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琴 翁桂鳳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泰州 225511)
臨床常見且多發的內分泌性代謝疾病為糖尿病,共有1 型糖尿病與2 型糖尿病兩種,其中以2 型糖尿病較為常見。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糖尿病發病率逐漸上升,給中老年糖尿病群體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糖尿病病程較長,需長期用藥治療,由于患者缺乏疾病認知,加之自我護理管理能力較差,未能遵醫用藥,導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Balkhi 等[1]調查報道,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約為50.1%。國內研究報道,用藥依從性約為45.81%[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護理干預措施予以護理,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本研究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60 例,分別采取常規護理與延伸護理,探究不同護理模式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內容如下。
選取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60 例,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0 例)與延伸組(n=30 例)。
對照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45 歲~78歲,平均(63.47±5.32)歲,病程3 年~13 年,平均(7.44±1.79)年。
延伸組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齡46 歲~79歲,平均(64.13±5.49)歲,病程3 年~14 年,平均(7.58±1.86)年。
統計學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滿足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2)至少服用一種口服降糖藥者;(3)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書,同意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1)心肝腎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2)精神缺陷者;(3)聽力缺陷者;(4)無法正常溝通者;(5)合并嚴重惡性腫瘤者。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內容如下:充分考慮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囑咐患者進食以低糖食物為主,嚴格遵醫用藥,定時注射胰島素等。
延伸組患者予以延伸護理。除常規護理外方法如下:第一,建立延伸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2 名糖尿病專科護士及1 名護士長,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培訓參與延伸護理的護理人員,使用統一規范專業護理技能,加強網絡管理培訓,如家庭訪視內容、微信隨訪方法、電話隨訪用語、護患溝通技巧等。第二,短信提示。患者加入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系統統一管理,運用系統每日發送一次提示短信,提醒患者按時服藥。第三,微信互動。建立微信群,邀請所有糖尿病患者進群,每周三由專科護士發送糖尿病自我管理相關知識,如運動方法、用藥方法等。同時在群內鼓勵患者互相提醒按時服藥,在微信群中交流好的自我管理方法分享給其他患者,緩解因疾病產生的不良情緒。第四,做好家庭訪視。患者出院后1 個月開始訪視,隨訪3 個月,每月1 次,及時解答患者存在的顧慮和疑問,加強個性化疏導,依據患者描述情況做好心理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同時鼓勵患者家人參與管理,負責監督患者按時服藥。以后每月進行1 次電話隨訪,半年以后每月2次,防止患者出現反復,不能堅持服藥。詢問患者是否按時服藥,對于不能服藥出現的困難協助解決,并增強患者解決困難的信心,堅持服藥,定期門診復診。
血糖水平:記錄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半年及一年后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餐后2 小時血糖(2hPBG)及空腹血糖(FPG)。
心理狀態評分:用抑郁、焦慮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超過50 分提示患者出現抑郁、焦慮不良情緒,分數越高代表心理狀態越差。
生活質量評分:應用生活質量評價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價項目包括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及精神健康,各項分值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用藥依從性:應用Morisky 用藥依從性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分值0-8分。完全依從:超過7 分;部分依從:6-7 分;不依從:低于6 分。用藥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比較研究中所有數據,主要應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t 用于檢驗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心理狀態評分及各項生活質量評分,X2用于檢驗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當P<0.05 時,提示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小時血糖及空腹血糖在護理前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小時血糖及空腹血糖在護理后半年、護理后1 年與護理前對比,兩組均降低,延伸組降低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與護理后半年、1 年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分析
延伸組患者抑郁評分及焦慮評分在護理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延伸組患者抑郁評分、焦慮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析(分)
延伸組患者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及精神健康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析(分)
對照組用藥依從性為73.33%,延伸組為96.67%,延伸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分析[n(%)]
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給中老年人生活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增加家庭經濟負擔。臨床治療糖尿病患者以藥物治療為主,并輔以飲食指導。然而,患者長期用藥治療,致使患者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降低患者用藥依從性。有研究指出,采取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可糾正患者存在不良情緒,提高用藥依從性[3]。
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更注重患者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態。延伸護理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不僅僅關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而是在患者出院后為患者提供與院內相同的護理。近幾年來,延伸護理在慢性疾病中受到廣泛應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延伸組患者護理半年及1 年后各項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延伸護理可調節患者血糖水平。劉舒婧[4]研究指出,延續性護理可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本研究結果表明,延伸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與其研究結果基本相同。宋婷婷[5]研究指出延續性護理可糾正患者不良情緒。本研究結果與之研究結果基本相同。
綜上所述,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延伸護理,可加快患者血糖水平恢復,糾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確保患者遵醫用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護理滿意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