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鴻雁
(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 甘肅張掖 734000)
冠心病是一種心臟疾病,其主要患病人群為中老年群體,該病臨床發病率高且危害大。據調查顯示,該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對于患者而言,如果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導致多臟器器官損傷,嚴重時危及生命安全[1]。在臨床不斷研究中發現,該病的發生與日常生活方式存在很大聯系,因此,需要對患者加強指導,減少影響疾病康復的各種不利因素[2]。冠心病可用診療及護理方案較多,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其臨床治療及護理方法為配合時代的變化也有了明顯的改變,特別是臨床護理,需選擇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提升病情控制效果[3]。本研究選取我院冠心病患者82 例,觀察強化健康宣教配合責任制整體護理效果。
2020 年8 月至2021 年10 月,選取我院冠心病患者82 例,隨機分為2 組,各41 例。對照組男24例,女17 例,年齡52 歲~76 歲,平均(64.28±3.24)歲,病程2 年~10 年,平均(6.28±1.28)年。觀察組男23 例,女18 例,年齡53 歲~75 歲,平均(63.64±3.86)歲,病程2 年~11 年,平均(6.26±1.30)年。一般資料對比,P>0.05。
對照組:向患者口頭講解疾病及治療知識,叮囑日常注意事項,維持良好的治療環境等。
觀察組:(1)強化健康宣教:①講解冠心病發生的原因及容易引發的危險因素,詳細說明疾病的治療方式,使其對疾病有全面的了解,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向患者介紹堅持抗病的病友案例,向其傳遞積極思想,提高疾病治療積極性。②向患者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使其通過隨時閱讀了解疾病自我調護知識。組織患者開展知識講座,以冠心病為主題,對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講解,并且解答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患者存在個體差異,需要根據其知識層次、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等進行一對一指導,不僅能提高指導針對性,而且所取得的效果更好。建立冠心病健康教育專欄,對疾病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宣傳。③叮囑患者戒煙,向其說明吸煙對疾病的危害。囑咐患者不能進食過飽,否則會增高迷走神經興奮性,進而導致疾病發作。(2)責任制整體護理:對護理人員綜合能力、專科知識掌握情況等進行評估。成立責任制護理小組,保障各成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然后對各人員工作內容進行分配,對患者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①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患者病情情況及身心狀態,如病例、護患交流等,并且引導患者講出內心想法,說明自己對病情的認知,然后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提高其認知。患者出現胸痛劇烈情況時護理人員需陪伴在身邊,重視患者感受,并且查看其行為反應。告訴患者不良情緒對病情存在很大的影響,會導致其心臟負荷加重,而且進一步增加心肌耗氧量,提高患者重視程度,學會自我控制情緒,避免精神高度緊張,保持心情舒暢。②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范自身行為,戒煙限酒。飲食方面提高重視,不能進食高鹽、高脂、油炸類食物,并且不能進食刺激性食物。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時保持動作溫柔,室內多通風,保持光線柔和,提供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有利于患者保持身心放松,而且有利于睡眠質量的提升。指導患者培養愛好,可通過養魚、養花等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③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個人資料等制定相應的運動方案,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走、騎車等,1 周3 次,每次30 分鐘,以患者出現呼吸略微加快為適宜強度。④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并且經常詢問患者自身感受,在其出現任何不適時立刻進行處理。患者多進行藥物治療,應向其講解藥物的作用,詳細說明用藥劑量及時間,告訴患者治療過程中應嚴格遵醫囑,規范自身用藥行為,不能隨意增減藥物或停藥。⑤對患者進行日常管理,叮囑其不能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能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減少疾病對身體及生活的影響。患者盡可能避免突然用力,也不能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出現臨床癥狀時需立刻休息并進行干預。
病情康復情況: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5 個方面,0-100 分,評分越高越好;護理質量:5 個方面,各10 分,評分越高越好;健康行為:3 個方面,各100 分,評分越高越好。
干預后,觀察組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病情康復情況對比(分)
觀察組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護理質量對比(分)
干預后,觀察組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健康行為對比(分)
冠心病危險因素較多,如高脂血癥、高血壓等。隨著病程發展,患者病情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在未有效控制病情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出現,對患者安全威脅較大[4]。近年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該病發生率不斷上升,而且年輕化。患者發病后對其自身及生活影響較大,臨床常給予藥物進行治療,為較好的保證治療工作的進行,選擇合適的護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5]。
在冠心病患者治療中,其護理工作一直是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護理理念的轉變,責任制管理的概念被提出,其主要通過合理的職責分配,進一步明確護理人員職責,而且對其進行分層,使其在不同的層次發揮最大的作用。具體實施期間,成立護理小組,并且保證各成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并且明確及落實各人員責任,詳細了解具體護理內容,制定護理計劃,有序開展相關工作。護理期間,強化健康宣教,能使患者學會自我保護的知識及技術,提升其保健意識。進一步強化健康宣教,能有效完善健康教育系統,拓寬教育形式及教育手段,使患者對疾病危險因素等有正確認識,轉變其不科學的生活行為方式,降低疾病危險性,而且對疾病控制具有積極意義。責任制整體護理期間,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心理疏導,多陪伴患者,并且使其學會自我控制情緒,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情緒波動較大,保持心情舒暢,防止不良情緒對疾病造成影響。加強患者飲食指導,能使其了解對疾病存在不良因素的飲食,并且保持良好的環境,培養其興趣愛好,從多個方面放松身心。對于患者而言,需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運動方案,可根據患者愛好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并且控制好強度,能提升身體素質。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了解患者自身感受,能更加準確地了解患者情況,為后續干預提供依據。加強用藥干預,合理用藥,規范患者用藥行為,保證效果的發揮,是冠心病病情控制的基礎。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較多危險因素,因此,需加強日常指導,會告訴其合理控制運動及情緒。同時,患者對自身行為引起重視,如避免突然用力等。為進一步提升護理效果,可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而且其工作需由相關人員進行監督,促進其責任心的提升,提高護理效果。本研究結果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AQ 評分高,護理質量評分高,健康行為評分高,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P<0.05。
所以,強化健康宣教配合責任制整體護理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提高護理質量,保持健康行為,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