.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密切溝通交流,明確其負面情緒出現的主要原因,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針對個別負面情緒較為嚴重的患者可采用一對一心理幫扶的方式,以有效緩解其不良心理狀態,提升其后續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B.飲食護理: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在保障充分營養供給的同時提高飲食合理性,避免食用糖分過高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倡導患者戒煙、戒酒。C.健康宣教:為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發病過程中腦梗死出現的原因及危害,提高患者自我治療與護理意識,加快醫療、護理方案的開展。D.血糖監測:針對危險程度較低的患者1周進行1次血糖檢測,針對高危患者3 d進行1次血糖檢測,檢測過程中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細致檢查,并提供相應的降血糖藥物,通過對患者血糖水平的嚴格控制以預防并發癥發生。E.功能訓練:結合患者耐受程度制定相應的運動訓練方案,注重循序漸進,配合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萎縮風險;針對存在失語癥狀的患者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從簡單發音到逐漸通順讀句子,日常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刺激其語言功能恢復。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儀器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方法為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操作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規范進行。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價,量表評價項目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職能、一般健康狀況及精力,單項目評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糖水平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PG、2hP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n FPG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100 9.21±0.94 7.42±0.75* 13.17±1.42 9.35±0.98*對照組 100 9.15±0.97 8.51±0.86* 13.29±1.38 10.99±1.12*t值 0.444 9.552 0.606 11.020 2hPG P值 0.657 0.000 0.545 0.000
2.2 生活質量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F-36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F-36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生理功能 情感職能 一般健康狀況 精力護理前 觀察組 100 52.87±5.72 54.31±6.18 50.63±5.25 53.64±5.71對照組 100 53.11±5.65 55.04±6.21 50.91±5.60 54.06±6.33 t值 0.297 0.833 0.365 0.493 P值 0.766 0.406 0.716 0.623護理后 觀察組 100 78.15±6.74*77.29±7.16*75.33±8.24*73.26±7.37*對照組 100 67.33±6.58*68.23±6.45*66.57±7.30*64.81±7.04*t值 11.487 9.402 7.958 8.29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臨床認為該病的發生多與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因素有關。研究[4-5]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異常,其并發腦梗死風險相對較高,針對此類患者在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需配合合理的護理干預,在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同時加速其病情恢復。常規護理方案的護理形式較為單一,缺乏針對性,目前已無法滿足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護理需求。循證護理能夠讓臨床護理服務更具針對性,護理人員通過正確利用及合理分析臨床治療和醫學文獻,慎重、準確及科學地獲取最好的研究成果來確定患者所需護理措施,可持續改善護理服務質量[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循證護理相較常規護理對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更佳,并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在于,在循證護理中,心理護理的實施有效緩解了患者的消極心理情緒;結合患者身體狀況與飲食狀態制定針對性飲食護理方案,在保證患者每日營養物質攝入充足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食欲,保證了后續治療方案的順利開展;通過密切的血糖監測及時控制了患者血糖變化,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適當的運動鍛煉與語言功能訓練則能提高患者康復期病情恢復速度,進而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明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