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萍WU Xiu-ping
(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77)
根據《政府投資條例》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精神,按照國資先行、穩步推進原則,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的房屋、市政、水利等項目以及裝配式建筑,原則上實行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實行工程總承包發包模式的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的大中型建設項目原則上應在初步設計審批及概算核定完成后進行工程發包。加強初步設計管理和投資概算控制,是政府投資項目及國有投資大型項目管理的核心環節之一,也是工程總承包項目能夠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如何克服現有概算編制質量參差不齊,規范管理并適應新時代下工程總承包的管理模式的需要,在房屋建筑初設領域鮮有提及。本文主要分析在房屋建筑概算中易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及背景,并結合現階段EPC 工程總承包模式的要求對提高概算編制質量提出自己的解決措施及建議。
如某省級科技辦公大樓,工程在創作過程中,綜合了先進的建筑節能設計理念和綠色建筑技術研究成果,集成多種建筑遮陽系統、通風雨幕外墻系統、超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雨水回收系統、中水利用系統、綠色建材、地源熱泵+被動式輻射末端系統、生態綠化、智能控制等19 項新技術、新材料,通過9 大節能降耗系統具體進行操作實施,先后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和運行標識、美國LEED-NC 金級認證等12 項國內外高含金量獎項。就是這樣一個省部共管項目,最后出現批準的概算嚴重不足,過程中建設單位不得不停下來進行審查,審計,調整概算。超概除了有人、材漲價因素,工期拖延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期概算時間很緊,量價不足,列項遺漏,設計及概算標準是按普通辦公樓考慮的,造成過程投資嚴重超概,工期拖延。
這種現象在建設公共建筑時尤為突出。在上述案例中,初步設計概算先期是按照發改委規定的普通辦公樓的標準進行的,沒有充分考慮到該工程的科技創新型,建材市場稀有性,造成初步設計概算嚴重不足。再如本人參與編制的一個陜北古鎮改造項目概算,在概算基本完成后,與批準立項投資一比較,概算超立項費用20%,細究原因,立項時估算投資受到建設單位思維的干擾,以鎮上農民自建房的標準進行估算,沒有考慮到該項目是按現行建設標準及旅游景區定位來要求的,未考慮到地基處理費用,屋面節能、外墻及門窗節能標準,風格標準及附屬配套設施。概算出來后,建設單位人為要求壓低概算,經過項目設計負責人反復溝通、說服,并由其與主管部門匯報情況,建設單位才同意該概算金額,并不得不先重新上報可研。此種案例在編制概算的過程中發生不少,大部分是由于評審經濟指標落后,建設單位人為要求壓低概算,導致報批或后期管理過程多費周折。
經調查,建筑設計費用的提成比例一般為設計合同金額的25%~35%左右,但很少從制度上考慮經濟專業的分配比例,概算需要從設計人員產值中分割或設計院所管理成本中支出,分配比例可見表1。在整個房屋建筑設計行業,建筑經濟專業被默認為副專業,或根本不設該專業。初步設計成果很少由于概算編制質量問題受到行政、經濟或信用制裁,而基于設計利益驅使,設計所極力擠壓概算編制成本,很少有動力編制概算精品,概算處于初步設計生態鏈最末端,造成優秀概算人員的缺失。

表1 某設計院各專業產值分配比例
