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職業技術學院 于淑霞,楊秀芳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閆瑞亭
汽車電路分析課程是我院面向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同時也是面向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群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拓展課程。培養學生正確分析汽車電路、規范診斷與檢修汽車電路故障的職業技能。這些技能是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技術賽項重點考察的技能,也是1+X證書相關模塊所必備的技能,對學生未來從事汽車機電維修工、汽車電子產品檢驗員等的職業崗位能力、職業素養養成起重要支撐作用。
該課程綜合性較強,以汽車電工電子基礎、汽車電器設備、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汽車車身電控技術、汽車傳感器等前導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為學習基礎、并為后續課程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對接1+X證書的汽車電子電氣系統檢測實訓課程做準備。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1)內容分析。依據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標準、人才培養方案和相關職業標準,結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汽車電路分析與檢測,將教學內容重構為5個項目,如圖1所示,共計48學時。

圖1 汽車電路分析課程教學項目
(2)學情分析。該課程授課對象為第四學期學生,通過前導課程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電路基礎知識、認識了電控系統各元件并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及檢修方法,為本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新時代的學生易接受新事物,能熟練應用移動終端,借助微課、動畫、仿真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學習。對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企業真實維修案例,并將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3)目標分析。依據課程標準、學情分析和職業崗位需求,確定知識、能力、素質三維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見表1所列。

表1 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列表
(4)策略分析。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結合。各學習任務為相對獨立的企業典型檢修任務,通過任務驅動的教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完成檢修任務。
靈活利用豐富的信息化資源輔助教學,有效拓展學習時間和空間,實現個性化學習,助力突破教學重難點。職教云智慧學習平臺實現全過程數據采集,教學診改有精準的數據支持,教師可根據平臺數據,及時調整教學。
下文以汽車起動系統電路分析與檢修為例來闡述具體的教學過程。
課前1天~2天,學生在職教云平臺查看任務書、明確學習要求,并在資源庫查看企業典型維修案例,案例顯示:王先生的邁騰轎車出現了無法起動的故障現象。學生借助動畫、微課自主探究汽車起動系統電路的組成并分析起動系統電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故障原因,并將分析結果上傳至平臺。師生在職教云平臺進行交流討論,答疑解惑。
學生完成課前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學生無法正確分析汽車起動系統電路。對此,教師可以在課中利用動畫等多媒體手段,使抽象的電路形象化、直觀化,降低教學難度。
(1)引出任務。首先,重溫案例,學生代表匯報故障原因及分析結果:可能原因為駕駛人操作不當、點火系統、供油系統或起動系統故障。企業專家分析故障排除思路,最終將故障原因鎖定為起動系統電路故障。并將企業文化、行業信息、工匠典范等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時代使命感。
(2)分析電路。針對課前學生不易掌握的電路分析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借助二維交互動畫探究分析起動系統電路原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動畫分析邁騰轎車的起動系統電路,小組合作開展“我是007”游戲,追查致使車輛無法起動的“元兇”。學生追查到的“元兇”為起動機本身、導線、保險絲、繼電器中的一項或多項,判斷合理。之后,學生登錄平臺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學生能夠正確分析電路,并將電路分析與故障原因判斷有機結合,有效化解了教學難點,也為后面的教學環節奠定了基礎。
(3)探討方案。在準確分析電路、判斷可能故障原因的基礎上,學生查閱維修手冊,小組討論制定檢修方案,并上傳至教學平臺。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探索多種檢修方案,提升創新能力。
(4)仿真操作。為了節約實訓成本,提升實踐操作的熟練性和安全規范性,組織學生先依據檢修方案進行仿真操作,直至熟練掌握操作步驟。
(5)訓練技能。實操過程中,小組分工協作在實車上按照檢修方案規范檢修,并填寫任務工單。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錯和規范操作。
經檢測,繼電器故障是導致車輛無法起動的元兇,需更換繼電器。3組更換繼電器后車輛仍無法起動。經檢查,是在故障排查中起動機插接器未插好,導致車輛無法起動。教師借此告誡學生們:維修過程中的任何不規范操作都會造成工時浪費、維修質量不佳,甚至導致嚴重事故,并播放課程資源庫中由于修車不規范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的新聞。強調要把標準養成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恪盡職守、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融入育人元素。
課后,根據平臺數據為學生推送個性化作業。并鼓勵學生學習拓展資源,了解汽車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拓展學生思維,提升綜合問題解決能力。
(1)通過重構教學內容,以企業真實維修案例為載體,合理應用教學方法、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教學手段,借助豐富的信息化資源,使學生主動學、樂于學、做中學,教學效果得以顯著提升。
(2)智慧學習平臺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數據反饋精準、及時。教師可根據平臺反饋的數據科學、及時、高效地調整教學。
(1)汽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需進一步提升校企資源融合程度,并不斷完善教學資源庫,滿足日常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
(2)校企共同開發不同車型仿真模擬軟件,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綜合問題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