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勝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指出:“我們對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羌滿信心、也充滿期待。”這體現 了中央對東北振興的高度重視和堅定信心。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全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國際處于劇烈動蕩變革期、國內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大變局中,東北振興正在迎來一個戰略新機遇。
從國際看,中俄兩國的戰略合作將更加緊密、更加牢固,兩國卷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各領域的合作將繼續擴大和深化。中俄在各領域特別是經濟、貿易、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對東北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從國內看,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尤其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全面促進消費”,推動消費升級,發展新型消費。國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增長,特別是人們對健康、綠色、生態念品的需求,對自然、文化、精神生活和假日休閑的需求不斷上升。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糧食基地,東北地區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得天獨厚,物產豐饒,契合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它將成為國際新變局下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生態安全和國防安全的戰略大后方,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中的優勢地位進一步凸顯。
東北地區地域遼闊,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發達,處于中俄合作和東北亞開放的前沿,擁有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立體化國際經貿大通道,有條件成為我國對俄經貿合作與向北發展的戰略中心和樞紐。
全面促進東北振興,可以從國家戰略全局和東北自身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出發,在以下方向重點發力:
一是打造對俄貿易樞紐和輻射東北亞、 中東歐的國際商品大市場。俄羅斯及中東歐地區對中國工業品、消費品的需求正快速增加,中國對俄羅斯能源、礦產資源等的進口也將大幅上升。東北地區作為向北發展的前沿,可以依托口岸和沿邊開放政策優勢,便利的交通優勢,打造聯結中俄、面向全國、輻射中東歐和東北亞的國際貿易樞紐和物流中心。同時依托數字賦能,實現跨境貿易線上線下結合,無限延展市場的范圍和邊界。
二是打造東北特色生態產品、綠色農業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東北地區自然生態優良,森林河湖和黑土資源豐富,盛產優質大豆、水稻、各類果蔬。“東北三寶”、山珍特產、珍稀樹種、河湖水產、優質中藥材全國聞名。這些大自然珍貴的饋贈,對向往綠色、健康、生態農產品的,我國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來說,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大力開發東北特色地理標志產品,能夠創造更高附加價值。
三是打造富有吸引力的中國北、部邊疆特色旅游和康養目的地。東北地區自然環境優美,氣候條件獨特,邊疆特色突出,風景秀麗,名山秀水眾多,一年四季景色殊異,紅色文化遺跡豐富,具有發展生態游、森林游、邊境游、文化游、民俗游、冰雪游、消夏游、假日休閑和康養旅游的天然條件。這方面的重點是找準并挖掘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形成獨具特色的概金和亮點,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和獨特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品牌。
四是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高地。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牢固,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密集,同時是中俄科技合作的前哨。要堅持創新驅動戰略,促進老工業基地技術升級和轉型發展,打造中俄高科技合作和開放示范區,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平臺,大力發展半導體、新材料、信息技術、礦產開發、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帶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是打造綠色發展和轉型發展新高地。東北地區自然生態優良,森林資源富集,蘊藏豐富碳匯資源。在綠色發展和雙碳戰略下,遍布京北的綠水青山可變為轉型發展的金山銀山。東北地區豐沛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也有利于發展新能源基地。/(作者是獨立經濟學者)
環球時報2022-08-24