一直以來概算的編制培訓游離于部門、行業管理之外,造成編制水平參差不齊。各地造價管理站主要負責工程量清單計價階段的工作,前期決策性的初步設計與概算由發改委管理審批,但發改委卻缺少自己的數據庫,各種政策文件的編制是落后的。如《陜西省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2015)概算安裝定額子目還有電線定額,但根據《建筑工程設計文件深度規定(2016 版)》深度要求,電線、埋管設計等不屬于初設階段的深度,概算定額深度與初設設計深度要求深度不符,只能憑概算人員根據自身經驗自行設計確定工程量。概算定額沒有起到概略計算的作用,定額編制嚴重落后,造成責任劃分困難,準確度也不高。
比較一下《建設項目設計概算編審規程CECA GC2-2015》(簡稱《概算規程》)與《建筑工程設計文件深度規定(2016 版)》(簡稱《設計深度規定》)(見表2),可見矛盾一:造價協會對初步設計概算深度是按照清單編制預算階段深度要求,初步設計圖紙不可能達到施工圖階段的深度;矛盾二:根據《概算規程》6.0.2 條:設計人員要提出滿足概算文件編制深度的設計技術資料,但依據《設計深度規定》3.10.3 概算編制須依據:1)設計說明書及設計圖紙;設計人員很少有動力去滿足概算的設計技術資料要求。在設計深度無法達到概算深度要求時,概算的質量無從談起。

表2 《概算規程》與《設計深度規定》比較
由于概算市場有限,利潤擠壓驅使,很多設計院所用預算人員去編制概算,但概算與預算偏向不同,概算著眼于項目整體,需要有較強的項目專業構成、單位工程分部、分項構成理念,預算偏于按圖計算,著眼于細部,用未經培訓實踐的預算人員負責編制概算經常會出現撿著芝麻,丟了西瓜的現象,造成概算偏離。
房屋建筑設計行業比任何其他行業設計都開放,大小設計院所林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設計工期都被建設方壓得很緊,設計人員常常擠壓后期概算編制時間。筆者曾親歷過一件事,一個檔案館初步設計,而且各種現有綠色建筑理念全部體現,項目負責人在星期三下午水電暖還沒有方案的情況下,要求星期五早晨確保提交概算,而且項目負責人拒絕溝通及解釋,在溝通無果后概算工作移交別人,在此情況下編制的概算質量可想而知。
項目負責人除了要溝通技術上需要的功能和規模外,也應該溝通經濟要求,或者概算溝通工作前置,使建設單位了解估算、概算、工程量清單最高限價、合同價、結算價的區別,特別是了解概算的作用和概算編制時間,獲得建設單位的理解和支持,獲得較合理的合同費用與工期,使得概算人員的勞動獲得合理報酬,概算工期獲得保障;并提請建設單位提前準備好已獲得資料,為概算編制贏得充裕的時間,收集資料有:①初步設計的的上位文件: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供電、市政規劃等;②征地費用及拆遷補償費用及前期已發生費用或已經簽訂合同確定的費用;③項目安排:如項目資金籌措情況、工期安排情況、項目范圍等。
建設單位其他要求:項目管理大綱及招標采購方案以及提出擬用設備材料檔次,特別是裝修工程及弱電工程等。根據招標采購方案,提前與建設單位溝通概算編制方案,如對高低壓配電系統、其他系統設備、景觀工程、燃氣工程、單獨的亮化工程、廚房設備費用、光伏發電系統等專項設計通常進行設計及采購分包,需要分塊概算,便于單獨分析及后期管理。
房屋建筑初設建筑與結構圖紙中,按行業慣例不提供工程量,相比于其他工業行業,如水利、電力,煤炭等工業項目初步設計圖紙提供較詳細的工程量,建筑設計經濟性深度是不足的。因此,應該借鑒其他工業項目初步設計要求,加深設計深度要求。例如由設計人員提量,充分利用其已經了解工程及現行設計軟件功能提量的優勢,提高提量速度,使得概算人員將更多精力放于價格比較及項目概算整體控制上。如根據調查,結構軟件提量準確度可以達到80%,其余20%可以根據經驗調整;如屋面、外墻面、窗戶可以根據前期節能計算過的建筑體型系數、各朝向的窗墻面積比、外墻、屋頂、外窗等由設計中直接獲得數據,避免概算人員二次計算,加快概算編制速度,提高準確率。
反之:概算人員也應該及時為設計優化方案提供經濟依據。
例如某產業園區整體設計方案為玻璃幕墻外加鋁板裝飾條,概算草稿出來后,該部分分攤到每平米建筑的單價為1000 元/平方米,10 萬平米園區光玻璃幕墻一項達到1 億元,致使總概算超過批復估算,經與建設單位多次溝通比較后,將園區辦公樓和主要沿街建筑外墻方案按照該方案但裝飾條調大間距;園區內建筑及生產性建筑改為砌體做保溫后做外墻真石漆,每建筑平米約為350 元,將概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如發現初步設計概算不符合估算預期,應及時與設計人員及發包方進行溝通,以確定是否概算方案或建設單位要求。
