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吳 強,劉 星,李光雪
實訓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創新意識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現有實訓條件有限、師資力量欠缺、學生基礎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實訓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畢業后的學生也難以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本文為探究實訓教學創新模式,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利用汽車綜合服務實訓基地建設的平臺,開展了“微競賽”汽車實訓教學模式,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般來說,汽車技術技能大賽是指按照汽車制造商的技術規范,利用先進的診斷專用工具和維修專用工具、設備,對汽車的電氣系統、制動和穩定性系統、轉向和懸架系統、發動機機械維修、傳動系統和發動機管理系統進行故障診斷、檢測、維護、修理等的競賽項目。以“世賽”和“國賽”為標桿,同時各省、市、學校也根據各自本身的實際開展競賽,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景象。
下面以汽油發動機常見故障診斷為例談談如何在汽車實訓教學中開展“微競賽”競賽模式。
(1)項目選擇。把汽車基本技能大賽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汽車發動機的拆裝,另一部分是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發動機拆裝作為汽車構造的基礎知識,因此重點以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來設計教學,這里以汽油發動機無法起動為例進行設計。造成發動機無法起動有多種原因,完整的競賽項目需要學生對全部系統進行熟悉,在教學中可以對各個系統進行獨立設計與訓練,最后對學生進行綜合考察。
(2)競賽方案。采用“分組競賽式教學法”來實施,在指導老師的安排下,將學生按照每組4人分成若干學習競賽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具體來說:1人作為訓練觀察員,負責觀察本組成員在競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人作為競賽診斷報告填寫員,負責完成本組競賽診斷報告的完整填寫;2人作為故障診斷與排除的操作員,負責進行具體的故障診斷與排除。指導教師需要在教學開展之前認真分析課程標準和學生情況,并制定詳細的競賽教學計劃,指導教師要全程把控,既要對故障產生機理和排除進行示范講解,還要加強巡回指導,主動發現學生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糾正,課程結束后還要及時總結和反思,為下一堂課的改進做好準備。
(3)“微競賽”分3個階段:競賽準備教學階段、競賽訓練教學階段和競賽考核教學階段。
1)準備教學階段。指導老師講解教學內容知識點和競賽教學實施方案,學生自行完成競賽分組,并熟悉小組各角色的工作內容。各小組可自行進行故障設置并排除,重點熟悉故障診斷與排除的操作流程。
2)訓練教學階段。此階段中各小組之間可以相互設置故障進行練習,小組內的成員可以輪流交換角色,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從而為最后的綜合考核做準備。
3)考核教學階段。按照標準的競賽流程,指導老師隨機設置故障,各小組完成故障診斷與排除。此階段,小組可相互監督考核過程,并進行評分,最后指導老師進行綜合點評。
傳統的實訓教學時間長、內容多、難度大,既包含理論內容的學習,又包含基礎技能的學習,還包含專業技能的掌握,學生在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就出現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的問題,教學效果不佳。借鑒技能大賽的模式,將“微競賽”模式引入汽車實訓教學中,教學過程中既有競賽模式又有角色扮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不僅讓學生的基礎技能和專業技能得到提升,同時讓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得到了鍛煉。
將競賽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效融為一體,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創新途徑,對學生實踐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激勵學生參與技能大賽,讓技能大賽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先進的學習方式,從而讓學院的汽車實訓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引領學生勤懇鉆研、精勤求學的學風,實現教與學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