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琳 劉柏明
(1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2 吉林市人民醫院呼吸科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
1973 年,Kemp[1]第一次將心臟X 綜合征(CSX)提出,這屬于冠脈造影的正常疾病,臨床表現為勞力性心絞痛、運動或休息時心電圖短暫缺血ST 段壓低。1988 年,Cannon 等[2]認為與這些癥狀可能相關的是冠狀動脈的微血管病變情況,因此把胸痛稱之為“微血管性心絞痛”。在現代醫學當中,關于X綜合征的發病機制以及病因,可能與之相關的因素有:(1)血管內皮的功能出現了異常[3];(2)微血管的機能出現了障礙;(3)雌激素減少[4]。體外反搏是一種經濟并效果顯著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本研究旨在觀察體外反搏技術在心絞痛治療方面的療效觀察[5]。
我們選擇2018 年10 月到2021 年10 月的300例心臟X 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按入院順序編號,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試驗組男70 名,女80 名,年齡38 歲~75 歲,平均57.6±11.1 歲,病程1~7 年,平均4.3±2.1 年。對照組男70 名,女80名,年齡38 歲~75 歲,平均56.5±11.0 歲,病程1年~7 年,平均4.3±2.1 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勞力性心絞痛者,平板運動陽性者,冠脈造影正常者[6]。
排除標準:(1)目前正處于肢體感染者;(2)肢體有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和靜脈炎者;(3)惡性心律失常、心房顫動者;(4)其他病因導致的胸痛者;(5)認知障礙者;(6)精神疾病者[7]。
對照組根據常規的藥物進行診治,予以β 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他汀類藥物等藥物。觀察組則采用體外反搏的診治方法,使用氧飽和度檢測式體外反搏裝置(研華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治療1次,每次1 小時,共治療35 小時[8]。
(1)如何判定臨床療效。無效:心絞痛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治療前幾乎一樣;有效:心絞痛的發生頻度、病癥和持續的時間大大減少;顯效:心絞痛疾病所處狀態幾乎全部消失。總有效率=(有效+效)/總例數×100%。
(2)實驗:運動平板。運動總時間、節段抑制時間、節段最大抑制范圍。前者反映治療前后活動耐量的改善,而后者則間接反映治療前后冠狀動脈微循環內皮的功能得到改善,儲備功能加強。此項運動平板的試驗用的是美國GE 生產的CASE +T2100 型平板運動測試儀以及BRUCE 方案行平板運動試驗。
(3)西雅圖的心絞痛量表(SAQ):搜集一些診療前后的SAQ 問卷,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Saq 的標準積分計算療效參數。共11 個問題,其中包括身體活動限制(pl),由saq 測量、心絞痛穩定狀態(AS)、心絞痛發作頻率(AF)、治療滿意程度(TS)和疾病認知程度(DS)5 個維度[9]。
spss 26.0 用于統計數據,計數數據表示為n(%),組間的比較則選擇X2檢驗;測量數據以表示,t 檢驗來表示組間比較,以P<0.05 為差異,所以才能有統計學的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88%,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2%,X2=2.476,P=0.29。兩組臨床的療效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運動耐量對比()

表2 兩組運動耐量對比()
運動總時間 運動后開始出現ST 段下降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0.2±24.5 535.6±21.9 365.6±19.3 425.1±14.3對照組 488.2±25.0 526.8±18.9 366.0±23.0 414.9±8.5 P 0.48 0.000 0.883 0.000組別
兩組經過治療后的運動耐量均大于治療前,治療前的兩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的觀察組運動耐量要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差異(P<0.05)。