從現實情況看,設計+經濟管理的模式是建設單位迫切需要的。設計和經濟專業高度融合有利于設計人員與概算編制人員交流項目投資理念、設計理念、互相學習設計構造、建筑經濟知識,有利于個人及企業向工程總承包方向轉型,也有利于全過程工程咨詢人才的培養。
概算負責人必須具有項目觀念和項目管理思維,編制概算時合理分塊。如對公用高低壓配電部分要由供電部門單獨設計審批,水泵房系統、換熱間系統等設于地下車庫內還是單獨設立對單項工程經濟指標影響較大,為便于項目間橫向比較,應單獨分塊概算。
概算編制人員要善于總結,加強交流。要特別注意可能漏算的部分:如用地紅線外至接入點水、電、暖、通訊、道路等接入方案,費用如何承擔,在概算中應該明確說明。
概算人員通過與設計人員的充分交流學習,會提前關注到設計專業前沿及發展,如海綿城市、綠色建筑的構造及價格水平,做好知識儲備,并在初步設計未關注時依然做到全面完整和預設說明。
西安某元器件產業基地工程,項目總用地171025.1平方米(256.54 畝),規劃新建總建筑面積250377.54 平方米,其中包括:1# 廠房106203.01 平方米;2# 廠房101588.06 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含人防工程)42586.47 平方米及室外工程,位于人口密集、經濟繁榮的雁塔區電子正街西側。項目編制概算前期,概算人員匯總專業問題給甲方:①土方定額價格嚴重不足,2014 年該地區現有市場價格為挖土外運為90 元/m3,現概算擬用市場價格并請建設單位就近考察土方當期(2020 年9 月份)開挖外運市場價格;②辦公家具是否屬于本次投資范圍;③該項目預估9 億,工程是否需要貸款,如果需要,請預計自籌額度及貸款額度。經過提示,建設單位提前介入市場調查,了解到目前土方開挖外運市場價格已經達到140 元/m3,比定額要高出4 倍多;辦公家具不計入本次投資范圍;并且提前盤點資金,著手財務策劃,確定融資貸款2.5 億元。在初設工期緊張情況下,通過與甲方溝通延長概算時間,概算人員提前穿插入設計工作中,確保在初步設計完成的第三天即完成初步設計概算。并到目前工程基本完工,未發現超概算現象。
通過三方協調提高、溝通學習的辦法,提高了概算編制質量,并對三方管理和能力都有提升。有助于建設單位在設計階段進入項目管理角色,增強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協同性,繼承性,提高項目投資管理水平,節約資金、提高效率;提高了設計經濟性,并保證了設計工期;有助于概算人員以設計思維超前預判經濟性,完善初步設計深度不足問題。
鑒于目前設計院“重設計、輕經濟”、“專業分片、后面拼湊”的經營管理模式,嚴格審查初步設計深度問題,促使其提高概算編制管理水平,鼓勵探索初步設計階段協同實時造價管理模式,利用BIM 等新技術實現設計可量化、動態化、同步化,將造價管理納入設計的管理流程中,實現同時設計管理、同時經濟控制的動態管理,達到最終完成的初步設計即為方案經濟最優、投資目標明確的設計,從源頭解決概算失控問題。
行政管理部門應該理順責任,按照物價水平及工藝技術,及時修改概算指標、概算定額等文件,一套定額用10年已經不能適應工程建設的發展。概算編制管理應該納入上層制度的統一管理中,政策文件更應該在主要指定網站及時發布,已經落后或自相矛盾的文件應該及時廢止。
建立初步設計編制單位及個人公示、公告制度,建立信用檔案制度,及時將設計單位及個人的執業記錄推送至信用平臺,有利于促進設計及工程投資管理的良性發展。對于由于初步設計概算編制質量問題造成投資決策失誤或管理困難的設計及建設單位,應給予處罰。信息披露及信用動態管理制度,有利于營造設計及概算控制質量至上的市場環境,為設計、概算人員營造一個社會展示、社會評價、社會激勵、社會監督的平臺,為建設單位提供一個選擇了解行業信息、擇優選用設計、咨詢單位及個人的平臺,促進社會信息資源共享。
初步設計概算是項目投資決策、控制的關鍵環節,初步設計概算只有同時納入設計管理中,才有利于提高概算質量,促進工程投資的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有利于加強政府及國有資金的投資管理。只有建設單位、設計咨詢單位、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各參與方共同努力、積極探索、合力改進,才能真正提升項目投資管理水平,確保投資項目順利實施,充分發揮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