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科羅娜
Agency:Ruder Finn羅德傳播集團
近年,可持續發展被政府、消費者和企業所重視。在后疫情時代,可持續發展的步調進一步加快,越來越多的品牌進一步與當前大環境結合,用創新、積極的內容與受眾溝通,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對于品牌來說,打造可持續公益傳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期關注社會變化和目標受眾的消費習慣,并深入思考如何在每一次傳播中通過創新的內容吸引受眾、與受眾互動,這樣才能擁有保持常新的傳播勢能。科羅娜在3月18日“世界回收日”聯合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在國內開展“重塑漁路計劃”,并宣布了2022年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計劃——全年回收145噸海洋塑料垃圾,打造“海洋重塑計劃”,旨在讓更多人關注海洋保護。
為了夯實這一計劃,科羅娜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宣布與國內首家可持續環保BCorp(共益企業)好瓶HowBottle合作打造線上“重塑商店”,發售多款“重塑”系列聯名單品。并攜手盒馬在各地開啟“重塑海鮮集市”,展示特別的“塑料海鮮”,進一步呼吁全民關注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這一系列行動充分展示了科羅娜對海洋保護工作的持續創新探索。

▲ 2022 年科羅娜承諾在中國全年回收 145 噸海洋塑料垃圾
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益議題緊密結合趨勢的大背景下,科羅娜通過公益節日議題,加強品牌與受眾的情感聯系。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個“世界海洋日”,其主題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科羅娜在“世界海洋日”再次發聲,宣布其2022年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計劃——全年回收145噸海洋塑料垃圾,并陸續在全國14個城市開展超過300場塑料回收活動。
作為倡導海灘生活方式的啤酒品牌,科羅娜選擇與品牌調性極強關聯的節點,圍繞“海洋”概念將“This is Living,就為這一刻”的海灘愜意生活方式帶給消費者。通過“品牌調性+消費場景+公益IP”的創新公益模式,鼓勵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海灘愜意的同時提升海洋保護意識,增加其與受眾的情感溝通與共鳴。
為了形成與品牌適配度高的公益事件,科羅娜關注到大眾對于戶外生活方式關注的增加,沖浪、露營和集市等活動成為社會熱門話題。因此,科羅娜以“世界海洋日”為契機,打造線上“重塑商店”并發售多款環保單品,開啟“重塑海鮮集市”展示特別的“塑料海鮮”,發動全民關注及參與海洋保護。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科羅娜借助海洋日將可持續生活方式品牌化,讓受眾參與到保護海洋這件事情之中,收獲了許多正面社會反響。
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在發布的《2022年全球十大消費者趨勢》報告中提到,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環保作為新的消費趨勢點,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海洋生態焦慮和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推動了環保消費,品牌通過創新的方式,將營銷策略與生活消費行為趨勢結合,讓海洋環保理念得到更生動的詮釋和推廣。
通過借勢“世界海洋日”,科羅娜為其長期堅持的海洋保護注入創新的“玩法”:從線上走到線下,再創“重塑商店”與“重塑海鮮集市”,通過更貼近消費生活的海鮮集市場景與聯名環保單品,觸動更廣泛的消費者。
◆攜手好瓶,把海洋保護“塑”造成為時尚潮流
科羅娜深入探索海洋塑料垃圾再利用的新模式,聯手國內首家可持續環保B Corp好瓶HowBottle,將本不屬于海洋的塑料垃圾回收再造,創意重塑成背心包、沙灘巾與T恤等一系列環保單品,呼吁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參與減塑。
該系列設計靈感來源于聯名主題“就為這一刻 重塑”,以獨特視角定義“重塑”,對“塑”字進行解構重組,將回收的塑料垃圾“重塑”為產品,把海洋波浪重塑為線性紋理帶回城市。這其中,9個回收塑料瓶可以做成1個新背包,8.2m2廢棄塑料漁網等于1條沙灘巾,6.4m2廢棄塑料漁網則可以制成1件T恤……科羅娜希望大家能以愜意的方式,隨手參與環保,將對大海的愛與善,融入生活的點滴之中。

▲ 科羅娜聯名好瓶 HowBottle 推出“重塑商店”,打造系列聯名單品
回收再造是環保公益最常見的一種可持續發展方式。而科羅娜與好瓶的“重塑”系列聯名單品通過線上“重塑商店”,以新媒體的互動方式,精準觸達當下的主流消費群體。通過解構消費者的生活態度和喜好,用時尚、潮流的方式來詮釋海洋保護。
◆攜手盒馬,在新消費場景中營造不一樣的體驗
6月7日至14日,科羅娜攜手盒馬在成都限時打造了一場特別的“重塑海鮮集市”。二者在大眾日常購買海鮮的集市場景中,展示了由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特殊“海鮮”,以此引發消費者關注塑料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并鼓勵消費者通過盒馬O2O平臺,以購買科羅娜套餐的形式助力海洋減塑。

▲科羅娜攜手盒馬打造“重塑海鮮集市”,展示由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特殊“海鮮”
這個極具創意的“海鮮集市”線下一開展就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參與互動,當環保公益變得有趣并富有美感時,自然能在社交平臺吸引消費者參與打卡傳播。通過與品牌跨界合作的創新互動及利用線上平臺、線下渠道觸達消費者,科羅娜持續深化海灘生活方式的倡導者的品牌形象,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認同。
品牌想要有效影響受眾,要建立與垂直受眾的“相關性”,再通過大眾喜愛的生活方式和場景,構建更強的日常記憶點。通過“重塑漁路”“重塑商店”以及“重塑海鮮集市”,科羅娜把受眾人群從漁民和社區拓寬到海灘生活方式愛好者,再到更廣泛的科羅娜品牌的消費者,不斷擴大海洋保護的影響力。
科羅娜調動漁民積極性進行社區自治、為海灘生活方式愛好者提供時尚單品,更“重塑”特別的“海鮮”體驗,在受眾的日常接觸的場景中,進一步呼吁全民關注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通過在“世界海洋日”推出“重塑商店”與“重塑海鮮集市”等活動,科羅娜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創新活動引發消費者對海洋保護的共鳴,讓公益行動觸手可及,為希望參與保護海洋環境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樣、便捷的參與方式,啟發更多人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思考與行動,匯集全民力量守護海洋。
在各大品牌積極響應“雙碳”號召,以實際行動支持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科羅娜從“This is Living,就為這一刻”的品牌精神到“This is Living Again,就為這一刻 重塑”的公益理念,以“海洋”元素塑造與品牌相關的公益事件,通過社會受眾關注的節點強化品牌形象,并與不同領域的品牌打造線上線下創新內容,加強與消費者溝通連接的同時,進一步賦予項目可持續發展價值。
海洋保護從來不是一件可以短期完成的事,而應是一份由全民共同參與的事業。科羅娜切入消費者生活方式,持續帶給消費者海洋生活方式的新鮮感。對于行業來說,科羅娜通過開展全民觸手可及的系列活動,呼吁保護海洋,讓更多人參與海洋保護事業,為海洋公益持續貢獻力量。其公益形象值得行業參考:通過發起保護環境探索和嘗試,承擔起更深刻的社會責任,共同打造可持續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