兩組經過治療后,在心絞痛穩定狀態(AS)評分中觀察組要優于對照組,有統計的差異(P<0.05),在心絞痛的發作頻率(AF)評分中觀察組要優于對照組,有統計的差異(P<0.05),其中第8 題與第9 題,分別為對目前的胸痛、胸部的緊榨感和心絞痛的治療滿意度和胸痛、胸部緊榨感和心絞痛的影響生活樂趣的程度,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但對于軀體活動的受限程度(PL)、治療的滿意程度(TS)、疾病的認知程度(DS)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
心臟X 綜合癥的概念,指的是具有明顯的勞力型的心絞痛形成的癥狀,平板運動的試驗呈陽性,而且冠狀動脈的造影屬于正常的人,排除擁有冠狀動脈痙攣癥狀的患者[10]。現國內外治療心臟X 綜合征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比如鈣通道拮抗劑、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還包括鎮痛藥、抗抑郁藥等,以及冠心病常規二級預防用藥。因為硝酸鹽通道與興奮性鉀離子是尼可地爾的雙重特性,所以它的效果比常規藥物占優勢。中醫藥中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具有擴張冠狀動脈、促進受損內皮功能恢復、改善微循環的功效。例如胡國玲等人[11]研究發現丹紅注射液能夠改善心臟X 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降低CSX患者血清ET-1、TM 及Es 水平。張廣平、謝華寧[12]研究發現,樂脈丸中丹參、川芎、赤芍、紅花等藥物,具有改善微循環、改善內皮功能,在增加冠狀動脈血流儲備、抗氧化、擴張毛細血管、調節情緒方面都有著很好的作用,可長期廣泛應用于X 綜合征的患者。EECP、運動康復、改變生活方式、神經刺激、認知行為的治療等都屬于非藥物治療。但心臟X 綜合征患者在經過藥物治療后,仍存在胸悶、胸痛發作,造成患者焦慮、緊張,進一步加重病情。體外反搏是一項無創輔助循環的裝置,利用下肢和臀部四周的氣囊來回地充氣和放氣,充氣使得心臟增加了回流到心臟的血流量,從而增加了處于舒張期的平均動脈壓值,然后在心臟的收縮前放氣,可以減少周邊阻力和后負荷,適用于心絞痛患者的治療,能更有效緩解X 綜合征心絞痛癥狀。
研究結果表明,在控制心絞痛發作及頻率上,觀察組優于對照組,且在運動耐量上,觀察組也優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對于心臟X 綜合征的患者,在原有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體外反搏,可有效地改善心絞痛的癥狀及發作頻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中每一項觀察,其中第8題與第9 題,分別為對目前胸痛、胸部緊榨感和心絞痛的治療滿意度和胸痛、胸部緊榨感和心絞痛的影響生活樂趣的程度,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但對于疾病認知度和疾病滿意度方面,該技術未能體現突出特點,考慮可能與治療周期長、耗時等因素有關,導致患者滿意度不見明顯提升。對于此項研究,可進一步加大患者量,針對西雅圖心絞痛量表每一時段進行評估,可精細得出經治療后出現改善的時間評估,更好地完善試驗研究。
表3 兩組治療后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后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對比()
PL AS AF DS第1 題 第2 題 第3 題 第6 題 第7 題 第8 題 第9 題 第10 題 第11 題觀察組 38.7±5.6 4.0±0.8 4.9±0.8 4.0±0.8 3.9±0.8 3.9±0.8 4.6±0.5 4.0±0.8 3.9±0.9對照組 38.6±5.5 4.5±0.5 5.5±0.5 4.0±0.8 4.0±0.8 4.1±0.8 4.4±0.5 3.8±0.8 4.0±0.8 P 0.79 0.000 0.000 0.587 0.226 0.047 0.024 0.099 0.309 TS組別第4 題 第5 題4.4±1.1 4.0±0.8 4.9±0.8 4.0±0.8 0.000 0.317
臨床中,心臟X 綜合征的患者反復心絞痛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反復就醫,給醫護及患者帶來了很多煩惱。因此,在心內科門診配以體外反搏技術是治療心臟X 綜合征的最佳方案之一,對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看病難的國情,可有效地減輕患者癥狀及就醫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